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徐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不能作为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选材的是(       

    A.家乡绿树成荫,长江水变得更清澈了。

    B.房子外面都被太阳能电池板覆盖着,家里冬暖夏凉。

    C.果园里有机器人采摘果实。

    D.回家乡的路上,我惬意地吃着零食。

  • 2、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拼音和汉字。(8分)

    zhī  zhì毁(  shī (相  厢)   尼龙(沫  袜)

      yiè) 侵zhuó  shí) 脸(庞  宠)   里程(脾  碑)

     

  • 3、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郑人买lǚ lǔ) 兴(xīng  xìng)

    (ò aò)   信度,无自信也(níng nìng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快乐积累屋。

    1.____,流响出疏桐。____,非是藉秋风。《蝉》

    2.那____的蓑毛,那全身的____结构,那____的长喙,那____的脚,增之一分则____,减之一分则____,素之一忽则____,黛之一忽则____。《白鹭》

  • 5、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 ,才了蚕桑又插田。

    (2)人有耻,_______________ 

    (3)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 

    (4)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 

    (5)有关君子和小人的讨论,《论语》中曾这样论述:_____ ,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________ 

  •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长相思》中,表达作者思乡的句子是“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四季之美》中,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时间是_________,最美的景物是________

    3.巴金先生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_(时间),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_______(时间)。

  • 7、课文学得怎么样?考考你。

    1.《慈母情深》的作者是______,文章讲述了母亲在_____________的满足了儿子的要求,使他终于拥有了第一部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我的母亲。_________,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___________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3.《父爱之舟》这篇文章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回忆了很多感人的场景,哪些事情令你难忘?请写出来,不少于4件。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 8、我会拼得准,还能写得棒。

    àn rán   chóu chú tiáo zhou bò jī gā l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与赏析。

    《童年的发现》节选

    ①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A】(轻巧 轻盈),可以【B】(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②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③“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④“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⑤“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⑥“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⑦“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⑧“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⑨“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⑩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给第①自然段中的【A】【B】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括号里。

    【A】( )                      【B】( )

    【2】阅读短文,梳理内容。

    短文先写了“我”发现自己( ),接着又发现( )。这一奇妙的问题一直纠结着“我们”,接着“我们”去( ),可是老师的回答反而( )。于是写“我”的探索还在继续。从这几部分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我”是一个( )(至少写出不同的两点)的孩子。

    【3】“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小小的“我”,对“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一直渴望弄明白。“我”还会去什么地方看什么?还会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心情又是如何?

    请你发挥想象再来写一段“我”继续“痴迷”探究的事例。

    如果也能像作家费奥多罗夫那样写得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就更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梅香

    林清玄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润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梅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⑪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⑫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静心闻一闻从我们心中流露出来的梅香吧!

    1面对盛开的梅花,富人在遇见乞丐前后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震惊→______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后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文章第自然段,谈谈为什么说“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自然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不富有,也许被别人看不起,但我们却有“自己的人格梅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选读

     

    路边苦李

     

    (róng jiè)七岁的时候, 曾经和其他小朋友出去玩,看到了大路边的李子树上(jié jiē)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弯了。许多小朋友争(xiāng xiàng)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李子树就长在大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尝,果然如此。

    (选自《故事中的数学》)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请将王戎思考的过程补充完整:

    王荣看到大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他没有抢着去摘,是因为他想到 ,他又想到 ,所以他得出结论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叫推理。

    (4)从这个故事,我读出了一个 的王戎。

    (5)从这个故事,我受到的启发是  

     

  • 12、阅读加油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 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2. 写出表示猹动作的词:

    3. 写出文中出现的数量词:

    4. 这里少年指的是,这篇文章选自,作者是。

     

     

     

  • 13、《青山处处埋忠骨》片段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请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

    【3】对第1自然段的描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主席的外貌进行描写。

    B.对主席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C.对主席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4】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长在心里的双手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在大街上玩耍时,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倒。由于抢救不及时,他的双手和胳膊都被截掉了。当时只有五岁多的小男孩一转眼到了读书的年龄,却不能像同学们那样用手灵活地翻书写字,他也由此被拒于校门之外。

    每天早晨,小男孩看着伙伴们兴高采烈地从他门前经过走向学校,便十分伤心地问妈妈:“我没有手,怎么办呀?妈妈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不要紧的,要是你坚持锻炼,你的手还会再长出来的。”

    小男孩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于是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天天刻苦锻炼,学着用脚洗脸、吃饭、写字,并争取自己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男孩满怀憧憬,他坚信,只要努力练习,手还会再长出来。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他一直牢记着妈妈的话。

    时光飞逝,好几年过去了,练了这么久,小男孩发现手还是没有长出来。他有些不甘心地问妈妈:“我的手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呢?是不是我练得不够刻苦?”

    这一次,妈妈很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傻孩子,现在你看看别人用手做的事情,你什么不会做呀!”是的  我的脚都会做  比伙伴们的手做得还要好呢  小男孩自豪地说

    “那你说你的手长出来没有?记着,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双强有力的手,而这双手就在人的心里,(   )你愿意,它(   )能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和不幸,”

    【1】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憧憬:__________   时光飞逝:_________

    【4】将“妈妈说的话还会骗自己吗?”这句话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且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画出揭示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6】在你平时读过的其他文章中,一定还有一些和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勇敢战胜困难的人。请从中选择一位,用两三句话对他作一简要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父亲的画面

    作者:刘墉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        )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        )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一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每一条西装裤都被磨得起毛。

    ③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④父亲不擅长画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站在我的身后……

    ⑤父亲爱唱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改教了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虽老,孤的须发飘,上阵全凭马和刀……”

    ⑥父亲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⑦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⑧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⑨“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⑩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有删改)

    【1】从“仍      但”中,选择正确的关联字填在第①段的括号里。

    【2】把“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每一条西装裤都被磨得起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⑨段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短文一共描绘了五幅父亲疼爱“我”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给予我们的爱常常不同于母亲,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说一说父亲或母亲给予你的爱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拓展阅读。

    小毛虫

      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各种昆虫欢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自己觉得,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   )如此,它(   )悲观失望,(   )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小毛虫一刻也没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临近期限的时候,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子里。

      “以后会怎么样?与世隔绝的小毛虫问。

      □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要耐心些以后你会明白□□

      时间已到,它清醒过来,但它已不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的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高兴地舞动了一下双翅,竞像一团绒毛,从叶子上飘然而下,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短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词语是(   )

    A. 虽然   不但   而且

    B. 尽管   并不   也不

    2在第六自然段的“□”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一切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小毛虫的发展规律是:小毛虫→________→进入茧房→变成________

    4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请你结合生活或学习谈谈自己该做些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漫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趣味; B.力气; C.精神; D神情、态度。

    (1)他的手真大。 _______

    (2)下棋没,不如打电脑。 _______

    (3)他那股骄傲儿。 _______

    (4)他把所有的都用在学习上了。 _______

    4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两句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A.“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______

    B.“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______

  • 18、熟读精思。

    作文上的红双圈(节选)

    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带着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勉励( )       评论( )       偶尔( )

    【2】“折腾”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圈出画线句子中的动词,这表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用四字词语概括。)

    【4】最后一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________(单项选择。)

    A.对母校的怀念及留恋之情

    B.对母校和老师辛勤栽培和激励由衷的谢意

  • 19、阅读理解。

    滴水穿石的启示(节选)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shǔ shù )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用以自勉的条幅:(jiāo jiào )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rēng réng )然坚持每天花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标出括号中正确的读音。(3分)

    挥毫作画意思_______,坚持不懈意思是______。(2分)

    文中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的意思是   。在你的积累中,也表达这一意思的名句有   。(4分)

    文中顽石指的是   滴穿顽石指的是 滴穿这个词上加上引号,表示   。(3分)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请用简练的语言将句子的意思概括出来)

    2.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将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3.爸爸常说:记得改革开放前,我上小学那会儿,天天步行7公里上下学,中午还得饿肚子。(改成转述句)

    4.2014928是孔子诞生2565周年纪念日。中国多地举行盛大的祭孔大典,以表示对先贤的仰慕和追思。(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连成一句,再写一句孔子说过的话)

     

  • 2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面对敌人的威胁,我们不能束手就擒。(改为反问句

       

    (2).他已经远走他乡,每年都很少回家几次。(修改病句

    (3).在战场上,战士们与敌人展开视死如归的斗争。(缩写句子

     

    (4).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安心治疗,我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改为肯定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在你的记忆长河中,是否有一件美好的往事,让你每当回忆起来都非常快乐呢?写一写这件美好的往事,把过程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