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吕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句子中“地道”的意思,与另外两句意思不相同的一句是(   

    A.这道菜很地道,不愧出自名厨之手。

    B.老王出生在安阳,能说一口地道的安阳话。

    C.这个人很不地道,见利忘义,翻脸比翻书还快。

  • 2、下面的民间故事,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A.牛郎织女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田螺姑娘

    D.普罗米修斯

  • 3、下列关于古汉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B.“货郎”指的是在城乡流动零售日用品或收购日用品的人。

    C.“墨客”是古代对会写文章的读书人的通称。

    D.“客官”在古代指的是客客气气的当官的人。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查字典。

    “浣”字我读不准字音,需要用_____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我想写“谴责”时“谴”不会写,需要用_____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

  • 6、读拼音,写词语。

    1.整日máng ________的王老师,不忘用快乐的音符qǐ dí________我们打开心扉,用自己的热情去做一个真、善、美的人。

    2.去年,哥哥高中bì yè________,他bào kǎo________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上海交通大学。

    3.看到舅舅在zào yīn________严重的工厂里,弯着jǐ bèi________埋头工作,我不由得一阵xīn suān_________

  • 7、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

    停泊( )   江枫( )   愁眠( )   姑苏( )

  • 8、填空题。

    1.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

    2.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3.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

    4.爱国,是陆游在生命垂危时低声吟出的“____________”的嘱托;是林升对不思收复失地的统治者“___________”的责问;是龚自珍面对沉闷社会“________”的期望。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用“____”画出总起全段的句子。

    【2】选段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来写松鼠的外形特征的。

    【3】本文作者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选段中,作者对松鼠的外貌作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可以直接想象出_____________

  • 1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节选)(11分)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sōují(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kǎochá(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fènbǐjíshū(   ),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dànshēng(   )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查字典:(3分)

    A.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1)东西的一头向下;(2)流传;(3)将近;(4)敬辞,用于别人。名垂青史应选择第   种意思。 成语   中的应选第1种意思。

    B.一共有 画,其中第12画笔画名称是   。用可组成词语:

    2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3仔细阅读这段话,从一袭破衫”“终日奔波”“面对孤灯”“年老体弱等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谈迁         的坚强意志与坚定的信念。(2分)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1分)

    5读了这段话,一定让你想起了许多有关战胜挫折的明言警句,请选择一句写下来:  

    。(1分)

     

  • 11、快乐阅读。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祖 国 颂(节选)

     

    在黄河壶口的惊涛里,

    我听到一种经久不息的激情;

    在珠穆朗玛峰的雪海中,

    我凝视一种千年未变的真纯;

    在东方明珠的塔顶上,

    我感受一种傲视一切的目光;

    在兵马俑的坑道里,

    我感悟一种雄浑和深沉;

    在异国他乡升起的一团烈火中,

    我体会一种祝福和真诚……

     

    哦,祖国,你是什么?

    您就是脚下这块土地。

    曾经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

    曾经是秦汉雄风大唐雄立的巨人,

    曾经是八国洗劫岗楼林立的疮痍,

    曾经是赤地千里吃糠咽菜的土地。

    可是,您又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热土,

    如今,您又是春风浩荡与时共进的时代航母……

     

    哦,祖国!

    您不仅仅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山河!

    从黑夜牵出的一丝白发上,

    折射着您的沧桑和慈爱;

    从闻一多《死水》的绿波中,

    我看见了民族的苦难和峥嵘;

    从联合国的讲台上,

    我听见我们的代表发出的铮铮强音;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

    我听到13亿子孙的依恋和心声……

     

    您用鲜红的五星红旗,

    向世界注册—

    哪里有炎黄子孙,

    哪里就是深烙五星钢印的灵魂,

    哪里就有心仪长城的胸怀!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nàn nán)     自不息(qiáng qiǎng)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百折不挠(   )   慈爱(    )   傲视(    )

    3这首诗歌洋溢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在诗人心中,祖国是   在祖国的版图上,作者听到了   。同学们,在你的心中,祖国就是  

    4在这首诗歌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请用“____”画下来,并选择一处接着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能言善辩的孔融

    ①东汉文学家孔融是一个博学的人。他从小就很聪明,小小年纪已经很有名气。

    ②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去。当时的河南太守李元礼很有声望,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来访的人如果不是李家的亲戚或者有声望的人,守门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③孔融对李元礼也很仰慕,很想请父亲带自己去拜见这位李大人,可是父亲说他们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说:“我有办法能让李大人接见我。”

    ④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请你替我通报一下。”

    ⑤守门人通报后,孔融被请进了客厅。他不慌不忙地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问他:“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⑥孔融答道:“说来话长。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李聃(dān)是师生关系。因此,我和您也算世交了!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访。”当时,李元礼的家中有很多宾客。孔融小小年纪说出这么一番有根有据的话来,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连声赞叹。

    ⑦大夫陈韪(wéi)随后赶到。有人将孔融的话说给他听。陈韪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并不一定杰出。

    ⑧孔融听了,面不改色地回敬道:“我想陈大人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伶俐吧?”

    ⑨听了孔融的话,陈韪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名望——( )       敬仰——( )

    【2】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融为什么要去拜见李元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融是如何解释自己和李元礼的亲戚关系的?宾客们对他的回答有什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⑥自然段,想一想: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都会怎样赞叹?在下面写出人物的语言,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融对陈韪所说的话的言外之意是(       

    A.陈韪现在很杰出。

    B.陈韪现在不杰出。

  • 13、课内阅读《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理所当然——( )        人影绰绰——( )

    【2】读第一自然段时,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动作美,从“_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再写声音的美,从“_________” 一句可以看出;最后写画面的美,从“_________” 、“_________” 这两个词可以看出来。

    【3】第二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两个情景,表现出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第三自然段中“美好的情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搭石的时候,还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情景?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无题

    黑板上赫然写着: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紧紧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

    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槛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抖着双手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过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裤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他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

    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啊!?一篮干净的鸡蛋!

    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着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愕然无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唠叨:____________________

    愕然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向校门口走去”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到家后,“他”为什么对母亲说“不想读书”这番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自然段写到老师时,“啊”后连用感叹号和问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复杂的感情和内心受到的震动,试设想,如果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______。潜龙腾渊,_____________________。乳虎啸谷,_____________________。鹰隼试翼,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初胎,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将发硎,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里用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少年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少年中国英姿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前景,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勇于担当。

  • 16、课内阅读。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这几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

    【2】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松鼠的漂亮、可爱。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我爱红树林

    我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这梦幻般的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底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我在海南岛球山碰到海上奇观。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意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湖退了,红树林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啊,我的眼前变成了一片约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祸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样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织成一张绿色的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使我陶醉了,我好像在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因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我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破土而生。倘若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我爱这片海底森林。红树林和北国沙漠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1按文章内容填一填。

    ______________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的支柱根

    2为什么说我好像在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树繁殖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树林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描写红树林的景色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黄 继 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 默读短文,想一想,短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一说,你从下面带点的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刻画黄继光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黄继光烈士写一段颁奖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慕——_______优点——________辨别——_______

    2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论花生,是因为(

    A.父亲和孩子们相聚,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B.父亲要向孩子们讲做人的道理。

    C.父亲要告诉孩子们关于花生的知识

    3选文运用了_______的写作方法。

    4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小女孩捡起这只好看的贝壳。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乐园。

    1.我们祖国很强大。(改写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亲们长年累月地为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跑的很快。(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对我说:我教你写毛笔字的写法。(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小作文。

    学完《示儿》这首诗,被父亲的高大形象所感染,试着把《示儿》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