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智勇敢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
B.兵荒马乱 家破人亡 民不聊生
C.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妙语连珠
D.绿草如茵 枝繁叶茂 金桂飘香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有礼貌又聪慧的男孩。
B.《跳水》中写水手们手足无措的表现目的是侧面烘托船长临危不乱、当机立断的形象。
C.《威尼斯的小艇》描写半夜戏院散场后小艇散去的场面,突出威尼斯的静态美。
D.《牧场之国》描写了白天到夜晚的牧场,让读者感受到了牧场之国的宁静之美。
3、手疾眼快中的“疾”的意思是( )
A.病,身体不舒适
B.快,迅速
C.弊病,缺点
D.恨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牛郎织女》是个________故事。很多诗人也借此创作了不少诗歌,如林杰的《________》、杜牧的《________》、秦观的《________》。
2.爱国在将和氏璧____________(成语)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在林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义愤中;爱国在梁启超“美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中。
3.这段时间我学了不少珍惜时间的诗句,如:“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事,____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争朝夕。”“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课外也积累了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1)松鼠的窝口很xiá zhǎi________,miǎn qiǎng_______可以进出。
(2)圆明园líng lóng________剔透的亭台楼阁在qīnlüè_______者纵下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6、句子练习。
1.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1)句子写出了太阳的特点__________。
(2)为了使说明更加具体,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2.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1)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蒸笼,恰当地写出母亲工作环境的__________,并由此体会到母亲_______________。
(2)当“我”在这样的环境中看到母亲时,心情是______________的。
3.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1)这一画面的题目为《_______的庙会》
(2)“我”“不敢”叫父亲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不忍心”叫父亲买,是因为_____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衬托出“我”的饿和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精( )抖( ) ②( )面( )天
③手( )眼( ) ④半( )半( )
(1)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________________。
(2)魔术师________,趁你不注意就变没了碗里的东西。
(3)小嘎子________,很想与眼前的对手一比高低。
(4)他说的话我有些________,但出于好奇心,我还是走了过去。
8、综合运用。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汉字、汉语和中国古代的许多作品中出现得十分频繁,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笼”“珑”这些例字后,再写出以“龙”为偏旁的汉字4个。
答:笼、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两个成语后,再写出含有“龙”字的成语4个。
答:望子成龙、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故事。(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魏佳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早点了,只有魏佳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 “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米沙问□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我不知道□魏佳小声地说□把脸转过来□米沙说□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丢的□往后得放在书包里□
魏佳越来越伤心。“呜……呜……”
沃罗佳看到了,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糟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处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前的“ ________”上加上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哪个小伙伴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书
放了学,第一件事就是往书店里跑——那是我的习惯。今天,也不例外。站在那一排排的书架前,我总觉得自己变得十分渺小。我不住地搓着手,仰望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书名——《格林童话选》、《世界旅行记》、《十万个为什么》……哦,那是一片多么广阔的世界啊!忽然,我欣喜地发现了一套两册的《意大利童话选》,老师向我介绍过,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我跑了好几家书店都没买到,我心儿一阵狂跳,连忙对售货员说:“阿姨,那本书!”
当我捧起书时,双手竟兴奋得有点颤抖了,久久不忍放下,这书太吸引我了。但不一会儿我的心一沉,头脑里闪出一个念头,这两册书要七元多,太贵了,买还是不买?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捏了捏袋中汗津津的钱……买!书有价,学得知识是无价的,强烈买书的愿望终于使我从售货员那里买了这本书。
兴冲冲的,微笑还挂在脸上的我捧着那两本散发着墨香的书,边走边看着,自然又陶醉在那迷人的文学海洋中了。猛然地,天空中一个闷雷,“轰”!接着,蕴藏已久的大雨点终于从阴沉沉的天空中,像无数颗小石粒似地砸向地面,敲打着一切。我的新书也被淋着几点。旋即,暴雨倾盆,劈头盖脸地倒下来,击在我头上,溅在书上。
“糟了,我的书!”雨还在无情地下着,我不及细想,马上脱下外衣,迅速把书严严实实包了起来。一阵凉风袭来,我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哆嗦。
大雨滂沱,风声、雨声、雷声交织在一起,但我只听见皮鞋踏着泥泞小路的“嚓嚓”声和心中发出的节奏强烈的“砰砰”声。我怀抱着我的宝贝书,像母亲抱着新生的婴孩一样……
“怎么淋成这样?”一进门,妈妈就问我。
“啊,买到了!”我牛头不对马嘴地说道。我打开衣包,书一点儿没湿,安然无恙,我松了一口气。嘻,我这才发现自己已成了个落汤鸡,水珠正沿着裤腿往下滴,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心儿还轻跳着“迪斯科”。
我换了一身衣服钻进被窝美美地捧起那心爱的书,低声朗读起来。
哦!书像一叶小舟,载着我向那五光十色的文学大海驶去。
(1)划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2分)
觉得(jué jiǎo) 泥泞(líng níng)
(2)在文章中找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2分)
颤抖( ) 暴雨倾盆( )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①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雨滂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句。(2分)
①我捧着那两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我心儿一阵狂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站在书架前,总觉得自己变得十分渺小。这里的“渺小”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4分)
(6)从书店回家的路上,天下起大雨了,他是怎么做的?(2
(7)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分)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 居然 坦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毅然 居然 坦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毅然 居然 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笨拙( ) 豁达( ) 不幸( )
【2】联系上下文,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这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被称为“绿色氧吧”。当你走进森林,会感到这里空气清新,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因为,森林仿佛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据测算,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制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使用。
森林能吸收噪音。城市噪声污染严重,林木能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减弱这种有害的噪声。
森林还有杀菌作用。森林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在森林中,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其他地方每立方米空气至少有细菌三四万个。
森林还能调节气候。平均一棵树在一个夏天要蒸腾2000公升的水。因此林地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地高出15~25%,降水量也有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森林的四大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短文用得最多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3.给短文配上总起句和总结句,分别写在文前及文末的横线上。
13、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杖哩。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的太阳 ( )的火球 ( )的云
( )的世界 ( )的水花 ( )的大树
【2】“我”在幻境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得很不认真的意思。(____)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____)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____)
【4】把画线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金色的龙。(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鉴赏。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短文中的“差不多”“约”等词语 _____(选择:A.能B.不能)去掉,原因是:_____。
【2】第①——③自然段分别从远、_____、_____三方面介绍太阳。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_____和 _____的说明方法,我能用上适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我的语文课本:_____。(最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
15、课外阅读
片段一
蛇为什么能吞下很大的动物?原来奥秘在于蛇的特殊的骨骼结构。它头部连接下巴的几块骨头是可以活动的,因此它的下巴可以向下张得很大。①因此,和人类相比,人类的嘴巴张大时,夹角只到30度,蛇却能张大到130度。此外,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自由活动,就像一扇伸缩门,所以从喉头咽下的食物可直接进入肚子。同时,蛇还能分泌大量唾液帮助其吞咽。
片段二
人体温度计为一种水银温度计,它的上部是晶亮的玻璃管,下端是一个圆圆的玻璃泡。在泡里和管的下端装有纯净的水银。水银它很“勤快”,受热的时候,就会努力沿着玻璃管往上爬。有时候它又很“懒惰”,每当量完一次体温,它银色的柱子就赖在那里,如果不摇晃它,它就呆在那不动了。所以每次我们使用之前,都要用力甩它几下。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奥秘:_________
【2】片段一主要介绍了什么?请找出一个关键句子抄下来。
_______
【3】在片段一中,句子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两个。
(1)_______(2)_______
【4】在片段二中,“水银它很‘勤快’,受热的时候,就会努力沿着玻璃管往上爬。”说明了水银___(A.受热膨胀 B.生命力强)的特点。我们使用之前,都要用力甩它几下是因为_____。
【5】说明性文章的语言风格多样,如片段一的语言____(A.平实 B.活泼),片段二的语言____(A.平实 B.活泼),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16、阅读短文。
母亲渐渐老去,记忆力下降,已经迷路几次。我们做儿女的实在有些放心不下。兄妹们都想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好有个照应。可生性倔强的母亲都一一回绝了。她说害怕她这把不中用的老骨头破坏了子女家庭的和睦。没有办法,我便和兄妹们商定,无论工作多忙,只要抽得开身,每周的星期天必须回家里陪母亲。
那天,我下班挺早,顺道回家里看看母亲。看见沙发上放了一件母亲的脏衣服,我便拿去洗。衣服刚一下水,母亲便从外面回来了。她看见我正在帮她洗那件衣服,一种紧张的神情一下子爬到了她苍老的脸庞上。①母亲叫住我,一把从水里提起那件衣服,然后一边埋怨我,一边十分着急地把手伸进衣兜里一阵摸索。
“还好,还好!”随着母亲松了一口气,我看到了一个湿漉漉的破旧存折躺在了她的手上。
②一个破存折就让母亲紧张成这样,看来母亲真的老了,我不禁想。“妈,你这存折里放了多少钱啊?看把你急成这样!”我故意和母亲逗笑。
母亲不理我,似乎还在生我的气,自个儿唠叨着,说要到屋里去拿熨斗把存折熨干。我偷偷地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存折,那根本就不是一本真正的存折,内页其实是一叠白纸,上面爬满了许多歪歪斜斜的字,记录着家里所有人喜欢吃的东西,所穿衣服和鞋子的尺寸。只不过母亲害怕把它弄坏,专门用一个硬硬的存折皮给它包上了。
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完全相信了那一句话:世界上最广袤最无私的是母亲的爱。别人看来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却被母亲视作珍宝似的珍藏着,岁月能够冲垮的只是她的记忆力,但无法抹去母亲对子女们无尽的爱。
(选文有删改)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理解重点句子完成填空。
画线句①主要是对母亲的________描写,写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画线句②是对作者的________描写,写出了作者对母亲行为的___________。
【3】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从“上面爬满了许多歪歪斜斜的字”我想象到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从“记录着家里所有人喜欢吃的东西,所穿衣服和鞋子的尺寸”我感受到母亲__________;从“专门用一个硬硬的存折皮给它包上了”我体会到母亲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童年的读书梦(节选)
莫言
在我的心目中,一个好的作家是“长生不死”的,他的肉体当然与常人一样,迟早要化为泥土,但他的精神会因他的作品的流传而永垂不朽。
几十年前,我还是个在故乡草地上放牧的顽童时,就开始了阅读生涯。
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书籍可以说是十分罕见的奢侈(shē chǐ)品。在我们那十几个村子里,谁家有几本什么样的书,我基本上都知道。为了得到阅读那些书的权利,我经常去给有书的人家干活。
我们邻村一个石匠家里有一套带插图的《封神演义》,这套书好像是在讲述三千年前的中国历史,但实际上讲述的是许多超人的故事。这样的书对我这样整天沉浸在幻想中的儿童,具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为了阅读这套书,我给石匠家拉磨磨面,磨一上午面,可以阅读这套书两个小时,而且必须在他家的磨道里读。我读书时,石匠的女儿就站在我的背后监督着我,时间一到,马上收走。我如果想继续阅读,那就要继续拉磨。那时在我们那里根本就没有钟表,所以所谓两个小时,全看石匠女儿的情绪,她情绪好时,时间就走得缓慢,她情绪不好时,时间就走得飞快。
为了让这个小姑娘保持愉快的心情,我只好把家里的杏子摘来送给她吃。让像我这样的馋鬼把杏子送给别人吃,简直就像让馋猫把嘴里的鱼吐出来一样,但我还是将珍贵的杏子送给那个女孩。
总之,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把我们周围那十几个村子里的书都读完了。那时候我的记忆力很好,不但阅读的速度惊人,而且几乎是过目不忘。至于把读书看成是与作者的交流,在当时是谈不上的,我当时纯粹是为了看故事,而且非常投入,经常因书中的人物而痛哭流涕。
我把周围村子里的十几本书读完之后,十几年里,几乎再没读过书。我以为世界上的书就是这十几本,把它们读完,就等于把天下的书都读完了。
那一段时间,我在农村劳动,与牛羊打交道的机会比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多,我在学校里学会的那些字也几乎忘光了。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幻想,希望能成为一个作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1】“我”为了读到书,做了哪些努力?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第一处表现了“我”__________;第二处表现了“我”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
A.总结概括上文。 B.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不凋谢的玫瑰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正在旁边散步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去干什么呀?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相信。我把花摘下来送给奶奶看,看后我再把它送回来。”小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改变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请你补充完整。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一朵最大的玫瑰花,一个小女孩_________,校长看到了__________,又摘了两朵玫瑰花送给小女孩,并告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惊讶”一词在短文中出现了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
【5】你觉得短文中的“校长”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小兵张嘎夺枪记
①鬼子们气势汹汹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间别着一支手枪。嘎子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嘎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晴 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②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灶边的一只鸡。母鸡咯咯叫着往外跑,鬼子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闪进西屋的门窗子里面去了。
③一个鬼子上前一(挑 跳)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号叫一声,翻身栽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到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了准备。
④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⑤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支手枪。
⑥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手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用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⑦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拥 佣)出,冲出了大街。鬼子们四处逃窜,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
【1】用“/”划去文中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2】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着力描写一只母鸡,一方面( );另一方面( )。
A.表现了鬼子穷凶极恶的样子,揭示了鬼子烧杀抢掠的本性。
B.表现了鬼子滑稽搞笑的样子,揭示了鬼子伪善的本性。
C.为了引出下文,这只母鸡钻进西屋,区队长在屋里正等着杀鬼子。
D.因为这只母鸡长得肥硕,区队长故意谋划让它钻进西屋吸引鬼子。
【3】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支手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手枪的?请将要点填在括号内。
(关门)—( )—( )—( )—(夺枪)
【5】读完这篇短文,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不知道博览群书的好处吗?(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句子
(1)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了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________。
(2)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________。
(3)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礼。
________。
23、习作。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活,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要求:(1)语句通顺,字迹工整。(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3)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