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C.开始我看得天长日久,津津有味,就感到不过瘾了。
D.季羡林爷爷能将《水浒传》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2、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家祭无忘告乃翁。( )
A.才
B.是
C.你们的
D.于是
3、下面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圈点勾画关键词,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B.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C.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4、附加题
1.嫦娥应悔偷灵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嫦娥》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青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4.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乾·象》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论语》
5、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形容学习刻苦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形容热闹场面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含有动物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描写友谊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形容勇敢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描写景色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形容大海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课内外内容填空
1.《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写的。题目中的________是这首词的词牌名,________是这首词的题目。诗中描写老夫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阳光透出来了,照得_____。山上____,___;山下__,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3.古人云:诗中有画,诗中有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展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王勃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4.我国的四大名著有《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畏____畏脚 举世闻_____臭名远 ___ 安居乐业
2.从上面词语中找出一对感情色彩不同、意思相似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与画横线的词语意思相近的俗语是____
A.鼻子都气歪了 B.一个巴掌拍不响 C.前怕狼后怕虎
4.看到画“﹏﹏”的词语,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
8、根据意思写诗句。
(1)长安沦陷了,国家破碎了,虽然山河依旧在,但在大好春光里,昔日繁荣美丽的京都,草木却丛生,一片荒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伤国事衰败面对繁花,难以控制内心的伤痛,泪水不住地流,因怨恨亲人的离散,听到悦耳的鸟鸣,也不禁暗自心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立春以来战火频繁不断,已经蔓延三月了, 战士的家乡远在千里之外,家人音讯难得,一封家书抵值万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愁绪缠绕,搔头思考,满头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非连续性文本
【背景资料】《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书法,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正如郭尚先所评:“《醴泉铭》高华浑朴,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
因此千余年来,此碑成为人们临习楷书的范本。
【1】资料中“酝酿”的意思是( )
A.造酒发酵的过程
B.喻指事情逐渐达到成熟的过程
C.蜜蜂酿蜜
【2】上图是欧阳询( )的代表作。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3】下面不属于欧阳询书法特点的是( )
A.意态饱满
B.行云流水
C.笔力刚劲
D.圆融流畅
【4】读资料中两处画线句,说说欧阳询为什么会成为书法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坚定的锡兵
这个锡兵被摆放在一张小圆桌上。跟他正对面的不远处,摆放着一个纸做的宫殿( )。从宫殿的那些小窗子望进去,可以看到里面的大厅。大厅前面有几棵小树,围着一面小镜子——这算是一个湖吧。几只蜡做的小天鹅在湖上游来游去,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一位纸做的小姑娘站在敞开的宫殿门口。她穿着一件漂亮的裙子,肩上飘着一条小小的蓝色缎( )带,上面点缀着一些亮晶晶的装饰品。这位小姑娘是一个舞蹈家,她伸着双手,一条腿高高地举着。锡兵看不见那条腿,他以为小姑娘也像自己一样,只有一条腿。
“多可爱的小姑娘啊!”他心里想,“可她也只有一条腿。我们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她的,因为我是一个锡兵。”他真怕这位弱不禁( )风的小姑娘被风吹倒了,被小男孩儿碰倒了,或者被别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的,丝毫没有失去平衡。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文中画“——”的句子描写的是锡兵的________,表达了锡兵对小姑娘深深的________,说明了锡兵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锡兵为什么想保护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直直地望着她——她一直是用一条腿站着的,丝毫没有失去平衡。”如果你就是这位锡兵,那么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手机》的作者刘震云说:“我就觉得手机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
材料二:
针对以上材料,请你列举两条沉迷手机所带来的危害,并给大家提出两条远离手机的小妙招。
危害:_____
小妙招:_____
12、句子练习。
(1)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种出来的家具
加文是一名家具设计师,一天,一位年轻顾客来到加文的家具店,转了一圈后露出失望的神情。加文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家具,顾客说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开了个露天餐厅,想买几套具有自然情调的桌椅,可惜一连跑了几家,都没买到。望着顾客离去的背影,加文陷入了沉思。
过了不久,加文到公园参加朋友的婚礼。看到公园里的沙发、孔雀、猴子等造型各异的观赏植物,加文突然想起如果能够直接把树木种成椅子的形状,加工成家具,其独特的造型、纯天然的质地,一定会很受消费者欢迎。
就在加文日夜思索该采用何种办法塑型最有效时,加文的牙病犯了。牙医拔掉他的坏牙,说得重新装个假牙。牙医拿出制牙模具,为加文量身定制假牙。看到模具的那一刻,加文脑洞大开,他找到了解决树苗塑型的办法。
很快,加文根据所种家具的类型设计了150个扶手椅塑胶模型、100个柱状灯罩和六边形镜框塑胶模型,分别安置在相应的树上。
附近村民看到加文怪异的植树方法很不理解,有人嘲笑他:“这真的能长成椅子吗?不会搞错吧?”加文不理会别人怪异的眼神,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别人的冷嘲热讽中,他和妻子坦然地忙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根据树木的自然长势,对树枝进行轻微的扭曲,在恰当的时间里砍掉多余的分叉。为了让自然生长出来的家具既好看又耐用,加文严格按规定时间塑型,让树木在阳光、空气、土壤中吸收养分,茁壮成长。在加文的苛刻要求下,一把精致的树椅,从栽种到收获,要历时4到8年时间。
时光荏苒,十年时间如流水般倏忽滑过。加文“种”的家具终于成型,收获后处以打磨加工即可出售。消息一传出,订单便源源不断地涌来。这种“一体成型”的家具,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加文的产品供不应求。
【1】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脑洞大开——______________
时光荏苒—— ______________
【2】加文的创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文没有受到的启示是( )。
A.顾客需要自然情调的桌椅 B.公园里造型各异的植物
C.树木自然弯曲的长势 D.牙医的假牙模具
【4】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毎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文段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2】照样子,写词语。
平平整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粉刷后墙面的_____________,说明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天火之谜
①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准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②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林解开。
③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出乎意料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横眉冷对 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④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扰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琳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 扬眉吐气)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⑤“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无可非议)。
⑥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yàng)了。
【1】为短文选择合适的词语,用√表示。
【2】按照分好的段落,借助课文中的关键句来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第②③④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第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工具是一只拴了_______的风筝,线是__________做的,下端结上了一段_______,在它们的接头处还有一把______。
【4】第⑥段“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结合短文第④段,请你推测一下避雷针是怎么能避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富兰克林是一位怎样的人?是哪些内容让你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它的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过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先生所写的《鸟的天堂》。
【2】文中“大的,小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不一;“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__很多;“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_________各异。
【3】“应接不暇”在文中指 。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这段节选文字主要是对鸟的______态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的生动画面。
【5】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从《太阳》和《松鼠》这两篇课文里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和说明方法呢?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一)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大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オ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ニ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二)松鼠(节选)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路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放,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ロ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读片段(一),回答问题。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2)《太阳》引用了传说开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片段(一)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这两种说明方法。
【2】读片段(二),回答问题。
(1)把说明松鼠搭窝先后顺序的字词画上“——”,把描写松鼠搭窝动作的字词画上波浪线。
(2)窝口的特点是( )。
(3)这段话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窝?
① ② ③
【3】比较着读片段(一)和片段(二),并结合课文内容,我们发现这两篇说明性的文章在写作方法上不一样。请你选择正确的说法打上“√”。
(1)《太阳》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而《松鼠》主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说明事物。( )
(2)《太阳》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 )
(3)《太阳》和《松鼠》两篇文章层次清楚,都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
18、课外阅读。
南郭先生后传
话说南郭先生逃出齐国王宫后,心中十分怨恨齐湣王打掉他的“大锅饭”。但他思前想后,也想明白了:千怪万怪,只怪自己没有真本事,愧对堂堂五尺之躯。他发誓要洗心革面,挽回名声。
想到这里,南郭先生打消了种种念头,直奔终南山,找到簧管乐宗师,一头拜倒在地,泪流满面,泣( )不成声,哀求宗师无论如何收他为徒,教他吹竽。簧管乐宗师见他痛改前非,心中甚喜,更见他心诚意切,便欣然将他收为弟子。宗师对南郭先生管教极严,言传身教,精心栽培。
为了激励自己,南郭先生将“知耻后勇”立为座右铭,不管数九寒冬,还是盛夏酷暑,他总是秉烛南窗,鸡鸣而起,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才一个春秋,南郭先生已能熟练地吹奏各种曲子,并达到一流水平。“你已经学成了。”一天,宗师当着众弟子面宣布。南郭先生依依不舍地告别宗师下了山。
到了王宫,齐湣王听了后也拍手叫好。齐湣王见南郭先生不再是滥竽充数之徒,大喜过望,当即封他为吹竽技师,恢复名位,继续留用。齐湣王指着南郭先生对文武大臣说:“‘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此话不假,南郭先生便是一例。”
南郭先生连声说道:“南郭不才,‘只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罢了。”众大臣纷纷称赞:“本该如此。”
南郭先生重( )登竽坛的佳话,很快传遍了齐国。
【1】给文中的划线字注音。
【2】文中用了不少成语,请你把它们积累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知耻后勇”是什么意思吗?南郭先生哪些想法表明他已经“知耻”,哪些做法表明了“后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吗?南郭先生有什么表现让齐湣王刮目相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南郭先生的经历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母亲的“存折”
那天,我下班挺早,顺道回家里看看母亲。看见沙发上放了一件母亲的脏衣服,我便拿去洗,衣服刚一下水,母亲便从外面回来了。她看着我正在帮她洗那件衣服,一种(紧张 愤怒)的神情一下子爬到了她苍老的脸庞上。母亲叫住我,一把从水里提起那件衣服,然后一边埋怨我,一边十分着急地把手伸进衣兜里一阵(寻找 摸索)。
“还好,还好!”随着母亲松了一口气,我看到了一个湿漉漉的破旧存折躺在了她的手上,一个破存折就让母亲变成这样,看来母亲真的老了,我不禁想。“妈,你这存折里放了多少钱?看把你急成这样!”我故意和母亲调笑道。母亲不理我,似乎还在生我的气,自个(诉说 唠叨)着,说要到屋里去拿熨斗把存折熨干。我偷偷地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存折,那根本就不是一本真正的存折,内页其实是一叠白纸,上面爬满了许多歪歪斜斜的汉字,记录着家里所有人喜欢吃的东西,所穿衣服和鞋子的尺寸。只不过母亲害怕把它弄坏,专门用一个硬硬的存折皮给它包上。
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我完全相信了那一句话:世界上最广袤、最无私的是母亲的爱。别人看来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却被母亲视作珍宝似的(珍藏 收藏)着,岁月能够冲垮的只是她的记忆力,但无法抹去母亲对子女们无尽的爱。
【1】用“√”标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文章为什么以“母亲的‘存折’”为题?结合相关内容写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又从哪里体会到了家人的爱?写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或细节,8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
20、读下面的句子,回想自己成长中类似的“第一次”,用一段话写下来。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时令即景我来写】读例句,体会如何把有季节特点的画面写具体,仿照着写一写。
【秋】院子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夏】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题目:启示
提示: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看到过许多人,其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一定让你回味无穷。选择一件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