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贵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我能在带点汉字的正确解释下标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地: A.原因   B.意外的事情 C.老,旧,过去的

    :   A.大致,简单 B.省去,简化   C.计谋

     

  • 2、下列句子在特定的语言场合,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某体育馆内挂了一幅标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B.某图书馆的墙上挂了一幅标语:“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C.某小学的门口立了一块牌子:“同学们,请佩戴红领巾(队徽)。”

    D.某间教室的黑板报上书:“人生求痛快,先痛而后快。”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诡计多端、臭名远扬、呕心沥血,流离失所”这几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之大。

    C.“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属于细节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艰辛。

    D.“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课文回放。

    1.《将相和》中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成语。今天,我们形容物归原主时常用“___________”来表达。在原文中,这个故事的主角是_________,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他的____________

    2.在阅读《父爱之舟》一文时,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景是__________。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有这样的几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3.《鸟的天堂》一文分别描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第一次,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主要采用________(静态或动态)描写;第二次,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主要采用________(静态或动态)描写。

  • 5、在括号内填上与加点词语相反的词语。

    1.有了太阳,万物才能生存;没有太阳,万物就要______

    2.地球上的光明是太阳送来的,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_____

    3.地球上的温暖也是太阳送来的,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_____

  • 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之宝 ____________人和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失所

    (1)上面词语中有一组反义词,它们是______——______

    (2)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______,叫和氏壁。

    (3)______的故宫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 7、读拼音,写字词。

    祈dǎo( )     miáo( )       líng   dang( )          duàn  liàn( )

    附yōng( )        zhàng( )          xiáng( )       biān   ( )

  • 8、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写面对“我”写的诗,母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父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这两种评价里都饱含了他们的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爱有不同种方式。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开发小行星漫想

    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的移居提供了一线生机。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须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100年。

    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翼面状物体,让它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一吨自由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一吨铁所需的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就是_____,本文开头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 )

    (2)据估计,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 )

    【3】第2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

    A.一颗小行星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B.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

    C.小行星是诱人的财富。

    【4】在文中选择合适的动词,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

    ( )( )( )( )

    【5】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所填的词写话。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湖

    我爱水,爱浩瀚深沉的大海,爱奔腾不息的长江,爱汹涌澎湃的黄河,爱活泼欢快的小溪,但我更爱美丽温柔的湖。

    我喜欢独自一人坐在湖边,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圈圈涟漪,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添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小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面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来到的时候最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飞上了天。“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到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啦”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短文的第二、四、五自然段是三幅优美的图画,给每幅图画起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具体语句,举例说明动态描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四、五自然段,写出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民族符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

    材料一: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严重下降。学生作业中漏字、错别字、异体字等现象经常出现。在书写时,很多学生常常提笔忘字;在写出的汉字中,还存在笔画、笔顺错误的现象。平均每个小学生的错字率为4.29%。

    材料二: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姿势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不规范的书写姿势主要集中在握笔姿势和书写体态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是大拇指包扣式、拇指内侧贴夹式、指尖捏笔式等错误姿势。二是很多学生在书写过程中,身体或是头部严重左倾,有的身体严重前倾,几乎趴在桌子上。据统计,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规范的比例超过九成。不规范的书写姿势,将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率、脊柱弯曲率的大幅上升。

    【1】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可以发现,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汉字书写姿势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汉字书写不规范的姿势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两个方面。而学生不规范的书写姿势将会导致______

    【2】为了改变当前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堪忧的状况,有人建议在中小学课堂中落实写字教育课,有人建议设立“汉字书写文化节”……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 全 善 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让座的姑娘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脸上流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时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短文主要从动作、神态和语言 三方面写出了女儿对父亲的爱。请用“﹏﹏”画出其中的一处句子。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 物

    具体表现

    评 价

    姑娘

    主动给老人让座

    ___________

    女儿

    _____________ 

    孝顺

    老人

    ____________  

    闪亮

    【3】下列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良遇到善良,才能够让大家都善良。

    B.用善良对待别人的善良,可以鼓励别人保持善良。

    C.对善良的人来说,他总可以遇到善良的人。

    【4】依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短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表达了对老人的赞扬。____

    (2)作者抓住了老人的神态这一细节描写,目的是告诉读者“我”观察得非常仔细。____

    (3)短文最后通过父女俩的对话,揭开了老人忍痛也要接受小姑娘好意的原因,末段最后一句话点明主旨,与题目相呼应。___

    (4)本文通过叙述事例来抒发感想,这种写法我们称为“借景抒情”。____

    【5】“成全别人的善良是一种善良”,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一种善良呢?(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中“含泪上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部分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故乡的槐树

    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去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阴所拥抱了。

    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着,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胆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渐渐地,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是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都是药材,我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尽管把它作药材卖是极廉价的,村槐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酿酒呢!

    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岁月?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有这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着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胆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 )

    (2)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 )

    【2】“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绿的云团”在这里指__________

    【3】第②③段记叙了两件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雨》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选文中也有一句相似的话,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并写出划线句子的含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B.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C.文章以村槐为线索,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伟大志向。

  • 16、阅读检阅台

    放学(节选)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麻雀似的冲出教室,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们往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们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45分。

    经过一个庭院深深的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大铁门,狼狗就扑过来,小男生们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们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克利斯转弯,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钟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1“死党”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安安他们在放学路上做了很多事,请简要写出三件来: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3请试着补写第4自然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批注是读书的好习惯,请细读第5自然段,从品词语、悟感情的角度,紧扣两个加点词语,把批注内容写在框里。

    5短文中不停地出现时间,如“11点半”“1145”“12点整”……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 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道。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五个字中,有两个字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

       

    1.在文中的“”处加上标点。

    2.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香布袋挂在书桌前?展开想象,将最后一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3.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4.假如让你对小女孩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 18、阅读理解。

    村槐(节选)

    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①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道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绑________ 大方_____________

    反义词:光滑____________ 索取_____________

    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___________、槐树下嬉戏、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主要意思:①句_____________;②句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村槐”为题,赞美了爷爷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情怀。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面结合抒情、夸张等表达方式。

    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

    5结尾一句能去掉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四季之美》片段,并回答问题。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

    【1】按原文内容把选义补充完整。

    【2】用“______”画出片段的中心句。

    【3】作者看到了夕阳下的__________和大雁,听到了风声和__________,感受到秋天黄昏的美丽动人。这里主要用的是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仿照这种描写方法,试着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

    漫步村庄,我被一条清澈的小河留住了脚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2)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 21、根据要求写句子。

    1.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毫迈的口号声。(缩句)

     

    2.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改成字句)

    3.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成反问句)

  • 22、按要求做。(8分)

    (1)松鼠是小动物。(扩句)

     

    (2)鲸的后肢经过漫长的年代,终于变化了。(修改病句)

     

    (3)灰尘是个人人讨厌的东西。 生活离不开灰尘。(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4)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国家。(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生花妙笔。(25分)

    阅读短文介绍了当地的春节习俗,同学们你们那儿的春节有什么有趣的风俗?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请你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