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滨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抖擞   建筑雄伟    损失重大    文物可贵

    B.慈爱的目光 虔敬的态度  严厉地谴责  深幽的丛林

    C.默默地享受 美丽的境界  热情地迎接  浩瀚的太空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dǎi)酒(liàng)选(shāi)勤勤恳(kěn)

    B.子(sǎo)睡(kē)监(yù)无无束(jū)

    C.我正整理着床(pù),有个东西掉了下来,(là)在了我后边的柜子上。

    D.我刚正忙着(pū)床,耽误了一小会儿,没想到就(luò)在大家后面了。

  • 3、下列四句话中,使用的表达手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技上。

    B.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C.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D.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酿》中老师把字读成了___,正确的读音是___,刘东东在课堂上挑出了老师的错误,他被同学说得____,担心老师会记他的仇,但老师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他觉得:我们的老师,是_______!

  • 5、根据语境,写字词。

    1.我们家后园有bàn mǔ______空地,母亲fēn fù______我们把它开辟出来种花生,翻地,bō zhǒnɡ______,jiāo shuǐ______,没过几个月收获了。

    2. 每年到桂花盛开的季节,人们都chén jìn______在桂花的香气里。在这个季节里,我家都能jiǎn______几大luó______桂花,用来pào chá______,做ɡāo bǐng______,享受大自然给予的ēn huì______

  • 6、解释划线的字词的意思。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

    士人:________   恒:________

  • 7、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应接不(______  同心(_______)力 心旷神(______   国(______)民安

    失魂落(_______  _______)口不提  路不拾(______  ______)计多端

    (1)大家(____________),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

    (2)他讲了很多事,但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____________)。

  • 8、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此句属于______(动态/静态)描写。

    (2)“这情景”指的是( )

    A.明亮的黑夜。

    B.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C.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D.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2】选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冬天,作者明明喜欢早晨,为什么还要写中午呢?

    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小长廊

    在大海中永生(节选)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1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__,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____

    2这个片段采用的是____的修辞手法。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片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背书

    我是个爱静的人,即使是早起背书,也喜欢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读中学时,我就选中了校园墙角的一溜猪舍。其实,除了猪粪的气味,那是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石子帽的小道。青石彻的围栏,薄薄的雾气,冰冰凉的青石板。坐在上面背书,真是清新爽快。除了背诵文史、地理、英语,还有一本我日日必背的书。那是本很旧的《唐诗三百首》,发黄的麻纸,竖排版,繁体字,石印。一首一首,一页一页,在晨风轻拂的油灯下,我慢慢地都背过去了;日子,一个又一个的日子,都从油灯下,从我朗朗的背书声中翻过去了。

    对于我的惊扰,猪们一开始很是慌乱。它们又哼又撞,甚至跳起来用嘴拱我放在圈栏上的煤油灯。但日子久了,便习以为常。

    到了冬天,起早背书就不那么惬意了。猪圈位于校园一隅,冷风从低矮的围墙呼呼面入。为了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只好挡在风口。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一边跺着脚一边背书,直到天亮。有时遇到下雪天,片片雪花飞旋而下,无声地落在灯罩上,发出咝咝的声响,像无数飞着的小蛾子。放寒假后,我回到家,母亲看着我冻得红肿的手背,心疼得直掉眼泪。我的两只脚也溃烂成疮,袜子与脚粘在一起,脱都脱不下来。更为严重的是,我早起背书缺了觉,一回到家,倒头便睡,七天七夜,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可把母亲吓坏了。

    现在,人们早已不用煤油灯了。但每当耳旁听到有人说: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下。我便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1】对“但日子久了,便习以为常”句子中“习以为常”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猪圈里的小猪们一直又哼又撞。

    B.作者习惯了小猪们的又哼又撞。

    C.作者长期在猪圈旁读书,小猪们常常看到作者,就不再惊慌了。

    D.猪圈里的小猪们打扰作者读书,甚至用嘴拱他放在圈栏上的煤油灯。

    【2】作者每天都会看书,之所以选择冬天看书的情景来写,是因为(       

    A.作者在春天不看书,因为他没有时间。

    B.夏天蚊子多,使他看不进书,所以不写。

    C.秋天的景色太美,作者要游览观赏,为写作提供素材,所以没时间读书。

    D.冬天冷,这样更能突出作者喜爱读书,这么恶劣的天气,作者都在坚持看书,可想平时他有多用功。

    【3】从画“___”的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便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为什么作者说那是“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文中画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文末写到骏马和大牛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 13、阅读。

    森林里的“音乐大师”

    ①每当夜莺嘹亮、甜美的歌声响起,一种难忘的、令人陶醉的感觉就会迅速传遍全身,整个心成了歌声的“俘虏”。那摄人心魄的婉转啼鸣透着力量和柔情,穿过夜色苍茫的原野,越过静若处子的水面,在静谧的树林中游弋,在泛着月光的涟漪里摇曳。

    ②5月初,俄罗斯库尔斯克市郊。月光融融的夜晚,宁静、温暖、和煦的夜风轻轻吹过橡树林,四周一片寂静,静得好像是在等待“音乐大师”出场的音乐厅。“唧——唧——”“大师”登台了,莺喙轻启,树林里立刻响彻着它那清脆、甜美的歌声,整个树林都好像被歌声包裹起来。其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物都在驻足聆听着这美妙的乐音,伴奏成了多余,清唱征服了一切。

    ③沉寂两个多小时的树林被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它俨然是一位万众瞩目的歌唱家,一定要为听众一展歌喉。它一段接一段,一首接一首地唱,简直就像在开个人演唱会。

    ④通常情况下,夜莺的个唱节目是固定的,但是当有“外人”出现时,节目就有所改变,个唱会就变成对唱会。著名摄影家、鸟类学家什捷因巴赫有幸欣赏到了夜莺精彩的“对山歌”。

    ⑤头天晚上,他偷偷地接近夜莺,用录音机录下了它的个唱专辑,第二天晚上11点,他来到树林里打开录音机,昨晚的音乐会立即重播了。正如什捷因巴赫所期待的那样,夜莺被惊动了,它感觉到这是一位不速之客,于是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开始激昂地高歌,想与录音机里的声音一决高下。

    ⑥当关上小录音机的声音,它以为压倒了对方,就想趁热打铁把入侵者驱逐出境。它抓住什捷因巴赫脖子上的录音机,即使是相机的镁光灯频闪,它也不在乎,甚至有三次把它抓住了,它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看到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什捷因巴赫无计可施,只好关掉录音机。

    【1】“征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说“伴奏成了多余”,是因为______

    【2】“夜莺被惊动了,它感觉到这是一位不速之客,于是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开始激昂地高歌,想与录音机里的声音一决高下。”这句话中,“不速之客”指____,“一决高下”的意思是____。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

  • 14、默读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的习题。

            

    恰逢绿洲公园重新植花,那么多花,拔起放在路边,也是浪费,我们就拿了几株红艳艳的花装进袋子里,想养点儿当作玩意儿。

    我说,得装些土吧。妈妈说。这还用找土,到处都是,又没生在火星上,况且泥不好装。

    我说,也是,拿了个塑料袋,也没别的工具,就出门找土去了。我们家很少养“活花”,只有几簇塑料郁金香。妈妈也爱花,但没时间照料,死了几株就没了兴趣。只是在过节时,收到几支花店里的花束,回家插在精致的瓶子里,是一种冷冷的美。

    因为这株连名都叫不出来的花儿,我才想起,好久都没有看到泥土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雨后春笋般疯狂地生长,随之减少的是那松松软软的泥土。那坚硬的水泥把人和土地分开了,偶尔能看见路边的树,原指望在他的根基处刨出泥土的,谁知徒手刨到的是坚硬的水泥和瓦砾,以及一些看不清花纹的纸片。

    气馁间,远远看见前面有建筑工地,一大堆土堆在那儿,上前仔细一看却是沙子,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伤感与失落。

    小时候,乡下的土堆旁或带有泥土味儿的田野里,总会看到我和伙伴们的身影,用一身泥土换来的是大自然的亲切,自是再好不过的了。我们回到家,脏兮兮的,大人们总会抱怨几句的,接着就帮我们拍掉身上的土,一下一下,那飞扬的泥土就承载着母亲的爱在空中欢唱着,跳跃着。

    没找到泥土,我只好用沙子和水把那几株花栽在陶盆里,但我知道,没有泥土,他们便很难生长。

    纯真的幼年,是在与泥土为伴中度过的;如今,只在钢筋混凝土中成长;泥土,你去了哪儿?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承担(______   破土而出(______

    【2】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______)的写作手法,写出了作者对钢筋混凝土的感伤,对泥土承载着童年的怀念。

    【4】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选文前面的横线上。

    【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结尾处“泥土,你去了哪儿?”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桂花摇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  )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桂花。回家时,总要(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请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动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这个句子中最能表现桂花香气四溢的字是“_______”。

    3下面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B.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桂花香气弥漫, 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4下面哪句诗与选文中母亲的话表达的意思相似?(    )

    A.月是故乡明 B.每逢佳节倍思亲 C.乡音无改鬓毛衰

  • 16、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请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   )的山野  (   )的竹茎 (   )的交响曲

    2.按要求找句子。

    排比句:

    比喻句:

    拟人句:

    3.作者写道:“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

    哪些声音构成的。

    4.作者在短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踏着缤纷的落叶,我沿着松花江大堤慢慢走着。秋日的江水像一幅陈年的油画,多了一分宁静与蔚蓝,也多了一分耐人寻味的深邃。

    ②我本来约了朋友去咖啡馆,想见面后发些牢骚,说说最近的诸多不烦。因为距约好的时间还早,我便决定先在江畔走走。于是,我就邂逅了那个在江堤上以水代墨练书法的他。

    ③一下子吸引住我目光的,是他手中挥舞的那支独特的大笔。这笔很特殊,有点像拖布,长杆的一头是粗糙的棕棉,扎成一束。然而,就是那样一把再寻常不过的拖布,被他蘸了清水后,一只手挥舞着,笔走龙蛇,上下翻飞,一会儿的工夫,江堤上便留下一串气势磅礴的行草,内容正是梁启超的名篇《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④“好功夫啊!”我禁不住赞叹起来。

    ⑤“过奖了,不过是(       )而已。”他谦逊道,手却没有停下来。

    ⑥“练很久了吧?”我指了指他那道劲有力的字。

    ⑦“一年多了。以前身体没毛病的时候,整天忙着工作,怎么也不会想到我这个大老粗,还能练书法,而且是水书。”他淡然地回答。

    ⑧“看你现在这身手,很健康啊!”后他很轻松地舞动着手中笔,谁能想象到他是一个病魔缠身的人呢?

    ⑨“是的,我也感觉自己很健康。”他脸上泛着红润的光。

    ⑩接下来的交谈却让我惊讶万分。他语气平淡地告诉我:他姓耿,今年刚刚50岁,去年查出恶了胃癌,已切除了4/5的胃。上个月,又查出了胰腺癌,医生说已经没有动手术的必要了。

    我怔怔地看着老耿,仿佛在听他(       )地说者别人的事情。

    “你是不是很奇怪,我都被死亡预约了,为什么现在还要练字?”他看出我的心思,“我练习几年书法了,前半辈子一直在为生活忙碌、奔波,日子好过了,又让癌症给缠住了。刚开始,我也抱怨命运不公,后来,也就坦然了。苦也好,累也罢,不都是过日子吗?谁都会有苦恼与无奈,但选择了优雅的生活,就等于选择了把世俗的日子过得更精彩、更有品位。于是,我就决定用这种方法练练字,释放我的热爱。”

    “就这么简单?”我专注地凝望着老耿那闪闪发光的双眸,感受着这来自身边的优雅。

    他点点头,继续书写,这回他写的是楷书,内容是《声律启蒙》中的句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他一笔一画,认真得像一个小学生。我不由得对着那些很快便要被阳光抹去的字迹肃然起敬,仿佛那些匆匆逝去的水字,是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它们在无声地告诉着我什么。

    和朋友约会的时间到了,我在心里做了个决定,见面一定不发牢骚,我要给地讲讲这个早晨获得的人生真谛: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

    (1)联系上下文,对“邂逅”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我和朋友本来约好了咖啡馆见面,没想到在江边相遇了。

    B.我在江边偶然遇到了一个不相识的练习书法的人。

    C.我和练习书法的老耿约好了在江边见面。

    (2)将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正确选项是( )

    A.信手涂鸦 轻描淡写   B.信手涂鸦 细致入微   C.信手拈来 细致入微

    (3)对第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说明老耿写字不够熟练,像个小学生。

    B.说明老耿练习书法认真,也说明他有着认真的生活态度。

    C.说明老耿的书法水平特别高。

    【3】联系短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把短文的结尾补充完整。

    【4】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陪着母亲坐火车

    张玉兰

    陆总的母亲想回乡下老家过年,他让秘书去买两张飞机票,可母亲却说这辈子从没坐过火车,想坐一次火车。

    正连春运,秘书费了好大的劲,才买来两张硬座票。陆总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劝母亲还是乘飞机回去,可母亲却执意要陆总陪她一起坐火车。一向孝顺的陆总只得依了母亲。陆总扶着母亲来到火车站,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让他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于操着家乡话,一边喊:“让开,让开!”一边使劲儿地往前挤。

    母亲对陆总一笑说:“跟上他,错不了,一听那口音,就知道是咱武陵人”

    娘俩跟着中年男人很快找到了要乘坐的那趟火车,很巧的是,那人正好坐在他们的对面。

    车厢里闹哄哄的,充斥着各种难闻的味道。陆总觉得憋闷,站起来想去透透气,可过道里站满了人,挪个步都很困难,更别说要挤出去了。

    中年男子看出陆总的不适,就说:“兄弟,没坐过火车吧,要是感觉不舒服,就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吧。”

    陆总点点头,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外。他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听母亲和那个中年男子拉家常。从他们的交谈中,陆总知道那个中年男子也是回家过年的,为了省路费,妻子没回去,就自己一个人回家看看父母。

    母亲说:“是该回去看看,一年到头,家里的老人就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一见自己的孩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出去打工挣钱,为的也是让父母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可是……”男人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卖盒饭的叫卖声由远而近。

    陆总买了两份盒饭,他问中年男人:"你要不要来一份?”

    男人摇摇头说:“不了,我不饿!”

    吃过饭,天也渐渐地暗下来了,陆总有了些困意,靠在母亲的肩头沉沉地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朦胧中,他看到一只手伸进了母亲放在桌上的零食口袋。

    他正想制止,佯装睡觉的母亲轻轻拐了他一下,示意他别出声,他知道了母亲的用意,也就微闭了双眼。

    那个男人似乎饿极了,又怕惊醒了他们,悄悄拿起面包,将头埋在桌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男人很快吃完面包,抬起头,看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动,也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一大早,陆总就听到那个中年男人对母亲说:“大婶,对不起,昨晚实在太饿了,我偷吃了你的面包!”母亲说“吃就吃了吧,看你是一天一夜都没吃东西了,肯定饿坏了,出门在外不容易,可别亏了自己啊。”

    男人长叹一声,说:“大婶,我也不瞒你。这次回家,连路费都是借的,也没多余的钱买吃的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临到放假,老板却没了踪影,一分钱都没拿到。俗话说:儿行千里母起忧,要是过年都不回去,家中父母又得担心一年了,作为子女那就太不孝了,所以再没钱也得赶回去。”

    男人的话引来车厢里很多人的共鸣,大家纷纷谴责那些无良的老板,都说回一趟家,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回家尽尽孝,看看自己的爹娘啊!

    列车快到站了,那个中年男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说:“妈,我快下车了,你们放心吧,我一路好得很,有吃有喝的。我买的是卧铺票,休息得好,累不着,你们别担心……”

    男人的话听得陆总的双眼涩涩的,下车的时候,他掏出五百元钱递给中年男人,说:“大哥,拿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吧。”

    男人一再推辞不要,陆总的母亲说:“拿着吧,你这样空着手回去,会让父母担心的。你不想让他们知道你过得不好吧。”

    男人千恩万谢的拿着钱走了。陆总掏出手机给公司打电话,他说:“你们赶快把拖欠那些工人的工钱全部结清了吧。另外要回家过年的,再给五百元红包,让他们拿回家孝敬父母。”

    母亲在一旁听着儿子的电话,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趟火车没有白坐,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于让儿子找回了诚信和良知。

    (选自《小说选刊》)

    【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陪乘火车→(A)__________→中年男子偷吃→(B)__________→掏钱资助→(C)_________→母亲欣慰

    【2】本文的题目是“陪着母亲坐火车”,但有的人认为,其实是母亲在陪着儿子陆总坐火车,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说说它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陆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

    【5】从本文看来,儿子陆总是一个孝顺,有良知的人,那么他之前为什么会拖欠工资呢?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写出多种可能。

    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并完成文后练习。

    军神(节选)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从文中加点词能体会出_________。“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表明了________

    【2】选文塑造人物形象时,用到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读画线句子要用______的语气来读,“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将__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

    【4】沃克医生为什么会称刘伯承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七十二刀”这一具体数字的作用有( )。(多选)

    A.突出手术漫长

    B.说明刘伯承伤势严重

    C.衬托刘伯承意志力坚强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巨人吼道:除了我,谁也不准进来玩。

    ________________

  • 21、注意加点的部分,也写一句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内心体验。

    例: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体会例句表达的特点,再选择下面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木中攀缘、穿行。

    云朵在天空飘荡             鸟儿在林间歌唱             回到乡下奶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快乐习作。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说明文,知道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也知道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才能将一件物品、一种动物、一种美食、一种植物等说明白。现在,动动你的可爱的小手,将郭沫若的《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文。注意语句通顺,用上我们所学的说明方法。注意分段叙述,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