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澳门特别行政区高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果报 罹:忧患,苦难

    B.不羁刻 晷:日影

    C.苏子矣 辩:能说会道

    D.请归取其 孥:妻子儿女的统称

  • 2、八斗的爷爷是一位熟读中国古代经典的退休高中教师,他常常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来教导八斗。请问八斗的爷爷秉持的是诸子百家中哪一个流派的观点?(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纵横家

  • 3、“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陆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A.韩愈

    B.辛弃疾

    C.庞统

    D.宋玉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真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与研讨观摩暨真语文五周年活动开幕式上,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就真语文的核心理念谈了自己的一孔之见,给在座的1200多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很多启示。

    ②盛夏来临,乌珠穆沁草甸草原帐篷点点,炊烟缭绕,牛羊漫野,牧歌悠悠,风情醉人。我和她一起策马奔腾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尽情享受马放南山的惬意。

    ③据包公文化园馆藏明代碑刻“宋包孝肃公新祠记”所载,因包公有功于民,古端州有官民祭包公的规例。相沿成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包公诞”就成为肇庆富有民俗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

    ④马凯在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时表示,国务院机构改革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⑤3月30日长沙天心区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如期而至,一混凝土公司的混凝土储存罐发生垮塌,造成4名维修人员被埋。事故发生后,天心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⑥借鉴与模仿,致敬与抄袭,有时未必泾渭分明。但真正有抱负的创作者,往往是坚定的文化自信者,常以原创为己任。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台北故宫的建筑设计清丽典雅,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没有想象中的蓬荜生辉

    ②大数据显示,人口集中居住区域与经济中心的严重偏离是导致交通恶化的根本原因,靠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控人控车都只是扬汤止沸

    ③读黑格尔觉得艰深,读海德格尔觉得迷惑,而读一些在精神气质和思维结构上与自己吻合的书,就会甘之如饴,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④他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又与画坛前辈、同辈翘楚结为莫逆之交,在反复揣摩和不断切磋之中,形成了自己秀逸温雅的绘画风格。

    ⑤庙会中既有祭神、祈福等传统祭祀活动,也有曲艺、杂技等大众娱乐表演,宗教祭祀功能与节日娱乐功能不分轩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有一匹马

    鲍尔吉·原野

    这里是阳光小区,我和父母住在这里。大年初一早上,窗外雪片飞舞。我们仨聊天,我说四五十年前的事,他们在说六七十年前的事。而竟日开着的电视机,在播报当下的新闻,比如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场景像话剧,我们轮流上场,讲述时光的往事。时光在某一瞬间重新组合时,平淡的生活会变得庄重起来,你成了历史的讲述人。

    父母老了,越来越想念自己的故乡。我不敢带他们外出旅行,我的任务是访问他们的故乡,带回照片和见闻跟他们分享。去年春天,我拜访我妈的出生地--宝木图村。村书记孟克白音带我看过我母亲出生的院落,面积二十亩许,当年是她祖父平乐爷爷的宅院,现在建成了养老院,叫平乐养老院。我妈听到后十分高兴。她说平乐爷爷一定赞成。她有五十多年没听过这个院子的消息了。今年1月,我到胡四台村探望病中的堂兄朝克巴特尔。这里是我爸的出生地。回来,我跟我爸说“经过胡四台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把你老家给建设没了。”我告诉他“你经常回忆的白茫茫的沙坨子没了,现在除了玉米地就是林地,没空地。狼和狐狸也没了,胡四台村五里外就是高速路。现在,你们村跟朝鲁吐镇连上了。”

    “咋回事?”他问。

    “房子和房子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大镇了。”

    他表情变化有如云影从草地上滑过,那是几十年的光阴倏尔而逝。

    我喜欢顺着江水流淌的方向在江边跑步,水快则快跑,水慢就慢点跑。我跑过汉中的江边,两只朱鹮一前一后从我头顶飞过,它们通体橘红兼带粉色,翅膀和尾羽舞动流苏。我看朱鹮融入天际,而它在天空俯瞰到什么呢?明代修造的梯田里长满金黄的稻子,稻子们此刻正隐藏在柔纱一般的白雾当中。在安康的江边,往左手看,莽莽苍苍的大山是秦岭;往右手看,莽莽苍苍的群峰是巴山。巴山秦岭终日对视竟千万年,由此雄浑。我在广州的珠江边上夜跑,被搅碎的灯光在江流里神秘眨眼。江边有卖水果的摊子,情侣们倚着栏杆相互对视。

    我把这些见闻讲给父母听,我爸说“嗨,咱们国家大啊。”我妈说“咱们国家好。国家不好,大有啥用?”在谈吐上,我妈每每显出比我爸水平高一些。我爸想半天,说“嗨,就是。”他们说的好是安宁,虽不能囊括当今中国全部的强大,但身为百姓,生于斯土,所求者不过斯民安宁。

    中国太大了,走也走不完。我坐车穿越大兴安岭,从车窗看到在森林里摘蘑菇的人,脚穿高腰红雨靴,左胳膊挎衬蓝布里子的柳条筐。我想下车变成他,从此生活在大兴安岭。有一位诗人说他喜欢抱树,我也是,见到那些粗壮带红色鳞片的松树,见到长着大眼睛的杨树,我就想上前拥抱并跟它们贴一贴脸。

    6月上旬,查娜花在牧区开放。雪白的、茶碗大的查娜花像天上的星星收拢翅膀留在草原过夜,忘记回家。七十三岁的牧民班波若指着窗外的山坡对我说,“这么好的花开了,我们的孩子却看不到。城里多了一个大学生,牧区就少一个年轻人。这么辽阔的草原,以后留给谁呢?”说着,他用掌根抹脸上的眼泪。我什么都说不出,听到我的眼泪落在采访本上。牧民们多爱自己的家园啊!

    几天前,我给我爸放了一段《骑兵进行曲》。我爸说,“嗨,我们这些骑兵,其实只有一匹马,一杆枪,一把战刀。我们那时候,除了人厉害,别的啥都不厉害。”

    我爸总结得多好--“除了人厉害,别的啥都不厉害。”我爸就属于那个时代的人。他念念不忘的,是他的老家和他的战马--“夏日拉咩饶”--带一点杂色的白马。1949年10月1日,我爸是开国大典受阅部队之一--内蒙古骑兵白马团方阵的受阅士兵,那年他二十一岁。

    近来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东西嗡嗡响,它叫《诺恩吉雅》。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的名字,是一位蒙古族女人的名字。这首流传百年的民歌与《嘎达梅林》堪称双璧,俱为瑰宝。我把这首曲子听了上百遍,越听越觉得这不只是一个姑娘出嫁的故事,是思乡,是依恋父母,是河流与大地。歌者可以在歌声中放入所有美好的怀念。我发现,诺恩吉雅其实也是我,我或我们,同样爱着家乡,爱父母,爱草原上的万物。

    我有一匹马,这匹鬃发飞扬的蒙古马此刻正在贡格尔草原上吃草或奔跑。那是去年市里面奖励我的一匹克什克腾旗的铁蹄马。后来我看颁奖会直播的视频,发现我长相开始像马了,窄长脸,眼神机警而有野性。对我来说,马是更好的归宿。作为马,我已没有追风的神勇,我是草原上温驯的老马,低着头,驮着我爸我妈和我的文化使命,慢慢往前走。可庆幸者,这里有让马喜欢的草,风和流水、这里是我可爱的、飞速发展的故乡。这里是我的祖国。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取自己跑过步的三处不同的江边的画面展开描写,以独特的视角勾勒出景物的典型特征,深情地讴歌了自然的纯净与人间的善美。

    B.作者通过喜欢抱树的细节,刻画一个诚挚朴实又豪放野性的蒙古汉子形象,与后文诺恩吉雅的女性形象遥相呼应,赞美故乡的人情之美。

    C.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灵活生动,对父母家乡前后变化的叙述形象凝炼,对时光的评议深刻而富诗意。

    D.本文的语言既优雅又幽默,有对朱鹮、对查娜花优美动人的描绘,也有“把你老家给建设没了”“我长相开始像马了”这样的诙谐调侃。

    【2】请从散文“形散”与“神聚”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3】文章只在最后一段提及“我有一匹马”,却以“我有一匹马”为标题,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归家后农人告诉他春日已到,应当躬耕西部田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一幅在大自然中临风酣歌而归的美好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五代史伶官传序

    (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都化用了《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中的这两句诗,写了六种情景,动静相间,声色相融,互相映衬,写出了美丽而萧瑟的意境。

    (3)《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蒹葭萋萋,______。(《诗经·_____·蒹葭》)

    (3)北宋诗人黄庭坚长于用典故,在《登快阁》中使用伯牙、子期、阮籍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赤壁赋》中写客人吹洞箫应和主人的动听歌声时,生动描绘出箫声的呜咽幽怨,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余音的悠长。

    (3)白居易《琵琶行》一诗的开头,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m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②陂(bēi):池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退居江宁,春日到北山游玩,为春水潋滟、花落草长的美景所陶醉而流连忘返。

    B. 作者笔下春水多情,或直流无碍,或曲流迂回,带着粼粼波光,以种种秀姿漫映着北山。

    C. 诗的三、四句对仗工整,同时又富于变化,叙述自己的行动,巧寓主观情绪,境界全出。

    D. 全诗前两句写所见之景,着笔雄浑壮阔;后两句叙事寓情,情感纡徐平缓,韵味悠长。

    2本诗“北山输绿涨横陂”与《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句皆着一“绿”字,请结合诗歌赏析其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混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混有爱女,方择佳婿,谓其妻柳氏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寓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混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字曰庆门。

    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刑部员外郎,改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应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并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大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吉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

    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B.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C.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D.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秩满”,指古代官吏任职期满。一般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一般也十年。

    C.“父忧”,对父亲去世的婉辞。“丁忧”是指遭父母之丧,官员一般停职回家守丧。

    D.“谥”,带有评价作用的称号。表扬的如“宣”,批评的如“灵”,同情的如“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嗣复为人谨慎,懂得避嫌。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于是上书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不便利,请求更换其他职务。

    B.杨嗣复天生贵相,少有文才。他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韩滉认为他的名气和地位会超越他的父亲,是杨门的庆事,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杨嗣复不重预言,不信应验。皇帝问预言应验的图谶从何而来,杨嗣复认为是因为光武帝、隋文帝相信谶书,其实班彪引用预言是扭曲本意来制止贼乱。

    D.杨嗣复很有见地,深谙用人之道。他认为古人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在太平之时,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平时应该按资历逐级提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

    (2)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5杨嗣复担任礼部员外郎为何要请求改任别职?皇帝拒绝他的理由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代不同,人才观念也不同。如今,“人才”已不再是“高精尖”的代名词,成才并非高不可攀。旅行博主用镜头和文字温暖无数网友,“草根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90后快递小哥凭技术入选高层次人才……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新时代、新人才”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投稿文章,参与该征文活动,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