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不是设问句的一项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C.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雌燕子在窝里产下了蛋,它们的邻居____飞到窝边送去祝贺。
②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_______工作。
③我________在花盆边观察了好几天,终于看到种子发芽了。
A.陆续 继续 连续
B.连续 陆续 继续
C.继续 陆续 连续
D.连续 继续 陆续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攀登(pān) 拯救(zhěng)
B.奈何(nài) 嘶哑(sī)
C.嗅到(xiù) 辫子(biàn)
D.庞大(páng) 相机(xiāng)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到自己班里的学生受了委屈,刘老师愤愤不平。
B.占上风的事情难免会碰到,我们要迎难而上,勇于克服一切困难。
C.这个小伙子站在那里左顾右盼的,好像在等什么人。
D.骄傲自满的人,早晚会栽跟头。
5、本文的中心句是( )
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D.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看到“明”字,我们会想到夜晚明亮的月亮和白天耀眼的阳光,当你看到“觅”这个字时会想到( )
A.一个小女孩正捧着一本书。
B.女孩看到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苞,正要采摘。
C.母鸡正用脚爪在土里扒拉着,给它的孩子们寻找小虫子。
D.同学们正在思考着问题。
7、下列词语中与“志存高远”不属于同类的词语是哪一个?( )
A.精忠报国
B.秉公执法
C.老态龙钟
D.铁面无私
8、看拼音,写词语。
chuí bèi wán qiáng shuāi dǎ zá gu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áo pǎo liàn xí qíng kuàng yù bè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9、阅读理解
回延安
一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过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二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三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头坐。
满窑里围的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双眼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四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的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队……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文中的“母亲”指的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乡下人家(节选)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中,“朴素”的意思是( )。
A.(生活)节约,不奢侈 B.(颜色、式样)不浓艳
C.朴实,不浮夸,不虚假 D.萌芽状态的
【2】“别有风趣的装饰”中,“别有风趣”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3】“独特”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我认为农家风格的“独特”主要是由门前种植的植物构成的,文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植物,这些植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重点写了_________这种植物。
【4】仔细阅读画“_______”的句子,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拓展阅读。
陌生人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时,听到一声温柔的呼唤:“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道谢。
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陌生人”送的半只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她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文中第三自然段的“警惕”的意思是( )
A. 犹豫不决 B. 高兴、愉快 C. 小心谨慎 D. 道谢
【2】 “我”当时为什么没有吃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完那张纸条,“我”为什么感到内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小木屋(阅读寓言,回答问题)
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
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觉得不够喝,就约定在地上画设,谁先把蛇画好,这壶酒就归谁喝。
于是,大家找来树枝和瓦片,飞快地在地上画了起来。
有个人先画好了蛇,端起酒来正准备喝,发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就一手端着酒壶,一手又接着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得意洋洋地说:"我还可以给蛇添几只脚呢!
还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好,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了,他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说完,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画( )点睛 画( )类犬
13、课外阅读
小草
岩石长年累月地经受风侵雨蚀,裂开了一道缝。一粒草的种子落到岩缝里。
岩石说____孩子____你怎么到这里来了____我们太贫瘠了____养不活你啊____
________老妈妈________别担心________我会长得很好的________种子说________
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种子从岩缝里冒出了嫩芽。阳光爱抚地照耀着它,春风柔和地轻拂着它,雨露更不断地给予这不平凡的幼芽以最慈爱的关注和抚育。
小草渐渐生长了,长得很健康,很结实。
“孩子,不错,”岩石高兴地说,“你是倔强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她用自己风化了的尘泥,把小草的根拥抱得更紧。
一个诗人走过,看见了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不禁欣喜地吟咏道:
“啊!小草的生命多么顽强,我们要千百遍地赞美它!”
小草谦虚地说:“值得赞美的不是我,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紧抱着我的根的岩石妈妈。”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岩石说_____孩子_____你怎么到这里来了______我们太贫瘠了_____养不活你啊________
________老妈妈________别担心________我会长得很好的________种子说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强──________ 朗诵──________ 称赞──________
【3】在小草的生长中都有谁给它提供过帮助?在文中找一找,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你们眼睛里的彼此
①我家有两个“宝”,姐姐咚咚,弟弟叮叮。
②当姐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某天老师突然问:“咚咚,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咚咚认真地想了想,笃定地回答:“是叮叮。”
③白天叮叮在家常背着姐姐淘汰下来的粉红色小背包乱转,指着满屋子的玩具嘚瑟:“介系(这是)我的!”“介也系我的!”“介些都系我的!”听得我瞠目结舌,因为我见过姐姐放学回家时,隔着一道门就能听见叮叮笑着跑近:“姐姐回来啦!”一边说一边踮起脚尖打开家门恭迎姐姐回家,然后迅速跟在姐姐身后,只要姐姐一声吼。立马把满屋子玩具献给姐姐!什么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想必这就是了。(①为什么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④也正是这个看上去常常被姐姐欺负的小男孩,他渐渐长大,渐渐成为一个疼姐姐的“小爷们儿”。某天傍晚咚咚正坐在我床上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草莓,刚睡醒的叮叮脸蛋红扑扑地跑了过来。突然看见他姐姐面前的那堆草莓,眼睛一亮,伸手就向最上面那个最大的草莓抓去!(②这里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叮叮的天真、可爱。)只是还没等够着,姐姐一声大喝:“那是我的!”吓得叮叮赶紧把手缩了回去。短暂的僵持中,我不动声色地旁观这个还不满两周岁的小男孩,只见他纠结了几秒钟。然后遥遥指着那颗大草莓侧面一个不显眼的浅白色疤痕解释:“我七(吃)坏的……”我愣了一会儿才问:“那谁吃好的?”只见白净斯文的小男孩手扶着床沿小声答:“姐姐……”那一刻我惊讶失语,而我身边的咚咚在沉默几秒钟后,伸手从碗里挑出来一个又大又红的草莓递给弟弟,声音清脆地说:“叮叮,给你个好草莓!”
⑤我的孩子们,愿多年以后,这是你们彼此最美好的记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瞠目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
僵持: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件事。
【3】短文第③段中让“我”瞠目结舌的是弟弟叮叮( )。
A.说满屋子玩具都是他的
B.立马把满屋子玩具献给姐姐
C.放学回来就听到姐姐吼
D.在姐姐去学校和回家后态度的转变迅速
【4】关注短文中画“ ”的地方,批注①是从________的角度来写的,批注②是从_____的角度来写的。
A.有启发的地方 B.有疑问的地方 C.写得好的地方
【5】第④段画“ ”的句子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描写,反映了姐姐咚咚的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表现了姐姐咚咚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5、1、李红遇到了难题,她怎么也解不出来。这时,爸爸走过来,说:“你
换一种方法试试!”果然,李红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她感慨地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根据情境写诗句)
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看到泉城济南满城的荷花和柳树,面对着大明湖,你会吟诵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16、句子诊断室。(修改病句)
1.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非常喜欢看《故事大王》、《水浒传》和《科学报》这些书。
______________
3.我们已经养成了遵守纪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昨天下午下了一整天大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用修改符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长这么大有没有遇到过对你来说记忆深刻的事情呢?请你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题目自己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