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邢台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顷之未发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因击沛公于坐,杀之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⑥臣请入,与之同命⑦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⑨秦之遇将军,可谓矣⑩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A. ①⑨/②⑩/③⑤/④/⑥⑦⑧   B. ①③/②/④⑤/⑦⑩/⑥⑧⑨

    C. 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D. ①③/②⑩/⑤⑧/④⑥/⑦⑨

  • 2、依次序横线上填写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要是一座像不能够遮雨    那么它有什么用处    他说    我应该找一个好的烟囱去    他决定飞开了    

    A.“ , ? : 。 ” B.“ , 。 ” :“ 。 ”

    C.“ , : , 。 ” D.“ , ? ” ,“ 。 ”

  •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初冬时节,雁栖湖畔,碧绿的湖水、湛蓝的天空、金黄的柳树、别致的建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②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群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③几十年飞云掣电,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让远隔万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来。

    ④在今天留存下来的古桥中,多数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修补,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桥梁已是凤毛麟角

    ⑤在韩国,教育支出跟家庭收入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⑥这个周末,适逢秋阳高照,朗朗乾坤,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频频点头,碧水青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

    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D.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C.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D.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 年4月10日21时,黑洞的第一张“照片”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智利圣地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七地同时发布。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该势力范围称作黑洞的半径或事件视界。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像宇宙万物一样,恒星也会衰老死亡。一些大质量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燃料耗尽时,其内核会急剧收缩、塌陷,所有物质快速向着一个点坍缩,最终坍缩成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成为黑洞。黑洞形成一个强大的力场漩涡,可以扭曲周围时空。由于黑洞自身不发射和反射电磁波,肉眼和仪器都无法直接看到它。

    黑洞和宇宙的诞生、演化有什么关系?又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为了更准确清楚地解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想直接“看”到黑洞。曾有许多间接证据证明黑洞的存在,但科学家从未直接“看”到过黑洞。4 年前,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被科学家“捕捉”到,成为科学界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这是人类第一次“听”到黑洞。2017年4月5日至14日,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庞大观测计划。他们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最终,科学家们成功拍摄到了黑洞的第一张“照片”,人类终于亲眼“看”到了黑洞。

    (摘编自吴月辉《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人民日报》2019年4月11日)

    材料二

    虽然黑洞距离我们过于遥远,但天文学家仍想出了观测它的办法。传统的光学望远镜需要使用口径非常大的光学镜面来观测宇宙中的物体,但科学家还有一种虚拟的方法能把望远镜的口径变大,制成搜集射电波的望远镜,这就是此次拍下黑洞照片的视界望远镜(EHT)。他们利用分布在全球的8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观测阵列,阵列的基线长度几乎与地球相同,这就意味着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地球大小的视界望远镜来观测黑洞。这个望远镜的能力有多强?据麻省理工的新闻报道,它可以数清万米开外的棒球上的缝线。

    2017年4月,EHT团队连接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座射电望远镜,让他们都指向人马座A方向进行几天的观测。实际上,除了人马座 A、他们还有另一个目标——M87星系中心黑洞。这次公布的就是M87 黑洞的“照片”。要保证这8座望远镜能同时看到这两个目标,且达到最高的灵敏度和最大的空间分辨率,每年只有 10天左右的最佳观测时间。

    要看到黑洞的“照片”,另一大难点就是“洗照片”。虽然“洗照片”这一操作在当今社会已经少见,但科学家得到的是黑洞发出的射电波数据,要把它们还原成一个可视化的图片非常困难。视界望远镜阵列一晚上就要产生20 000TB 的数据,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一年产生的数据相当,科学家不可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因此他们选择先将其传输到两个数据中心后再集中分析。观测10天,分析两年,最终才得到这张黑洞“照片”。

    (摘编自《人类认识黑洞的小小一步》)

    材料三

    在2017年EHT全球联合观测的3月至5月期间,上海65米天马望远镜和新疆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作为东亚 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成员共同参与了密集的毫米波VLBI协同观测,为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室女座超星系团中超大质量的M87星系中心的黑洞成像提供了总流量的限制。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介绍说,参与本次黑洞拍照的EH丁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全球200多位科学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有16 人,包括中科院上海天文台8人、云南天文台1人、高能物理研究所1人、南京大学2人、北京大学2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另外,还有部分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

    “中国在这个项目中的参与是多方面的,我们与中国同事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EHT 董事会主席、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所长安东·岑苏斯说,“特别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他们使用VLBI方法进行观测,随后也实际进行了数据的成像重建,并帮助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使用JCMT射电望远镜进行了观测。同时,中国的同事参与了已获数据的理论建模工作。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同事参与其中。”

    (摘编自《中国科学家为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问世做出积极贡献》,中国新闻网,2019年4月10日)

    1下列对“视界望远镜”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界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黑洞的第一张“照片”,实现了人们“看”到黑洞的愿望。

    B.观测宇宙中的物体时,光学望远镜失去了作用,只能运用分布于全球的视界望远镜。

    C.视界望远镜事实上是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它的分辨率极大,对观测时间的要求也很高。

    D.黑洞的影像并不能通过视界望远镜被直接看到,仍须科学家进行数据重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洞是大质量恒星衰老死亡后,形成的具有超强引力,可以扭曲周围时空且体积无限小的天体。

    B.从“听”到黑洞到真正“看”到黑洞,科学家们成功验证了广义相对论对于黑洞的预言。

    C.虽然黑洞自身不发射和反射电磁波,但科学家们通过搜集分析黑洞发出的射电波数据,得到了黑洞“照片”。

    D.中国科学家在拍摄黑洞的工作中,积极参与了协同观测和数据的成像重建两项工作。

    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来阐明逍遥自在、无所待的状态。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上表现了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一历史事件写了出来。

    (3)屈原在《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杜牧《阿房宫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 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

    (5)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7)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   (郑板桥《竹石》)

     

  • 10、默写

    (1)《客至》中写村庄清新优美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中表达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蜀道难》中,在绝壁枯松的特写后,是一组快镜头,用“_______, _______”两句营造了排山倒海的声势。

    (2)“楼”在古诗文中是常用的意象,文人们借楼表达或喜或悲或闲适或忧愁或思念或激愤等复杂情感。借“楼”表达作者怀远伤感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 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湘君

    屈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晁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以问句开头,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诗的抒情作铺垫。

    B.第一段三、四句写湘夫人为了约会精心准备,说明她十分看重这个约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

    C.第二段写等不到湘君后湘夫人的行为,将湘夫人四处寻找的行程和内心感受紧密结合在—起。

    D.第三段写湘夫人失望至极之情的宣泄,把一个因爱而不得而退缩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无遗。

    2《湘夫人》和《湘君》中都写到了反常的现象,请从本诗中找出写反常现象的诗句,并分析其作用。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明帝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

    评曰: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十九》,有删节)

    曹植以盖代之才,它人犹爱之,况于父乎。使其少加智巧,夺嫡犹反手尔。植素无此念,深自敛退,虽丁仪等坐诛,辞不连植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文中子曰:至哉思王,以天下让。真论也。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       属:连缀

    B.公车令       坐:因……判罪

    C.足以自通后       叶:世、代

    D.真论也       笃:厚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祖甚异       胡为乎遑遑欲何

    B.应声       缦立远视,望幸焉

    C.曹仁关羽所围       天下笑者,何也

    D.帝太后故       久之,能足音辨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B.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C.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D.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

    【4】下列句子中,表明曹植“特见宠爱”原因的一组是(     

    ①植援笔立成,可观             ②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③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④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⑤性简易,不治威仪             ⑥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植十多岁就博览群书,下笔成文,以至使曹操以为是请人代写的,后来,在新落成的铜雀台上的比试中,曹植因其出众的才华让曹操非常看重。

    B.曹植率性而为,举止旷达,不知道砥砺言行,他曾因醉酒而没有能接受曹操让他救曹仁的命令,曹植虽然后来后悔了但是还是没有能够出征。

    C.失势之后的曹植虽内心充满怨愤,但还希望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多次请求明帝会见,希望受重用,但终未如愿,只得郁郁寡欢,英年早亡。

    D.两则选文都推崇曹植的才华,但《三国志》认为他不能克制礼让,而刘克庄则认为他恰恰是退让才得以明哲保身。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2)植素无此念,深自敛退,虽丁仪等坐诛,辞不连植。

    【7】请结合文章材料,用自己的话分析曹植为什么最终没登上太子之位。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个世界的逻辑不是谁有理就谁对,而是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谁损失大就谁错。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