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和其他三项不同的选项( )
A.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B.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C.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
D.这是你的书吗?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位舍己为人的英雄.遇到危险时,总是面如土色的。
B.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C.观潮的这一天.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都耐心地等待着。
D.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要主动问老师。
3、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是( )
A.他看到外国人的横行霸道,想惩治坏人。
B.他听了伯父的话,明白了为国读书的重要性。
C.他体会到“中华不振”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屈辱。
D.他想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他性格倔强,很是固执。如果不想回答,即使别人怎么问他,他都一声不吭。
A.jiànɡ háng
B.jiànɡ kēng
C.qiánɡ kēng
D.qiánɡ háng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xié) 慰藉(jiè) 应和(hé) 侍候(shì)
B.松脂(zhĭ) 隧道(suì) 癌症(ái) 栖息(qī)
C.叫嚣(xiāo) 奢侈(zhĕ) 麦秆(gān) 伺机(sī)
D.徜徉(cháng) 炫耀(xuàn) 绽放(zhàn) 恶毒(è)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说 山崩地列 横七坚八
B.立即 精疲力竭 通情达理
C.茂胜 哄堂大笑 奔留不息
D.辩子 不动生色 无缘无故
7、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芥菜(jiè) 芋头(yù) 角色(jué)
B.崛起(jué) 惩罚(chéng) 飞将(jiàng)
C.生锈(xiòu) 纪昌(jĭ) 宁可(nìng)
8、比一比,再组词。
翼( ) 拂( ) 娇( ) 慎( )
冀( ) 佛( ) 骄( ) 俱( )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选一选。(填序号)
(1)“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
a.使人爱怜 b.可爱 c.可惜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恶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_______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2】填一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露水比作______,把___________比作弯弯的弓。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语段阅读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句子中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
【2】句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3】句中用这句古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1世纪更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纪。在新世纪里,科学技术又将会创造怎样的奇迹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A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________
B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________
【2】短文连用了两个________句,请你再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考试
小河对岸的桃子热了。鲜红嫩白的大小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拥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前,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可由于众猴你拽我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猴儿们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候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 )对,猴王绞尽脑汁地出着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还是没决出,因为无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答对了,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法子,只得( )考下去。
一只猴子终于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了河去。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河上飘来得圆木浮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蹿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在原文的括号里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有四个错别字,画出来,并改过来。
(1)_______改________ (2)________改__________
(3) ________改__________ (4) ________改__________
【3】联系文章,理解下列词语。
(1)纹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牵牛花
①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门汀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复用着的,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曾与铁路轨道旁种地的那个北方人商量,愿出钱向他买一点儿,他不肯。
②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③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
④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垛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⑤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⑥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
⑦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⑧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籐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⑨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文中“浑忘意想”一词中的“浑”的意思是( )
A.水不清,污浊。
B.糊涂,不明事理。
C.全,完全。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之力”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并试着仿写: 。
【4】从哪些词句中看出作者是一个细心观察的人?请选择一处抄写下来。你从文中学到了哪些观察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之力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水泥地没法下种,种在十来个瓦盆里。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来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等到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而且,这就将有一面完全是叶和花的墙。
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工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不久就会变黄,枯萎。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加旺盛,新的叶蔓比靠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他日花开,可以猜想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起来,锻炼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起先朝这边,停一会儿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就已经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了,还新添了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盯着墙上的痕迹想,明天不可能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过了那里。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是看不见了,但在这样静立的时候,却感悟了“生之力”了。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本文中,作者说“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仔细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的兴趣还在哪些地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到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这里的“老把戏”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之力”看不见,作者却写出来了。哪些句子写的正是“生之力”?请工整地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的连续观察;用曲线在文中画出作者的细致观察。
15、按要求写句子。
用动作描写,表现一个人“焦急”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我们几个分工和作,有的洒水,有的搬桌椅和门窗。不一会儿。教室被我们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17、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1)放学很久了,仍然在专心地批改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雨呼呼地刮着,大地一片昏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不说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是个惊人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那天,我非常____________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事会让你感到开心,有些事让你感到难过,有些事让你紧张……回想一下,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那天的经历和体会吧!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注意把经历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