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这种玻璃能随时调(tiáo diào)节温度和适度,多么神奇啊!
(2)因为爸爸妈妈调(tiáo diào)动工作,所以我也要转学了。
(3)尽(jǐn jìn)管我用尽(jǐn jìn)全身的力气,也没能搬动那块大石头。
2、花落谁家。
凝聚 凝结
(1)这部作品( )了他一生的心血。
(2)池面上( )了薄薄的一层冰。
气势 气魄
(3)这样( )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这座山很有( )。
因为……所以…… 如果……就……不是……而是……
(5)( )明天下雨,我们( )不去公园了。
(6)共产党闹革命( )为了个人发财,( )为了解放劳苦大众。
(7)( )小明本学期在学习上狠下了一番工夫,( )进步明显。
3、社区正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语征集活动。小明写下一条宣传语:“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fèi为宝,美化家园”。但他不能确定用哪个“fèi”字,查《现代汉语词典》后,根据意思,小明应选的一项是( )
A.吠:(狗)叫
B.废: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
C.费:花费,耗费
D.肺:人和高等动物的呼吸器官
4、李源给下面带点字注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钞票(cāo) 震撼(hàng) 乐谱(pǔ)
B.欺骗(qī) 溃败(kuì) 身躯(qū) 潜力(qián)
C.慎重(sèn) 庞大(páng) 惩罚(chéng) 麦穗(shuì)
5、[易错]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B.这礼物,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C.觉得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
D.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6、《赠汪伦》一诗理解正确的是( )
A.通过写汪伦送别李白,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B.通过写汪伦送别李白,表达了同学之间的深情厚谊。
C.通过写汪伦送别李白,表达了亲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7、信赖( )
A.信用
B.信心
C.信任
D.怀疑
8、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旋xuán_____ xuàn______ 露 lù_____ lòu_______
恶è______ wù________ 血xiě_____ xuè______
9、古诗词阅读。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村子四周环绕着绿树,村外青山横斜。打开窗户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畅饮,谈论着庄稼的生长情况。等到重阳节登高的那一天,我还要来与朋友观赏菊花。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邀我至田家 邀:邀请。
B.开轩面场圃 场圃:菜园。
C.把酒话桑麻 把:将、用。
D.待到重阳日 重阳日:第二天。
【2】重阳节是农历_____,这一天有_____、______、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
【3】诗人朋友所居村子的周边是_____,村外是____。朋友邀诗人至家中做客,朋友在家中准备了____和____。诗人受到朋友的款待,并希望“_____,____”。(用诗中词句填空)
【4】下列诗句中描写重阳节的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B.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C.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
10、阅读短文。
第二颗太阳
阿诺和8个男孩住在孤儿院的一间公寓里。阿诺有一个秘密:他有夜尿症。他每次睡觉都会先缩进被子里,脱掉睡衣,再用身体的热量把尿湿的床单一点点焐(wù)干。早晨起床后,再把被子摊得平平整整。
晚上,阿诺像往常一样钻进被窝,可床单异常干燥、温暖,并散发出一股特别好闻的味道。阿诺甜甜地睡去。第二天起床铃刚刚拉响,孤儿院的白老师推门进来了:“宝贝们,今天的太阳好极了!我们把被子和床单晒到操场上去。”阿诺和室友们卷起铺盖卷就往操场跑。阿诺终于明白昨晚被子里的气息源于何处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小秘密了。因为从这天起,只要不下雨,学校操场上就会被50个孩子的床单严严实实地环绕起来。白老师竟然会想到用50个孩子的床单去维护小阿诺的尊严!阿诺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主动向白老师坦白:“老师,最初我不叠被子是因为……”“是因为你没发现,我们心里还种着第二颗太阳。”白老师打断他。
多年后,小城里出现了一家远近闻名的诊所,名叫“第二颗太阳的味道”,诊所的主人就是阿诺。他把儿时白老师对自己的爱奉献给了他人。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围绕 ______ 保护 ______
【2】“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小秘密了”阿诺的小秘密是__________
【3】“阿诺终于明白昨晚被子里的气息源于何处了”,阿诺明白了床单之所以变得“干燥、温暖,并散发出一股特别好闻的味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心里还种着第二颗太阳”中“第二颗太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 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在文中“□”处给句子加上标点。
【2】第二自然段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 ,而且变化 的特点。
【3】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这个词来概括。
【4】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了( )
A. 火烧云的颜色很多。 B. 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5】请仿照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的写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
12、短文阅读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秘密( ) 清楚( ) 改变( )
【2】“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蝙蝠和飞机在夜间飞行靠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狼和鹿(节选)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 )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 )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 )了传染病对鹿群的( )。而人们( )要保护的鹿,( )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 )森林,( )自己的“祸首”。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功臣”指的是谁?用“_______”画出被称作“功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祸首”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作“祸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鲤鱼告状
鲤鱼拖住鱼钩,撕撕扭扭地到法庭去告状。它对法官哭诉道:“鱼钩真是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呀!它三番五次要谋害我们一家的性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也是被它钩破的,现在,左边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已经被它害死了;我的老婆,半个月前,也险些遭了它的毒手。还有,两天前,它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我叔叔的尾巴,被它钩掉了几片鱼鳞!”
法官记下鲤鱼全部的状词,才又讯问鱼钩:“被告者鱼钩,你有什么说的?”
“公正的法官先生!”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道,“鲤鱼说的全部是事实,但是对于它们一家贪吃钓饵那回事,它为什么却一字不提呀?”
【1】照样子,写词语。
撕撕扭扭(AABB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番五次(含数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罪行累累(ABCC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讯问( ) 不慌不忙( )
【3】如果你是法官,你觉得鲤鱼有理,还是鱼钩有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树上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拟人句)
2.弯弯的月亮犹如________________。(写比喻句)
3.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蝙蝠靠声波探路和捕食。蝙蝠能在夜间捕捉飞蛾和蚊子。(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通过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使我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__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著作。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诗人苏轼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尽快地改正、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5处错误)
“哈利·波特”这本书写得深动形象,我很早就想看。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放学,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书,坐在座位上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向哈利·波特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国庆期间,大街小巷,商场、学校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请你选择一个地方,写一写,语句要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