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抱”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影。
B.溪边很美,河床上鹅卵石间有个小水塘。
C.“我”和阿妈洗衣服时看到了美好的景象。
D.说明水塘离不开月亮,二者形影不离。
2、下面四组生字中声母相同的一组是( )。
A. 潮 炊 厨 铲 B. 墅 率 绅 僧
C. 罩 栽 楂 涨 D. 肆 霎 拾 殊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豌豆 嗅觉 疑或 打扰
B.饶怒 清淅 敬佩 幻儿
C.悲惨 反回 搏斗 庞大
D.手枪 牡丹 彻底 干旱
4、如果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你会用韩愈的名言( )劝他。
A. 有志者事竟成。
B.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C.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区别选词我能行。
那么 多么 怎么
(1)那些叶子绿得( )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2)这些爬山虎( )能爬上四层楼呢?
(3)( )可爱的小叶片啊!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B.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D.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
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C.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D.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8、积累运用。
(1)小江吃饭时常常忘记洗手,爷爷就会用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他。
(2)《陀螺》一文中,最能体现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文尾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
(3)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日绝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朝女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坚贞不屈、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
(5)一封完整的书信包括称呼、问候语、_________________祝福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
(6)《嫦娥》一诗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与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有关。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其中蕴含怎样的哲理?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10、阅读短文,然后做题。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地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阳照耀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儿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作打算吧。”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
几天后,一只母鸡到庭院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
【2】第一颗种子和第二颗种子对待生长的态度各是怎样的?分别从文中找出最关键的一句。
第一颗种子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颗种子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颗种子有不同的结果,主要原因是( )。
A.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
B.它们各自的生活态度不同
C.它们所面临的危险不同
【4】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战国时候,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 )问他是怎么回事( )
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1】在选文中“( )”内加上标点。
【2】选文中形容邺地很穷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用“____”画出邺地越来越穷的原因。
【4】《西门豹治邺》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叙述。选文写的是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的哪一步?( )
A.调查研究,找出症结。 B.将计就计,破除迷信。
C.开渠引水,灌溉农田。
【5】说一说,西门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 敏捷—( ) 证实—( )
【2】文段中,“ _________”这一短语说明很久以前人们就在研究蝙蝠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这一成语说明绳子和铃铛的数量多。
【3】为了弄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共做了( )次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为国读书
清晨,我在院子里玩,碰到邻居家的老爷爷。爷爷问我:“长大了想当什么?”我说:“当大富翁。”爷爷又问:“为什么要当富翁?”我回答:“自己过得好,想要件么就可以买什么。”
爸爸没说话,一吃完早饭就带我去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一下车,我看到正面墙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亲笔题写的馆名,门柱上镶嵌着“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的铜牌。走进广场,中间是一座名为“倒下的三十万人”的抽象雕塑,东南角有一群和平鸽,广场北侧是一组由遇难者头颅、手臂等组成的大型雕塑。
陈列室旁边有一座母亲的雕像,她的右手紧紧地提成拳头,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喷着烈火;嘴巴张着,好像在痛苦地呼唤着她的孩子。万人坑里理着1937年12月中旬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同胞的累累白骨,有的头颅上中了子弹,有的身上被捅了刺刀,还有的肩膀上被钉了钉子……壁画上,侵略者的机枪疫狂地扫射着,一位妈妈死了,她的孩子趴在她身上哭喊:“妈妈,你快起来呀!”一件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破棉衣,好像还在滴血……
看了这些,爸爸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有什么感想?”我回答:“我明白了爸爸说的道理,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富翁,把财富投入国家建设,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爸爸夸我说得好。他说:“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
【1】作者描写广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的事。
【3】从“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
【4】本文的题目是《为国读书》,跟本学期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意思很相似。
【5】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那么,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
②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③蒋妈妈特别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chōng,捣去皮壳或捣碎)成的。带着硬黄壳的稻子,从种到收,需要好几道工序: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晾晒、刮板脱粒 ……”
④周恩来惊讶地说:“啊?看来,吃上这碗大米饭,还真不容易啊!”
⑤“尤其是在水田插秧时,种田人赤着脚,忍受着蚂蝗等水虫叮咬。再后来就是顶着烈日、流着汗水来锄草。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⑥蒋妈妈的一番话,给了周恩来深深的启迪。这不仅加深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让他更加热爱劳动人民,同时也激励了他的勤奋学习。
【1】从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应的词语。
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 ( )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
【2】用“﹏﹏ ”在第①自然段中画出小时候的周恩来背古诗时想到的问题。
【3】概括第②~⑤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从种到收,定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B.这从种到收,不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C.这从种到收,只会累坏几个种田人。
【5】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至少从文中找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通过这次讨论,使同学们明白了很多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起的人们在公园的广场上晨练。(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花开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改正了缺点,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非常庆贺,自己见到了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在班会上表扬夸奖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家有微波炉、空调、电饭煲、热水器、床等家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___________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___________
19、写作。
从你知道的神话、寓言或传说中选一个,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内容要充实完整,语言要通顺流畅。字数在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