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对牲畜正如鸡对( )
A.飞禽
B.走兽
C.家禽
D.生灵
2、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笑盈盈(yínɡ yén) 金灿灿(càn shān) 恍(huǎnɡ huānɡ)惚
镇(zhènɡ zhèn)静 模糊(mó mú) 紫檀色(tán dàn)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臭觉 幼儿
B.身躯 庞大
C.辩子 发愣
D.牙齿 铁涟
4、下列选项中的“之”与“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是( )
A.我见相如,必辱之。 B.遽扑之,入石穴中。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女”中“少”读shǎo。
B.“隆”是上下结构的字。
C.“惩”的韵母是enɡ。
D.“溺”的声母是l。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huō) 荣誉(yù)
B.露脸(lù) 角色(jué)
C.笨拙(zhuō) 旋风(xuán)
D.所谓(wèi) 恐怖(bù)
7、服装设计比赛中, 获得了女子组冠军。
A.佩琪
B.玛蒂埃
C.旺达
D.塞西莉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昌龄《出塞》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感慨了远征之苦;宋代女词人____写下:生当作人杰,______。爱国志士很多,我们认识了______的周恩来,_____的梅兰芳。
(2)处处留心皆学问。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卢钺说“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江山如此多娇。王维赞叹:____________,山色有无中;刘禹锡感慨钱塘江大潮:须臾却入海门去,___________。
9、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如何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
10、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 )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的描写的。一是形状,我是从_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二是动作,我是从_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三是颜色,我是从_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
【3】用横线画出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11、群文扩读,开阔阅读视野增值生活经验。
(一)听的艺术
①主持人现场采访一位小朋友,问他说:“长大后想做什么呀?”
②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③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④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⑤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主持人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主持人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
⑥于是问他:“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⑦小孩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⑧这就是“听的艺术”,不要听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二)说的艺术
院子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斑鸠婶婶走了进来:“好孩子,你妈妈在家吗?”
“在。”小羚羊朝屋子里跑去,高声叫道:“妈妈,独眼婶婶找您!”
瞧,都做得挺好,就最后这一嗓子不对劲。不错,斑鸠大婶的一只眼睛瞎了,可是你这么称呼,她能高兴吗?小喜鹊想,我要教教小羚羊。
小喜鹊见小羚羊又出来了,她轻声喊道:“小羚羊,小羚羊——”
小羚羊抬起头来高兴地叫道:“小喜鹊,你早哇。”
小喜鹊说,“你真是好样的,一早起来,就帮助妈妈扫园子啦。”
小羚羊说:“这没什么,这是我该干的呀。”
“不过,我刚才听见你喊斑鸠大婶的称呼可不太好呢。”
“小喜鹊,你可看到了,她真的是瞎了一只眼睛呢。”
“可你这样叫虽然不是故意攻击别人的缺陷,但也是种伤害呀。回头你送斑鸠大婶出门,把‘独眼’两字去掉,你看斑鸠大婶会不会高兴。”
【1】在文(一)中寻找最合适的四字词,或联系上下文提炼四字词填空。
笑得________ ________的家伙 ________的热泪 ________的回答
【2】给这两篇短文加一个标题:____________
【3】请用“//”把短文《听的艺术》分成两部分,如下。
分段落: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说构段:我发现短文是按照“故事+ ”构段的。
说感受:我从小朋友“ ”神态的和“ ”的语言上,体会到他的 之心。
【4】猜猜“小喜鹊”和“小羚羊”是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你用什么方法感受到什么样的人物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羚羊会接受建议吗?怎么说?斑鸠大婶有什么反应?请续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会听”“会说”,算不算朋友相处的秘诀?联系生活,请按照“事例+打算”的段式,写几句话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练习。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zhān)苔(tái)。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会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个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竟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些,平均每株高度超过30厘米。
此外,还有可以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重点介绍了能吃虫的_______________和会__________的花木、水稻的奇妙之处;简略介绍了山芋藤能___________,葫芦能____________和漆树会“_____________”。
【2】结合短文内容,写出毛毡苔吃虫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你认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母亲的珠宝
①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 顽皮),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②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折射出(柔和 温柔)的光。
③兄弟俩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 朴实)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贵重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一顶皇冠。
④“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⑤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藍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⑥这对兄弟呆呆地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拥有这些东西该多好啊!”
⑦客人炫(xuàn)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充满怜惜地说:“告诉我,康妮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⑧康妮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
⑨客人睁大眼睛:“是吗,快拿来让我看看吧!”
⑩母亲拉过两个男孩儿,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时脸上骄做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目)。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汉字,打上“√”。
【2】文中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来家中做客的客人” ______________;“母亲”则______________。
【3】第⑧自然段中“我的珠宝比你的更贵重”,“母亲的珠宝”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当富有的客人看到“母亲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她心里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父母是怎样将你视为“珍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我能行。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难,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上天都峰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路,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了,我背不动了。”“我的包袱不太重,”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帮你背吧!”
好不容易爬到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便坐在地上,不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他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觉,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的湿得还厉害,两个包袱都压在他的身上,两只鞋也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直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一起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徐霞客和朋友爬山走的是怎样的路?在文中用“ ”画出来。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给他朋友的帮助有( )(多选)
A.鼓励朋友,给他信心
B.帮他止血
C.替他背包袱
D.给他鞋子替换
【3】作者多次写徐霞客的朋友打退堂鼓,是为了( )
A.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让文章更生动具体。
B.突出徐霞客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表现徐霞客的决心和勇气。
【4】文中最后一段话是徐霞客对困难的看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每年的5月1日是______________,每年的5月12日是______________,我国的“青年节”是每年的______月______日。
16、修改病句。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仿佛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发明那两双芦花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当小医生。
1.我们要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很美丽。
______________
3.给逃难的人一碗饭吃,每个善良的人大部分都会这么做。
______________
4.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的家乡是黑龙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讨论会上,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下午,我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他们各自也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美好的愿望或远大的理想。有的人想遨游太空,有的人想快快长大……请你以“我好想 ”为题,展开丰富的想象,说真话,叙真情,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