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与其他选项不是一类的是( )
A.慈眉善目
B.明眸皓齿
C.眉清目秀
D.提心吊胆
2、“千里马”是指( )
A.有才干的人
B.任劳任怨的人
C.一毛不拔的人
D.外强中干的人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母亲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B.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C.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D.既然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画“√”。(4分)
枝折花落(shé zhé) 净角 ( jiǎo jué ) 供养 (gōng gòng ) 号叫(háo hào )
一模一样(mó mú) 薄雾(bó báo) 可恶(è wù) 侍候(shì cì )
5、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音与汉字。
湖泊(bó pō)
骠(piāo piào)悍强壮
憨态可掬(jū jú)
神(奇 其)
高(低 底)错落
白(练 炼)腾空
6、《出塞》是一首( )
A.山水田园诗
B.赠友送别诗
C.边塞诗
7、“犯罪”“犯人”“侵犯”“犯愁”这四个词中的“犯”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 )。
A.违反;侵害;有罪的人;触发 B.违反;有罪的人;侵害;触发
C.侵害;违反;有罪的人;触发 D.触发;违反;有罪的人;侵害
8、把词语补充完整。
( )的空气 ( )的天空 ( )的绿毯
( )的线条 ( )的小诗 ( )的乐趣
( )的小鸟 ( )的衣裳 ( )的草原
( )的主人 ( )的帽子 ( )的微笑
9、课外阅读。
游山西村(节选)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人以一个“________”字作为贯穿全诗的主线,第一、二句诗 (叙事写景),第三、四句诗________(叙事写景)。
【2】第二句诗中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3】从后两句诗,我能提炼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写景中又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0分)
(1)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①这段话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 和 。
②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①“这样”指的是怎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文中的动词用得十分准确,找出来抄在下面横线上。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同学们读书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位同学”读书是为了________。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________,牢记使命”这句话。
【2】“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有所思。”这位同学是________,我还知道他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________。他默默地若有所思,会想些什么呢?请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照样子,写词语。
左顾右盼(左×右×):_____ ______
【2】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1)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此时中国人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链接台。
参观中华世纪坛
风和日丽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位于北京西面的中华世纪坛。
我们从南门进去,来到圆形的圣火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是弧形的石阶,石阶上各有一道清水缓缓流下,分别象征着黄河、长江永远流淌。广场中心的“中华圣火”跃动着永不熄灭的火苗。爸爸告诉我,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文明创造。
圣火广场的北边是一条长270米的青铜甬道,甬道由3米宽的青铜板铺成,上面刻着从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沿着甬道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到了世纪坛下。
踏着石阶上去,气势雄浑的圆形坛体展现在我们眼前。坛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斜面上,耸立着27.6米高的时空探针,坛体外周墙上刻着56个中华民族的图案浮雕。我惊奇地发现,这部分坛体正在转动,听爸爸说转动一周,至少要用(2)6小时。下部分的坛体是不动的,静止的回廊与转动的坛体寓意着中国的哲学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世纪坛乾体与坤体结合的设计,既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它的外周是长140米的环形回廊,设有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40位文化名人的青铜塑像。
沿着回廊,进入世纪坛内。这里共分三层,由一层的现代艺术馆、二层的世纪大厅、东西方艺术馆和地下二层的多媒体数字艺术馆构成。世纪大厅环形的浮雕壁画,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看着壁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的心里激动又自豪。
中华世纪坛啊,你不但是首都又一处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不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南门进入——( )——( )——( )——( )——( )。
(3)世纪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
(4)为什么说中华世纪坛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课文片段,做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尽”有四种解释:A.完;B.达到极端;C.尽力完成;D.全部用出。文中的“尽”应取第( )种解释。
【2】抄写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具体表现了大花猫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4】“实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5】“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说明猫_________________。
15、赏析下列句子。
1.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提示:1个错标点、2个错别字、3个病句)
周六下午,李华和程星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演员们精致的表演,使他们不禁忍不住笑起来。他俩边看边谈抡,程星说,“不讲城信的人,是种极坏的作风。”李华听了,不住地点头。
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家的小狗阿汪特别活泼。白天总是跑来跑去,有时候还会跳起欢乐的圆舞曲。晚上睡觉,它非要窝里、窝外地和我玩捉谜藏,总该安分了吧,好像浑身都有使不完用不完的劲儿。妈妈说,阿汪的活泼个性,跟它是否喜欢主人有很大关系。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3处错误。
儿童节这天,同学们得意扬扬地参加了庆“六一”的活动。大家表演了许多自导自演的不少节目,最精彩的就是根据《小英雄雨来》改编的课本剧了。这次活动既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19、练笔。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请你选择一个家人写一写,要突出他的特点。写完后,念给家人们听一听。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