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学们围绕“解决塑料污染的办法”发表了看法,哪一位同学的看法跑题了( )
A.超市购物时用布袋,不用塑料袋。
B.乱扔在水里的塑料形成白色污染,让很多鱼误食而死。
C.外出就餐时,少用或不用塑料打包盒。
D.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一些废旧的塑料制品,变废为宝。
2、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琥珀》一文中,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B.说新闻,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可根据需要更改内容。
C.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D.优秀的科普作品有很多,如李四光爷爷的《穿过地平线》、房龙的《地球的故事》、比安基的《森林报》。
3、下面四个词语中,只有一个词的读音没有错误,是( )
A.豌(wàn)豆
B.窗框(kuàng)
C.蝙(biǎn)蝠
D.即(jì)使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凤仙 凤凰 大风 风向
B.纱帐 肿胀 胀大 蚊帐
C.踏步 踩踏 倒塌 崩塌
D.例外 罗列 举列 照例
5、下列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
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伸出脖子让你抓痒。
B.突然有声响,它立刻紧张起来:看看前,看看后,警告鸡雏马上来集合。
C.鹅果然能看守门户:有生人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不亚于狗的狂吠。
D.铁牛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6、下列选项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每一次航空航天实验都经过了严密的测算,要绝对的精确。否则就会“ ,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7、我送拟声词回家。
叽叽 嘎嘎 啪啪 咕咚咕咚
(1)一群小鸡在院子里( )地叫着,寻找食物。
(2)他渴极了,端起水瓢( )地喝起来。
(3)粗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 )直响。
(4)篱笆外来了生人,鹅( )地大叫。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若有(_____)(_____) 为之(_____)(_____) (_____)(_____)忘怀
(_____)(_____)不解 热闹(_____)(_____) (_____)(_____)右盼
1.小明上课没有养成好习惯,上课总是____________。
2.对她莫名其妙的行为,我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其中“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组词(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______,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山西村”在( )。
A. 今山西省山西村 B. 今浙江绍兴
C. 今浙江杭州
【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愧是毛泽东的儿子
在朝鲜北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陵园里,长眠着一百多名志愿军的英灵。其中有一座普普通通的圆形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三尺高的花岗石碑,上面镌刻着七个大字:毛岸英同志之墓。 /
毛岸英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的长子。1950年,当朝鲜半岛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他投笔从戎
( róng),跟随彭德怀司令员来到了朝鲜战场。
11月24日下午,三架美国轰炸机在志愿军总部上空盘旋侦察。彭总发现了这一情况,决定除作战室留下两人值班外,其余人员一律进入防空洞隐蔽。人们迅速地隐蔽起来。本来,毛岸英是可以不到作战室的木板房去值班的,可他想起今天是第二战役的第一天,事情千头万绪,彭总的命令要发布到各兵团、各军,前线的胜利捷报要及时传回祖国。想到这里,防空警报一解除,他便从防空洞里冲出来,进入作战室。
“轰……”天空中仿佛惊雷滚滚,那三架B—29轰炸机狡猾地调转机头,重新飞临志愿军总部上空。 有人大喊:“不好,快进防空洞!”话音未落,炸弹就砸了下来,仅房顶就落下几十颗。顿时,烈焰升腾,蔓延成一片火海。
就这样,毛岸英英勇地以身殉职了!/
毛泽东得到岸英牺牲的消息 ( )沉默了好一会儿( )缓缓地说( )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
停顿了一会儿,毛泽东扳着指头算了一下:“岸英牺牲的时候刚满29岁。为了中朝两党、两国人民的共同革命事业,他献出了宝贵生命。作为无产阶级战士、共产党员,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这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儿子的评价!
毛岸英不愧是毛泽东的儿子。/
【1】选词填空。
请求 哀求 蔓延 绵延
①大火迅速地(________)开来,成了一片火海。
②医院里的白衣战士们纷纷(________)去治病救人的第一线。
【2】给第七自然段加上标点。
【3】请你简要说一说毛岸英牺牲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已经分好的段,写出每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这篇文章题目的意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济世神医——扁鹊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医。《史记》记载,扁鹊有一次带几个学生路过虢国,大街小巷都在传世子已死。扁鹊走到宫门前,向国王身边的中庶子询问世子的事情,中庶子说,世子的病是血(xuè xiě)气运行错乱,突发暴病,造成内脏(zàng zāng)受伤而死去的。扁鹊又问,什么时候死的,是否下葬。中庶子回答,死去半天时间,并未下葬。扁鹊听到这儿告诉中庶子,请他转告虢王,扁鹊能使世子复活。
中庶子虽然知道扁鹊很有名望,但不相信他能把死人救活,以为他说大话。中庶子与他谈起上古名医俞跗如何如何高超,还说:“先生的医术如果能像俞跗那样高明,那么世子就能再生了,否则的话,您这可是欺君之罪!”扁鹊微笑着说:“我行医多年,像世子这样的病见过很多。不信,你现在回去看看,世子还有呼吸,鼻子还在微微振动,顺着他的大腿向上摸,体温还有。”中庶子只能去回禀虢王。虢王听说扁鹊要医治已经死去的世子,亲自接见扁鹊,描述了世子的病情。扁鹊见到世子后,仔细观察世子的气色,给他把脉,又解开世子的衣带,摸了摸世子的胸口。扁鹊通过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世子得的是一种尸厥,并不是真死,此刻他处于昏迷状态,手脚冰凉,脉搏微弱,乍看就像死了一样,其实并没有死。于是,他马上开始施救,让弟子子阳在世子头顶部的百会穴实施针灸,然后又配了两副热药,让另一个弟子子豹拿这两副药在世子腋下不断地熨烫、摩擦。很快,世子就呼吸正常,活了过来。这时候,扁鹊又配了药让世子按时服用,二十多天后,世子完全恢复。
扁鹊治好了虢世子,人们都说他能“起死回生”。可扁鹊却说:“越人(扁鹊,字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者。”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章第2自然段中中庶子的话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扁鹊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墙壁“冒汗”
今天早上, 我刚刚起床,猛然发现我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 走近一看, 原来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难道墙壁也会冒汗吗?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叫墙壁返潮,因为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天快要下雨了。 ”
墙壁潮湿,天真的会下雨吗?我连忙透过窗户看看天,天空灰灰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阳光也不再那么耀眼了,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天怎么会下雨呢?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果然下雨了。我终于明白了:墙壁“冒汗”天要下雨。哈哈, 墙壁也成了气象家了 !
【1】仿写词语:湿漉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闷热”这个词中带点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它的部首是_________,除去部首再查_________画。
【3】墙壁“冒汗” 是指( )
A.墙壁太热了。
B.墙壁发火了。
C.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
【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天要下雨的是( )
A.燕子低飞
B.蚯蚓入洞
C.蚂蚁搬家
D.蜘蛛收网
【5】你还能从文中提出问题吗?请把你提的问题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路路的脸红
教室里挂黑板的钉子掉了,同学们想自己钉上,可是没有钉锤。路路想起传达室陈爷爷那里有,就跑去借。
路路猛地推开传达室的门,大声喊:“嘿!钉锤呢?”陈爷爷正在看报纸,他看了路路一眼,雪白的胡子动了动,没理他。路路的脸憋得通红,慢慢地回到教室,低看头对同学们说:“没借来,陈爷爷不理我。”
维维拉着路路的手,说:“咱们再去借一次。”走到传达室门口,维维敲敲门,听见陈爷爷答话,才走进传达室,说:“您把钉锤借给我们用用,行吗?”陈爷爷点点头,打开了工具箱,把钉锤借给了维维。维维说:“谢谢您!”这时,路路躲在维维身后,陈爷爷看了他一眼,他羞愧地低下头,脸红得像红布。
后来,路路去传达室还钉锤,他学着维维的样子,有礼貌地把钉锤还给了陈爷爷。陈爷爷高兴地捋捋胡子,说:“这才是好孩子!”路路的脸又红得像朵花。
问题:(1)说说路路的脸三次发红的原因。
(2)我们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4)按照脸红了三次的内容给短文分段,在段首标出,并写出段意。
14、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
燧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②,有火树名燧木,屈盘③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④于其国,息⑤此树下。有鸟若鹗⑥,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⑦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注释:①燧明国:神话中的国家名。②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③屈盘:曲折盘结。④至:到。⑤息:休息。⑥鹗(xiāo):鸱(chī)鹗,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⑦感:感悟。
(二)
从前,有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叫作燧明国,太阳和月亮都照不到那里,所以那里没有白天黑夜,更没有春夏秋冬。燧明国国内有棵名叫燧木的火树,曲盘起来,有一万顷地那么大,能够发出火光,燧明国的人就在火树下生活。后来,有一个圣人漫游到了此国,在这棵大树下休息。他忽然看见许多像猫头鹰一样的鸟,在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闪现。于是,圣人领悟到了钻木取火的道理,回去就试着用小木棍来钻木,果然钻出了火。圣人发现了生火的方法,让人们可以不再过茹毛饮血的生活,所以后人称呼他为燧人。
——根据袁珂的《神话选译百题》改写
【1】读文段(一),结合注释,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__________________
(3)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
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段(二),结合文段内容,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
读音和解释。(填序号)
(1)钻木取火______
A.zuān,用锥状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穿孔。
B.zuàn,穿孔洞的工具。
(2)茹毛饮血______
A.rú,吃、吞咽。 B.rǔ,柔软。
【3】两段文字都讲述了燧人________的故事。
【4】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教给了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受“________”这一自然现象的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用文段(一)中的原句来回答]
【5】读文段(二),说说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6】从普罗米修斯“盗”火与燧人钻木取火看中西神话故事的异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是火种,燧人教给人类的是如何取火的方法。______
(2)赞美了普罗米修斯的聪明智慧及燧人的英勇无畏。______
(3)普罗米修斯和燧人都是为人民造福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敬仰。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准备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为了准备累坏了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去年署假,我有机会加入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真是五彩缤纷,有画画、唱歌、朗诵、做军事游戏等……多么喜欢夏令营活动啊!
18、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
月亮渐渐徐徐地升高了,马路上墙外孩子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悄悄地披了大衣和帽子,走出家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欢迎你来到妙笔生花小天地,同学们,你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吧?如,小鸟,小狗……这次习作就请你介绍一样你熟悉的小动物,要把它的外形、生活习性写具体,写生动呀!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