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为领导的刘爷爷在回到家乡调研期间,发现家乡经济发展依然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稀少,交通不便,政府对家乡的投入不足。面对有些基层干部消极低沉、只找客观原因的现状,刘爷爷引导他们不要抱怨环境差,不要抱怨条件苦,更不要消极悲观,并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下列名言最能恰当表达刘爷爷的希望的一项是( )。
A.不怨天,不尤人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下面词语中与花蕊不同类的词语是( )
A.花瓣
B.花萼
C.花卉
D.花托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B.我似乎觉得王丽长大了许多。
C.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接在天和地之间。
D.西瓜虫的腿像头发丝一样细。
4、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可以推测“贽”这个字和( )有关。
A.手
B.圆的东西
C.拿
D.金钱
5、下列标语中,放在校园花坛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B.亲,别宅了,咱一起出去跑跑吧!
C.我爱花儿开得美,花儿夸我心灵美。
D.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要复述课文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省略。
B.《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都是我国的神话故事。
C.阅读时可以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7、在诗文比拼活动中,名翰因书写错误,导致不能晋级。错误的那项是( )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辨字组词。
陡( ) 详( ) 址( ) 订( )
徒( ) 祥( ) 扯( ) 钉( )
9、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 ]
, 。
, 。
【1】默写古诗。
【2】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在本诗中,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角度来观赏______山,看到山的姿态和形状各不相同,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0、课内阅读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已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惊慌失措:_______________
镇定自若: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里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情总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课文,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中学习方法
昙花
谁不知道“昙花一现”这个成语呢?可是很少有人目睹过昙花开放的动人情景。因为昙花要好几年才开一次花,而且是在夜间开花,从开到谢整个过程只有4个小时左右。
邻居李叔叔家种了一盆昙花,昨夜,我终于有幸看到昙花开放。昙花的分枝,肉多而厚,像一张张绿色的芭蕉扇,白色的花蕾高悬着,似乎马上就要开放。但我们等了又等,它始终不愿将自己美丽的面容展示出来,好像一位害羞的少女站在那里,迟迟不愿揭开自己的面纱。
终于,昙花的花蕾轻轻地,有节奏地抖动起来。随着这轻微的节奏,花瓣正慢慢地张开。我惊喜地叫道:“要开了!要开了!”两家的大人小孩顿时围拢过来,屋里安静极了。
又过了好一阵子,昙花终于露出了它美丽的笑容。它洁白无瑕,清淡高雅,在微风的吹拂下,飘飘欲飞。你瞧,它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呀!
人们把牡丹称为“百花之王”。是的,牡丹确实美丽,但看着眼前的昙花,我觉得它的清纯高雅比牡丹更胜一筹,它才是名副其实的百花之王。
似乎没过多久,昙花便开始凋谢了,它的生命迅速地结束了。不少人认为,昙花虽然美丽,但生命短暂,没有可取之处。我却不这样认为,昙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却令人终生难忘。
正如人的生命,若对社会毫无贡献,只能落得“无志空活百岁”;有的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放射出奇光异彩。到底哪种生命更有意义呢?
【1】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昙花____ ____ 洁白____ ____
____ ____玉立 奇光______彩
清______高雅
【2】我能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我能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我要把描写昙花美丽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作者以花喻人,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中,邻居李叔叔对他家的昙花进行了__________,终于等到了花开的时候。我们一起观察昙花时,近距离地对昙花进行了____________,这样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了昙花的美丽。(短期观察 仔细观察 对比观察 长期观察)
12、阅读练习。
老街
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都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刻。可是,住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八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亲如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了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大厦 (_______) A. xiǎ B. shà
拔地而起 (_______) A. bǎ B .bá
相处 (_______) A. chǔ B .chù
喧闹 (_______) A. xuān B. xuǎn
【2】认真读课文,填空。
“老街”原来是个____、____的居民区,现在的“老街”,____拔地而起,_____代替了喧闹。
【3】仔细读文章,完成问题。
“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这句中“你”指什么?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文章,完成问题。
“我”过去爱老街”是为什么?“我”现在赞美“老街”,又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17分)
林荫大道
这是一条林荫大道,东起小营,西到花园村。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行(使 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拨 拔)的树和美丽的花儿交错相(印 映),真是景色宜人。
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盛,毛绒绒的梧桐果挂满树梢,整个树冠像撑起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夏日的(骄 娇)阳,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拂 佛)去了人们脸上的汗珠。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大道两旁。串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那么热闹。
每天,无数行人,车辆在这条大道上来来往往,就像穿行在绿树红花的长廊里。
(1)划去括号中不适合的字。(4分)
(2)写出近义,反义词。(4分)
茂盛( ) ( ) 热闹( ) ( )
遮挡( ) ( ) 美丽( ) ( )
(3)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3分)
(4)把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用"/"分成两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6分)
14、我爱阅读。
扁鹊治病(节选)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读一读,填一填:
病在皮肤上,用__________能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__________可以治好;发展到肠胃里,用_________可以治好;但____________只能等死。
【2】选一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如果医生说你有病时,一定要相信。
B.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3】下面是同学对扁鹊见到蔡桓侯就跑展开的议论,其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跑的话,就有杀头之灾。
B.扁鹊已尽了医德,逃跑在情理之中。
C.“救死扶伤”医德所致,即使杀头,也不能逃跑。
15、课堂连线台。
同学甲:我读了课文,了解到课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记叙的,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乙:在这组课文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写作方法,比如本文就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在组织材料上有____有____,重点写了____花生,揭示了花生的品格: 。
同学丙:是呀,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要围绕文章的________来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
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一段话。
王明是四一班的学习委员,他深受同学们的关爱。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举行演讲班级比赛,他在热心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经过激烈的比赛!王明获得了班级演讲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我每天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前,我们经常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病句。
(1)尽管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但是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放箭,怎样开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等。
2通过事件来写作,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