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朔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句子中与其它三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

    C.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D.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 2、我们常用下列的哪一句诗来称赞庐山山峰的壮丽?(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3、下列对加点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树头新绿未成(树荫)

    B.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C.到山花烂漫时(等到)

    D.白发谁家翁媪(老妇)

  • 4、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A.凹陷的积水处

    B.低凹,深陷

  • 5、下列不是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这一话题的一项是( )

    A.我发现有同学在上学路上随意把口香糖吐在地上。我过去提醒他把口香糖捡起来丢在垃圾桶里。

    B.我发现有个餐馆门前的笼子里有几只野生保护动物。我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C.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火。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D.如果家里冰箱里的剩菜放了时间久了,我建议爸爸妈妈把剩菜倒掉。

  •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重整棋鼓  危机

    B.面如土色  排炼

    C.山崩地裂  尖利

  • 7、读一读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标出来。

    (fān pān)  (xiāng rǎng)  (wān wǎn)  (lín líng)

    (wēi wèi)   (pān pàn)   (kuī guī)  (jǔ zǔ)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填空。

    (1)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除了本学期课文中读过的。我在课余还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故事都充满神奇的想象。其中,我觉得最神奇的是“_______。”

    (2)如果有一天,你走在一座幽静的森林里,看到夕阳照入森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你会联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的《_______》。

    (3)再近些,只见_______,形成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那声音如同_______,好像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草。2.绩麻:把麻搓成线。3.各当家:各人都担当一定的工作。4.童孙:小孩子。4.未解:不懂。5.供:从事,参加。6.傍:靠近.7.阴:树阴。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___。《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作者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______

    A.送别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咏怀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两个字词的意思。

    杂兴:__________________ 昼: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培优阅读。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暴晒在阳光之下。路边的几(  )树,热得无精打采,低着枝条。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一( )汗珠摔下地,的一声,冒了ー( )白气,就没影了。

    空气闷得人发慌

    热死了,热死了…”树上的知了拉开嗓子高叫着。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ー( )云絮。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柳树吹得七颠八倒。沙沙沙,一些小沙子平地飞起,拉到窗子的玻璃上,发着声响。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等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ー大块一大块墨灰色的云,差一点儿擦着高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了一片,像(   )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

    !”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墨布。

    轰隆隆!”雷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不ー会儿,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它敲打着柏油马路的路面,敲打着玻璃窗,溅起白蒙蒙的水雾。接着,一丝清凉的湿润的空气便沁入人的肺腑。

    闪电不那么刺眼了,雷声不那么震耳了,雨幕不那么密集了仅仅半个钟头,就雨过天睛了。

    这ー( )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  )柳树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入文中的( )里。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路边的几(  )柳村,热得无精打米,低垂着枝条。

    无精打采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本来是描写人的神态的,因此,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下的柳树_____________的情景。

    (2)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柳树吹得七颠八倒。

    七颠八倒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时柳树____________的情景。

    3短文已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三幅画面,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过天睛后的柳树是怎样的呢?请你发挥想象,把第⑨段中省略的内容写具体。

    这一( )雨,把整个天地洗刷一新。你再看路边那几(  )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精彩赏析阁。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什么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最后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勤于读书  14

    读书是世界上最有乐趣的事情,孔子是古代的大教育家,一生喜欢读书,用功的时候,甚至忘记吃饭睡觉,有所悟则快乐得忘掉了一切忧愁。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书是知识的宝库,储藏着无数的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是人类最高的享受。新的知识,有趣的故事,美丽的诗歌都能给我们快乐安详。

    还有,我们寂寞时,可以从书本中得到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它好像是我们最好的导师和朋友,一直跟随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向光明的前途迈进。

    总之,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由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宝贵知识,使生活丰富,因此,我们要勤于读书。

    (1)在文中找出快乐的反义词    1

    (2)文中知识的宝库是指   钥匙是指   2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一生喜欢读书? 4

    (4)我们为什么要勤于读书? 4

    (5)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3

     

  • 1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一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正准备给朋友打电话,就听到那个姑娘关切地问:“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解释加点字,“人满为”的“患”意思为( )。

    A.祸害,灾难

    B.害(病)

    C.忧虑

    D.厌烦

    【2】下列能替换“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中“硬朗”一词的是( )

    A.坚硬

    B.强硬

    C.健朗

    D.虚弱

    【3】给本文加一个能体现中心的题目,最恰当的是( )

    A.让座

    B.一对父女

    C.成全善良

    D.公交车上

    【4】“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前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 的善良。( )

    A.让座女孩 老人

    B.老人 让座女孩

    C.老人的女儿 老人

    D.作者 让座女孩

    【5】“……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另有隐情。”中“隐情( )

    A.让座的姑娘不怀好意。

    B.老人臀部有伤不能坐。

    C.老人身体硬朗。

    D.老人提前知道公交车会加速后突然急刹车。

    【6】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请摘录下来,然后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说,老人明知自己臀部有伤口,还要接受姑娘的让座,这种行为不可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四十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十二分贝了。

    1吃音玻璃中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噪音比作了________,语言生动易懂。

    3“__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吃音玻璃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

    (1)我从书中学到了“( )( )”等科学术语。

    (2)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有5处错误)

    周老师是我们四(一)班的语文老师,她不但长得漂亮,并且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周老师每天要求我们读课外书,她经常对我们说:“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是否广泛阅读有很大关系。”在她的督促下,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了。今年,张老师光荣地被评为“优秀教师”称号。我们为有这样的好老师感到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作文。

    发现是一个充满新奇的话题,它不仅仅是对表面事物的发现,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发现和触动。当季节变化时,你有什么发现?当汽车在公路上疾驰时,你有什么发现?当妈妈换了一件新衣服时,你又有什么发现呢?……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是我们每个孩子必备的素质。

    请以我发现了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