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
这个惊人的消息,( )着人们的心灵。
A.摇动
B.振动
C.震动
D.摇摆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重:①分量较大,与“轻”相对;②程度深;③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④言行不轻率。
1.这个箱子很重。( ) 2.奶奶的病越来越重了,我很难过。( )
3.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这件事。( ) 4.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学生。( )
3、下面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改后:我们绝对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B.小华首先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改后:小华第一个站起来发言。
C.这道题全班都做对了,只有小明做错了。
改后:这道题除了小明做错了,全班其余同学都做对了。
D.北京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4、“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一句中的“风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中的恶劣天气。
B.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措(chuò)施 霎(shà)时 发颤(chàn)
B.少(shào)女 惩(chéng)罚 空隙(xī)
C.露(lòu)过面 仍(rēng)然 洞穴(xué)
D.分(fèn)量 蓄(xù)须 系(jì)着铃铛
6、下面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是( )
陀螺,是一种简单的玩具。玩的时候,先得从边梢缠起,缠住陀螺的腰身。直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再用鞭子不断抽打,越抽打越快。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儿。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A.抽陀螺
B.忆陀螺
C.做陀螺
D.玩陀螺
7、《延安,我把你追寻》,题目意思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到延安去
B.“我”追寻延安是因为延安的自然环境好
C.“我”追寻延安是因为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蕴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
D.“我”的家乡在延安
8、照样子,写词语。
(1)月影团团(ABCC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然(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诗歌阅读。
绿与丹
春天,绿的世界;秋天,丹的天地。
绿是播种的颜色,绿是希望的颜色,又是走向成熟的颜色。
到了夏季,绿变得更浓更深。
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翁动,生命在炽热风雨中争斗。
于是,凉风起,秋天到了。
枫叶如丹,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丹是收获的颜色,丹是成功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生命的颜色。
绿与丹,打扮着天地。
为人间,演化出五色斑斓。
【1】下列对诗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界中到处充满着生命。
B.生命的成长充满着艰辛和奋斗。
C.生命的价值在于运动。
D.生命中既有幸福,也有苦难。
【2】诗中说“枫叶如丹”,我们知道“丹”就是(_________)色。“秋天到了”,何止枫叶如“丹”呢!想想果园里(__________)如“丹”,花园里(____________)如“丹”。
【3】这首诗歌颂的是( )
A.红与绿。
B.生命。
C.播种与收获。
D.希望与收获。
【4】诗中的“绿”和“丹”分别代表了什么?大自然为什么会有这“绿与丹”的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慧生救旱盗仙水
①很久很久以前,云南的大理突然大旱,人们无法生活,只得四处流浪。
②有一个名叫慧生的小伙子,想去找水,消除早灾。可是,他走遍了十九峰,历尽千辛万苦,也没找到一滴水。他仍不死心,继续找啊找。
③一天,慧生遇到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告诉他:“如想找水,只有上天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水瓶。”慧生看看天,问:“可是怎么才能上天呢?”白胡子老人不答话,只脱下一件破衣,扔在地上,一晃眼就不见了。慧生正在疑惑,忽然一阵寒风袭来,他全身冷得发抖,忙拾起老人的破衣披在身上。说也奇怪,慧生穿上破衣,全身又热得受不住。他发现破衣口袋里还有一把破羽扇,便取出打开,猛扇起来。忽然,他像长上翅膀的鸟一样,径自向天上飞去。
④不一会儿,慧生来到南天门。可那些天兵天将没有阻拦他,好像没有看见他。原来,那件破衣是件能隐身的宝衣。
⑤慧生好生喜欢,直往王母娘娘的瑶池奔去,找到了王母娘娘的仙水瓶,慧生打开瓶盖,往凡间倒去。小小的瓶子不知装着多少水,总是倒不完,一直倒了十四天,雨水汇成了洱海,并永世不竭。
⑥王母娘娘知道了慧生盗仙水的事,命天兵天将把他囚禁起来,罚他永远坐牢。
⑦大理的百姓们靠着洱海水又过上了五谷丰登的好日子,大家为了纪念慧生的功绩,就把他奉为保护神。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慧生在找水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请大胆地想象一下,慧生都经历了怎样的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胡子老人给慧生的破衣的奇特之处不包括( )
A.能发热 B.口袋里的羽扇能助人飞上天
C.能长出翅膀 D.能隐身
【4】关于这个故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胡子老人可能是一位被慧生的精神所感动的神仙。
B.这个故事表现了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C.大理的百姓奉慧生为保护神的原因是慧生为他们开凿了洱海。
【5】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故事中的慧生,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 ),大气也不敢出, 西门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 ),跪下来( ),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的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它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西门豹说叫官绅去请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官绅们表现怎样?在文中用“ ”画出来。为什么他们会吓成那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想一想,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 )
A.安排周密
B.乔装打扮
C.假戏真做
D.讲究策略
12、课外阅读。
海的梦
海的梦,曾出现在我梦幻般的童年里。
后来,我真的见到了海。大海彻底地把我征服了……一幅波润壮间的画面在我的眼前展开,整个世界仿佛都在翻腾,仿佛都是蓝色的!这时候,我才懂得了:什么叫雄浑,什么叫浩大,什么叫力量,什么叫生机!水珠溅湿了我的面颊,我从海滩上捡回了一只彩贝。有一天,我讲一篇关于海的课文,忘情间,拿出了那只海贝。孩子们传着,目转神移,如同净面上轻风习习……海很大很大、很美很美…
我要用我的梦,去播种一片蓝色的希冀。
“老师,海是怎样形成的?它会不会消失呢?”
我取来了地图。从黄河、长江,讲到了校旁边的滠水河、山间的小溪,岩缝的泉滴……“她们是海的母亲。这是海永远年轻、永不消失的奥秘。”
是的,海的存在就在于汇集。聚涓滴、纳百川,不断地充实自己,永不满足,永不停息。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请你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用我的梦,去播种一片蓝色的希冀。”这句话中“我的梦”指____________ ;“蓝色的希冀”指____________。
【3】大海给人类的启迪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
13、读短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必须绕行,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 愤怒),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愚公(号召 召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冀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大家都很(称赞 赞同)。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________地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________地回答:“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玉皇大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没有高山(阻止 阻挡)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在第五、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3】在文中找出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这句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已用“‖”分为四部分,请写出第二、第三部分的段意。
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玉皇大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把你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怒吼——_____ 惊恐——_____ 奸笑——_____ 爱戴——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势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拥我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句话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4】山洪来临村民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的表现怎样?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龙一鸣的妈妈生病住进了医院。龙一鸣很难过,整天心事重重的,有时还会趴在课桌上默默地流泪。你作为他的同学,会怎样安慰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快乐语文》《少年文艺》《幽默小国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学校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清晨,我来到海边,吸一口崭新的空气,向远处跳望。那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真让人心旷神怡啊!
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称为“天下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是人们关爱的一个热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细致的观察。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棵奇特的小树…… 总之,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能吸引我们的眼球。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出自己的观察过程,尤其要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 1.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3.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