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大义凛然
B.志存高远
C.秉公执法
D.英勇无畏
2、下列词语描写外貌的一组是( )
A.膀大腰圆 眉清目秀
B.铁面无私 喜出望外
C.鸦雀无声 提心吊胆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复述课文前要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B.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内容也不可以省略。
C.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要注意课文中一些提示顺序的词句。
4、“酤(gū)”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词)义相关?( )
A.晒
B.酒
C.古代
D.西方
5、“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把这句话插入下面的语段哪一处最合适?( )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是青青的。②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③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之后
6、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霎(shà)时 立即(jí)
B.潜(qián)入 混(hùn)乱
C.照相(xiànɡ) 笨拙(zhuō)
D.巢穴(xuè) 蝙(biān)蝠
7、下面加点的多音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铁钉(dīng) 钉钉子(dīng)
B.旋风(xuàn) 旋转(xuán)
C.的确(dí) 目的(dì)
8、看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 lù chéng xuǎn zé chuí bèi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shuāi jiāo chàn dǒu huí gù zàn sòng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古诗文阅读
生当 ,死亦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诗人是______。
【3】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
10、课内阅读。
读《猫》片段,回答问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é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ɡ pín )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请在括号里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尽职”的“职”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
【3】文段中有一句话具体写出了猫怎样尽职,用“ ”画出来。
【4】用末尾加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会读 阅读课文填空
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我只好笑着承认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 )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 )深深感动了我。”
(1)解释词语。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你是怎样理解画线的句子的?试着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爬山虎刚长(cháng zhǎng)出来的叶子是 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cháo zhāo)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chóng zhòng)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kòng kōng)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会给文段补充完整。
【3】给句子中的“ ”选择正确的答案。
A.数量一; B.一律,没有例外; C.满、全; D.表示最少。
(1)叶尖一顺儿朝下。_____
(2)不留一点儿空隙。_____
(3)一阵风拂过。_____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_____
【4】长大后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_______
13、阅读下面《牛和鹅》课文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惊”字的音序是_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____。解释:①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②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③震动;④出人意料的。语段中“惊呼”的“惊”字应取解释___________。
【2】语段主要写了_______这一件事,刻画出一只____________的鹅。
【3】语段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把“我”的心情写得真实具体。
【4】哪个句子写出了鹅的目中无人?请在语段中用“____”画出来。
【5】默读语段,选两处你感兴趣、有启发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句子,然后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毫不犹豫 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鸟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 灰心)地飞走了。
【1】选出括号里合适的词,用横线画出来。
【2】向导的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3】文段中“极不情愿”的意思是( )
A.同伴的话,让向导极不高兴。
B.向导了解自然规律,他不想去破坏这种规律,不得已而救之。
【4】“不能见死不救”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具有特殊含义。
B.表示直接引用别人的话。
C.表示讽刺、否定。
15、句子大练兵。
1.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粒豌豆说:“我胖得够美了!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给句子瘦瘦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带走猎狗。小麻雀会受到伤害。(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兰芳先生是闻名全国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病句诊所。
(1)大扫除开始了,男的青年人干重活,女的和老人干轻活。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颗小树苗,屹立在山坡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7、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综合改错。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厉。我做对了事,他总是给予承认和鼓厉;如果做错了事,他是决不会随随便便轻易放过我的,常常把我抬不起头来批评得,让我再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他们将最深最真挚的爱都交付给了我们,是此生最爱护我们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心中想必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要对他们说。或许是感激、或许是心中的话语,都将这些融入文字之中吧!让文字载着我们心中最美的话语,附着于纸上,送到父母手上吧!(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