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出自《论语》(选四),横线处应填入的一句是( )
君子务本, 。
A.本立而道生
B.惠则足以使人
C.德之弃也
D.忠恕而已矣
2、《男孩的狐狸》里,暖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A.聪明善良
B.活泼可爱
C.调皮可恨
3、魏格纳因发现了陆地和海洋的联系而欢呼雀跃。下列选项中与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系鞋带 鸟雀
B.系列 家雀儿
C.系扣子 雀鹰
D.关系 麻雀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丰满的豆荚 B.紧紧地捏着 C.胖得要爆裂开 D.提高生活
5、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霎时(sà)
B.鸟巢(cáo) 谷穗(suì)
C.横贯(guàn) 芦苇(wěi)
D.怀抱(huái) 睡眠(mié)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学习长文章时,可以通过列小标题来把握主要内容。
B.《铁杵成针》的作者是李白,写了他见到老媪磨针受到启发的故事。
C.诗歌中,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表达出诗人独特的感受。
D.《墨梅》借梅自喻,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7、“博学多通”一句中,“通”的意思是( )
A.连接
B.传达
C.通晓,明白
D.通顺
8、根据后面的拼音写汉字
出________(sài) ________国(qín) 长________(zhēnɡ)
组________(cí) ________促(cuī) 喝________(zuì)
________出(jié) ________是(yì) 英________(xiónɡ)
________羽(xiànɡ)
9、读古诗,完成下列练习。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中的“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诗人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3】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B.去山中游玩时,无论走多远,换多少地方都没办法看到山的全貌,因为山太大了。
【4】由这首诗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阅读。
诸葛亮从师
①传说诸葛亮小时候曾跟随水镜先生学习。水镜先生隐居在襄阳城南水镜庄,院里养了一只花颈公鸡。
②这只公鸡每到晌午总要叫三声,水镜先生一听到鸡叫就下课了。诸葛亮听先生讲课很入迷,每次听到鸡叫就厌烦。于是,他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装上几把米,看到那只公鸡要叫时,就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米,等公鸡把一口袋米吃完再叫唤时,下课已经晚了一个时辰。
③水镜先生知道了这个顽童竟然敢捉弄老师,便把诸葛亮辞退回家了。诸葛亮走了几天,师娘给他讲情:“诸葛亮喂鸡也是为了求学,我看就饶他这一次吧。”水镜先生了解到诸葛亮十分好学,但是收是退,还要看看他的品行如何,就派了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察访。
④书童回来向水镜先生讲了三件事:一是诸葛亮的母亲冬天怕冷。他上山割来水晶草铺在床上,自己先睡上去焐一会儿,再让母亲安睡。二是诸葛亮家离井台只隔两畦[qí]菜地,他人小个头矮。生怕水桶碰着人家的麻秆篱笆。每次挑水都特意多走许多路,绕过山脚边再往回拐。三是诸葛亮曾向附近一个青年人请教,开口就称“先生”,虽然如今才学超过了那个青年,但诸葛亮还称他为“先生”。
⑤水镜先生听罢这三件事,点头说:“诸葛亮不仅勤奋好学,更是品德优良,日后必为俊杰!”当下就催书童带路,亲自到隆中接诸葛亮回来上学,将平生的本事都传授给他。
⑥后来,诸葛亮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1)梳理水镜先生的做法,把握主要内容。
(辞退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因为水镜先生认为诸葛亮__________,所以想要辞退他;而师娘却说他是_______,想要留住他。
②水镜先生通过书童讲述的小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看出他是一个品德优良的人。
(3)短文中的水镜先生是个 的人。(多选)
A.要求严格,看重品行
B.死板,心胸狭窄
C.考虑周全,爱惜人才
(4)结合这个历史人物故事,想一想,我们要向小诸葛亮学习哪些优良的品德?写下来。
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黄继光》节选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这句话写的是黄继光第( )次站起来。
A.一
B.二
C.三
【2】“营参谋长正在着急”一句中,你知道营参谋长着急的是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语,从对黄继光的动作描写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蟋蟀的住宅(节选)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 )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这两段文字的作者_______对蟋蟀进行了连续、细致的观察,才写成了《蟋蟀的住宅》,并高度评价它们的住宅是“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里,正确的选项是( )
A.挖 搬 踩
B.扒 搬 踏
C.扒 搬 走
【3】“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这句话中的“大多”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贵有疑。本学期我们学会了阅读时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请读读文中加横线句子,试着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终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B.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被发现是个意外。
C.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3】雷达的天线就像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______,雷达的接收装置就像______。(填序号)
A.蝙蝠的耳朵 B.蝙蝠嘴里发出来的超声波 C.蝙蝠的嘴
【4】你还知道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吗?(至少写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春 颂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们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轻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于洁白的云朵间。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赛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力量,树木拔节时的喧响;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执着——( ) 生机——( )
2.文章主要描绘了( )、( )、( )、( )这几幅春景图。
3.从内容上看,第二段文字与第一段文字中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三段的意思,想想看春天还可以是什么?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再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全文,你感觉怎样的人才能看到春天“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精彩赏析。
(1)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都体现出陈赓疲惫的原因,也为后文写小红军的牺牲埋下了伏笔。
(2)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这段话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小红军________的性格,使陈赓再一次相信了他的话。
16、修改病句。
(1)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阅读方法很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四周很平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坦的门口弹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三处错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座中外闻名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无数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了防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全家人都足不出户,只有妈妈去市场买了菜。我每天做完作业就锻炼身体和睡觉和看电视。爸爸最难受,他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事干。
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写显身手。请仿照上面这段话,描写“拔河”场面。(右图)你如果想写其他活动的场面也可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