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联“兴庆宫里繁花似锦”,作为下联,下面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延路上车水马龙。
B.芙蓉湖畔垂柳千条。
C.大雁塔下游人如织。
D.壶口瀑布气势如虹。
2、下列句子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
B.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C.在象耳/山下
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3、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属于( )类问题。
A.文学
B.艺术
C.生物
D.化学
4、小杰无论学习什么都没有毅力,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如果让你来对劝他,你会给他讲的成语故事是( )
A.《闻鸡起舞》
B.《程门立雪》
C.《刻舟求剑》
D.《铁杵成针》
5、关于书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信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
B.书信和平时的作文格式一样。
C.书信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高兴,可以愤怒,也可以感动等。
D.书信中应该使用的是第二人称。
6、下列读音为“lǎn”的字中,意思最有可能是“拉到自己身上来”的一项是( )
A.揽
B.览
C.缆
D.榄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肃”的第五笔是竖撇。
B.便于排水、大小适宜、简朴卫生是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
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夕阳映照下的江水呈青绿色,其余呈红色,美不胜收。
D.《题西林壁》告诉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8、填空。
1.老师经常对我们说:“_______,________。我们青少年要抓住机遇,努力学习。”
2. 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3.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致敬!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形容他们。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诫我们说话要小心,言多必失。
9、请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习题。
《白桦》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文中,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赞美白桦的美丽。
【2】在文中找出表现白桦美丽的词语圈出来。
【3】从文中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读了这首诗,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或想到的白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天地
动物的睡眠
①大多数动物的睡眠姿势都是长期演变面来的,因为动物睡觉的时侯处在最危险的状态,它们会寻找最安全的睡眠姿势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②蝙蝠是夜行动物,终日倒吊着睡觉,用翅膀把自己包裹起来,远远看去,就像黑色的塑料袋。食蚁兽蜷着身体睡,而且把尾巴盖在身上,就像一块厚厚的毯子。树獭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懒的动物,它们都是挂在树上睡觉的,好像一丛枯叶似的。猴子总在树上睡觉,入睡时把头藏在两腿之间,两臂紧抱住树干,继缩成一个圆球,与树干融为一体。刺猬睡觉时,全身都会缩成一个圈,只露出鼻孔透气,身上的尖刺也会全部竖起来,像一个坚硬的榴莲,所以在刺猬睡觉的时候,没有动物敢去碰它。
③各种动物睡眠的时间也不-一样。蝙蝠能够很容易地进入持续20小时左右蛰伏状态的睡眠;大象一夜只睡2~3小时;羚羊只睡1小时左右。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哺乳动物睡觉时间的长短和睡得好不好,同动物的体重及其所处环境有关。一般说来,小动物比大动物睡的时间长些,捕食其他动物的动物比被捕食的动物睡得更踏实些。
【1】选文介绍了动物睡眠的两方面内容,分别是睡眠的________、睡眠的___________。
【2】判断以下关于选文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大多数动物会寻找最安全的睡眠姿势以保证自身的安全。_____
(2)依据睡眠时间从长到短,可以这样排序:大象、羚羊、蝙蝠。______
(3)“羚羊只睡1小时左右”中的左右表达不太准确,可以去掉。______
【3】文中动物的睡眠姿势奇特可爱,请提取文中关键信息,补充图表。
【4】阅读后,小伙伴乐乐提出了许多疑问,请选择其中一个问题,选用小锦囊的办法,尝试帮他解答。
选择的问题(填序号) :________ 选用的办法(填序号) :____________
我的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到科普读物,你一定阅读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个你学到的科普知识吧!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小麻雀》,完成后面的练习。
小麻雀
有只黄嘴小麻雀名叫普季克,住在屋檐下那个温暖的窝里。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麻雀妈妈看见了,有些不放心,就说:“孩子,小心,会摔下去的!”
“摔下去会怎么样呢?”普季克歪着脑袋问。
“一摔下去,猫就会把你吃了!”妈妈向他解释。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可普季克的翅膀长得不紧不慢。
有一回,天上刮起了风,普季克又问妈妈:“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妈妈向他解释:“这是刮风。刮风时,你要当心,不然的话,被风刮到地上,就会让猫给吃了!”
普季克不爱听这些,他摇着脑袋说:“树为什么要摇来晃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
妈妈说不是那么回事儿,可普季克还是不相信,他样样都爱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
一个庄稼汉从屋檐下走过,两条胳膊摆来摆去。普季克就说:“他翅膀上的毛都让猫给咬掉了,光剩两根骨头了!”
妈妈纠正说:“你说得不对。他是人,人没有翅膀。”
“为什么?”
“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不是用翅膀飞,而是用双脚走。”
“不对!谁都该有翅膀。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手舞足蹈(dǎo)起来,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dèng)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嗯,没什么!”普季克说,“总得一样一样学嘛!”
大花猫蹲在地上,舔(tiǎn)了舔爪子上麻雀妈妈的羽毛,绿莹莹的眼睛盯着他们,懊恼地叫着:“妙极了的一只肥嫩小麻雀,像老鼠一样妙,喵喵,可惜没有了!”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1】读句子,说说句子表达了妈妈和普季克的什么心情?
(1)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季克终于学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麻雀》一课中,“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这句话是 描写,表现了麻雀妈妈的 。正确的一项是( )
A.动作,强大和凶猛 B.动作和神态,勇敢和对小麻雀的爱 C.神态,不自量力
【3】“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手舞足蹈起来,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这两句作者抓住小麻雀的( )进行了细致刻画,将小麻雀高兴时手舞足蹈的样子描写得惟妙惟肖。
A.神态 B.动作 C.外貌
【4】麻雀妈妈在面对大花猫时是什么样子的?用“___”在文中画出来。作者这样描写麻雀妈妈表现了她的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没有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为啥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在□中填上标点。
【2】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内。
改造 观察 倾听 走遍
【3】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这句话中“——”的作用( )
A.有的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B.有的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C.有的表示声音延长。 D.表示话语的中断
【4】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__________)
(2)细心地听取。 (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三自然段中“徘徊”的意思是 。孩子独个儿在街头徘徊因为 。用它写一句话:
(2)“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他想:
(3)“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他又会想
(4)老人说妈妈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具体指哪些礼物?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
【1】这两句话运用了先提出问题,再自我否定的方法,写出了作者思考的过程,表达出了_____。
【2】作者还会想到哪些情况?请你根据提示,仿照上面的写法写一写。
_______呢?_______呀!
14、课外阅读。
植树还要爱树,才能保证种一棵,活一棵。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爱护树木的小常识。
________。刚种下去的小树苗特别需要水。如果很长时间不下雨,或者小树周围的土非常干,那么每天早晚都要浇水,一直到幼苗完全成活。
________。树根是树木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人们常说,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这个道理。新栽的小树根扎得不深,如果经常摇晃,新长的细根就很容易折断。根吸收不到水分,树就会枯死。如果树苗被风刮倒了,要把它扶直,把根周围的土踩实。
________。俗话说,树怕剥皮。这是因为树皮里有许多输送养料的小管,叫“筛管”。如果把树皮剥了,树得不到养料,就会死。另外,树皮破了,细菌侵入树身,树也会得病。
________。新栽的小树比较“娇气”,不能折断它的枝条。如果把主干弄断了,树就会生出许多侧枝,这样的树既不好看,也不能成材。
【1】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如果 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2、3、4、5自然段前的横线上,写上能概括本段内容的中心句。
15、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写句子。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
是谁来________________?当然是_______________。
(2)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4)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妹妹因为年龄小,所以懂得很多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同学们讨论了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他穿一身黑色礼服和一顶黑色礼帽,好看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3处错误。
儿童节这天,同学们得意扬扬地参加了庆“六一”的活动。大家表演了许多自导自演的不少节目,最精彩的就是根据《小英雄雨来》改编的课本剧了。这次活动既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19、习作。
题目:给 的一封信
一学期的生活即将结束了,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情。有愉快的,有伤心的,有感到骄傲的,也有深深遗憾的……你想把这些事情给谁说一说呢?请你把其中的一件事以书信的形式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书信的规范格式来写。
2.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注意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