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huí yì yǒng yuǎn fù qìn chūn tiān
2、填写诗句或俗语。
(1)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比如,诗人于谦通过“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郑燮用“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寄寓自己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2)柳,又名杨柳,极易成活,插条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柳生命力旺盛的生动写照。
(3)俗话说:”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年轻,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好好孝敬父母吧。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缺乏——(________) 亲热——(________)
4、比一比,组成词语。
碟( ) 末( ) 跨( ) 汽( )
谍( ) 未( ) 夸( ) 气( )
5、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十五夜望月》中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明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点。
(3)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词语:
值:__________ 屐齿: 小扣: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_______________。
【3】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春色”、“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8、阅读理解
甲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乙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丙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解释下列词语。
若等闲: 千磨万击:
坚劲: 满乾坤:
【2】甲诗作者是 代 所作,其中“洗砚池”引用了 (人名)的“ ” 这个典故。
【3】乙诗作者是 代 所作,他是“ ”之一,其 、 、
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
【4】丙诗作者是 代 所作,他与 、 并称为“西湖三杰”。
【5】你认为乙诗中“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上面的古诗,比较三首古诗的异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三首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梗概)》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①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②他每天( )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打猎。( )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在围墙里,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孤寂——( ) 随便——( ) 重复——( )
【2】用小标题概括选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鲁滨逊了为在荒鸟上生存下来,他做了哪些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段文字里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啊!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1】选文中拟声词“噗”用得极有深意,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这句话反映了八儿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还反映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这段话主要写了如下内容:八儿提前分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写八儿猜想锅中的一切,目的是( )
A.说明粥里的材料特别多。
B.说明锅中的一切发出诱人的香味。
C.说明八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很有才华。
D.从侧面烘托出八儿迫切地想吃腊八粥的心理。
【5】“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锅中的一切”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展开想象,模仿作者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写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汤姆从山洞里获救两个星期之后,哈克已经强壮多了,也不怕听令人激动的话题了。汤姆又去看望哈克想,他想,有一些话题正是哈克感兴趣的。撒切尔法官的家离哈克住的地方不远,于是汤姆就顺道去看了看贝琪。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逗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有的人还用嘲弄的口吻问他是否还想再去那个山洞走一趟。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法官说:
“还有一些人和你一样想去山洞看看呢,汤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以后谁也不会再在那个山洞里迷路了。”
“为什么?”
“因为两周前我就找人用锅炉钢板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shà)白。
①“哎呀,法官,印江·乔埃还留在洞里呢!”
②“啊,现在没事了。你怎么了,汤姆?”
③“怎么了,孩子!喂,快来人哪!快拿杯水来!”
③有人拿过一杯水,一下子泼在了汤姆的脸上。
【1】把选文最后4段话的正确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有人问汤姆想不想再去山洞时,他是怎么回答的?从他的回答中表现了汤姆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汤姆听说哈克病了,便去看望哈克。请你帮汤姆想一想,看望病人的时候应该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飘香的生命
站在人行道旁的桂树下,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
我一个初中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省略号,第一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第二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三四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叙述方法。“飘香的生命”既指“桂香”,又赞人品,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处写“眼睛湿润了”,说一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钢琴之王”李斯特
一天,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来到维也纳,偶尔在大街上(望见 看见)一则海报,上面写着:“本人是著名钢琴演奏家李斯特的学生,明晚在维也纳剧场举行个人演奏会……”他想:我从来没收过徒弟,怎么(突然 忽然)冒出个学生了呢?
李斯特刚回到旅馆,就有一位姑娘上门来了。她身材俊俏,但脸色苍白,一进门就用颤抖的声音向李斯特说:“我是一个孤儿,从小偷偷地跟邻居学钢琴。十八岁考上了音乐学院,因为缴不起学费,所以第二年就退学了。之后,我又苦苦地练习。为了生存,我到处去找工作,可是都没有人要我。我必须找一个杰出的人物做自己的后台,于是我撒了谎……”
姑娘哽咽了一下,接着说:“今天,我看到报纸上登着您也到了维也纳的消息……我……我对不起您,您(处罚 惩罚)……我吧!”
李斯特走上去安慰她:“小姐,请不用害怕,我原谅你。”
李斯特(思考 沉思)了一会儿,又用亲切的口吻说:“现在,你能弹首钢琴曲给我听吗?”
那姑娘十分高兴,竟忘记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钢琴上熟练地弹了起来。从她手里泻出来的音符,时而像淙淙小溪自然流淌,时而像奔腾的大海汹涌澎湃,时而又像飞泻的瀑布直流而下。
李斯特对她的演奏非常满意,并对她作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李斯特诚恳地说:“小姐,我承认是你的老师!帮助、支持一切受苦难的人是我的愿望。请你在海报上再添上一句——李斯特本人也将登台献技!”姑娘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来。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2】比一比,再组词。
奏(________) 钢(________) 练(________) 瀑(________)
秦(________) 纲(________) 炼(________) 曝(________)
【3】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指使心情安适。 (_________)
(2)形容动作等因经常做而有经验。 (_________)
(3)指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_________)
(4)指因非常高兴、感激而流的眼泪。 (_________)
【4】对李斯特这一形象的刻画,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对小姑娘这一形象的刻画,则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
【5】为什么姑娘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医院门诊看病流程图,完成练习。
医院门诊看病流程图
【1】刘刚扭伤了脚,来到医院治疗。他要挂号需要到____________。
【2】医生建议刘刚拍X光片,给他开了检查单后,刘刚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
A.去拍X光片
B.去挂号收费处交检查费
C.取药
【3】刘刚该去哪儿拍X光片( )
A.门诊一楼
B.病房大楼
C.医技楼一楼
【4】刘刚拍完X光片后,需要去哪儿( )
A.回家
B.取药
C.返回医生诊室诊断
【5】医生给刘刚开了处方,无需住院,只需外敷膏药休养。刘刚接下来还需要做些什么______(可多选,注意排序)
A.取药 B.打针 C.去挂号收费处交医药费 D.回家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21、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要和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告别,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请写一写。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400字。
题目:再见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