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梅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与“无独有偶”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积月累。

    )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书声(   )(   ) 朝朝( )(   )   文质(   )(   )

    千里( ) (   )   支支( )(   )   大名(   )( )

     

  • 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龙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带有“龙”字的成语,都表示赞颂和祝福。

  • 4、读拼音,写字词。

    mèi ____  ____ɡēnɡ  lǚ____行职责  wǔ  rǔ____

  • 5、写出近义词。

    辩斗________    日中________    车盖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A.黄鸡报晓

    B.比喻时光流逝

    C.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 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 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儿时趣事(节选)

    叶永烈

    儿时最快乐的日子,当然是过年。早就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喝过腊八粥,吃过祭灶神的关东糖,度过掸灰洗尘的扫房日,“年”就在眼前了。

    过年的时候,最忙碌的要算父亲,他写得一手好字,亲友邻居都央求他写春联。我总是充当磨墨的角色。记得,那写春联的红纸上杂有星星点点的金箔,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父亲手执毛笔,在那一片红光、金光中,写下一个个遒劲的黑字:“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春至花如锦,风来竹自吟。”

    除夕夜,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摆弄红萝卜。我把红萝卜横切成一段一段,中心插上牙签,再在牙签上插红蜡烛,红萝卜成了灯座。这样的从上到下一色全红的灯,要做二三十个。除夕夜,我把蜡烛一一点燃,放在每一间屋子的四角。听大人们说,这叫“岁灯”。

    我还用小刀把一个红萝卜按纵向切出一道道三角形,再用刀横着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都成了“齿轮”,看上去像一朵红花。红萝卜那黄芯,此时成了黄色的花蕊一般。然后,我把这一朵朵“红花”,撒在年夜饭的每一道菜上。据父母说,“红花”象征喜庆,给年夜饭添彩。

    春节的序幕是从祭灶神开始的。那时候我的温州老家人口众多,宽敞的灶间砌着乒乓桌那般大的三眼灶。烧菜时,柴火在灶膛里燃烧,金黄色的火舌舔着黑色的锅底。三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在一片火光、水汽和黑烟之中,灶神爷端坐在三眼灶上方,他的双眼一直像桂圆般睁着。据说,不管是谁,在厨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灶神的眼睛。

    掌勺的厨师金伯伯有时从锅里夹起一块热乎乎的红烧肉塞进我的小嘴巴,总是用身体遮住我,以挡住灶神雪亮的目光……如此这般,我从小就对灶神望而生畏。

    【1】读选文,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岁灯:_________________

    红花: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围绕“趣”写了哪三件事?其中哪两件事是详写?哪件事是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_____________

    【3】“早就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小时候期盼过年的急迫心情。

    B.这句话包含了儿时的童趣。

    C.因为算不准到“年”还有几天,所以要扳着手指头算。

    D.因为过年是最快乐的日子,所以“我”盼望着“年”早点到来。

    【4】下列春节风俗活动在文中没有写到的一项是(  )

    A.拜年

    B.写春联

    C.点“岁灯”

    D.祭灶神

    【5】作者叙事时有详有略,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通过记叙了过年时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   的感情。

    A. 亲热 B. 蔑视 C. 仇恨 D. 喜爱

    2她就捞起那条青鱼中的的意思是  

    A. 从水里取东西 B.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 顺手拿或取 D. 得到机会

    3请写出表示凡卡受虐待的动词(至少4个)。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凡卡过着怎样的学徒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卡从哪几个方面向爷爷诉说了他在鞋铺里受到的种种折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拾鱼有统一标准吗?因为凡卡从尾巴上弄起,老板娘就捞起那条青鱼,直戳凡卡的脸,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现在,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钮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雷,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毅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在上面,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裂出的葵花籽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表达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成语一往情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表现了葵花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你觉得永不泯灭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葵花和战士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欣赏。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节选

    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   )船只,(    )海堤,(    )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 “望洋兴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诞生_____     便利________  回眸_____ 

    反:密切_____   慷慨______  丰富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正确填写到短文中的横线上。

    毁灭   掀翻   冲垮

    3按要求写词语:

    描写海水浪大: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描写海面宽广: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摘抄能够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内容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洋的“喜”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的“怒”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7“望洋兴叹”出自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

    写出“望洋兴叹”的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__

    8用“望洋兴叹”造句。

  • 13、课外阅读。

    到星期四晚上,天气有起色。①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夜色深深,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④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万籁俱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蹑手蹑脚(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俱寂(表示安静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夜色深深,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联系这几个自然段来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 )

    B.句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 )

    C.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克的惊慌,也表现出他对汤姆的关心。( )

    D.句④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汤姆和哈克的胆小和懦弱。( )

  • 14、阅读材料一

    8月2日晚20:30,央视科教频道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一期开播。在收看一个半小时的“听写”过程中,许多观众感慨“中国汉字”可以媲美“中国好声音”,有人还偷偷将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节目组在现场观众席中特设了成人体验团,他们与选手同时参与听写测试,结果,“癞蛤蟆”——几乎不会有人念错的一个动物名词,只有30%的成人写正确了;“间歇”——这个在生活中很常用的词,听写错误率竟高达40%。

    随着用电脑、手机等“写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频繁地提笔忘字。汉字书写,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危机。

    1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两点主要信息?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正确书写汉字这个问题,提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就宣传正确书写汉字活动写一段宣传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想活下去。鲁滨逊得想办法。(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是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句)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部分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让别人高兴、感动、生气、失望过呢?请你按照上述短文的那样,可以用倒叙,也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下这件事情,注意写好细节(细致的环境、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表达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