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滨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与下列事物有关的古诗句或名句。(创新题)

    1)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勤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运用诗句、名言警句填空。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 ”委婉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友人之情,“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乡愁。

    (2)“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 ”让我们领略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而“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让我们感受了美丽的江南风光。

    (3)“何当金络脑,________ ”“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是三位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表达人生志向的。

    (4)“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告诫为人子女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5)鲁迅在《自嘲》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

    (6)“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这是中国人民的宣言:祖国疆土,寸步不让。

  • 3、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它的读音是______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后退;②推辞,拒绝;③去,掉;④表示转折。草色遥看近却无应选第_____种解释,好意难却中的应选第_____种解释。

  • 4、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父亲从chōu tì( )里拿出一个盒子,便拽着我来到了一个pì jìng( )的小树林,神情yán jùn( )地告诉我说,这是cán bào( )的fěi tú( )杀害人民的证据。

  • 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把山水比喻成美人耸起的眉毛和流动的眼波的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外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 名,词人夜行在   岭的山间小道上。

    2.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景物:      

    3.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8、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有删改)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2)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文末句子的作用。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黄果树瀑布( )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 )远比它长得多,( )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上,雷声轰鸣,山谷回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雷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在文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短文概括写瀑布特点的两词语是:( )( )

    (3)文中具体写瀑布非凡气势的词语有:

     

    (4)把文中写作者感受的两句话抄下来。

     

     

     

  • 11、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10分)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呢!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流来的甘泉。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名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吮吸:  

    五彩斑斓:  

    抄写文中的比喻句。

      比作

      比作

      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改为反问句。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2填空。

    ①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的________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 13、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调查内容

    各项调查情况

    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

    0分钟

    10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30%

    55%

    11%

    4%

    读物类型

    卡通漫画

    小说

    科学读物

    各类报纸

    47%

    36%

    14%

    3%

    【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该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好吗?如果不好,请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房)、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簪、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鹤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1北京院落式民居为什么被称为四合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京四合院为什么有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法来叙述。用   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在飞翔。(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小动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美的景色,难道不令人陶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4分)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封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用了什么用词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套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大型编钟,至今音乐性能良好。(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必须赶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叔叔握着小汤姆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学校要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推荐书目的同学在推荐书目的时候要附上这本书的作品梗概,简要介绍这本书,并使同学们根据梗概选择自己想要读的书。请选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以《×××梗概》为题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