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万象更(_____) 截然不(_____) 张灯结(_____) 无独有(_____)
见微知(_____) 锲而不(_____) 不可思(_____) 一心一(_____)
万不得(_____) 聚精会(_____) 津津有(_____) 垂头丧(_____)
头晕目(_____) 滔滔不(_____) 泪(_____)雨下 喜出(_____)外
1.上面的词语中是AABC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含有近义词的是: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的词语中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有________、_________。
5.上面的词语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的是: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有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的词语中含有比喻修辞修辞手法的是: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积累或要求填空。
(1)__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我们________有缺点,__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__行。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敌人的威迫利诱,他们从不屈服。爱国将领叶挺在《________》中写到“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________,将我连这________一齐烧掉,我应该在________与________中得到________!“
(3)《实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作者是丹麦作家________,读完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________。
(4)我国古代诗词浩如烟海,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佳句更是数不胜数。如写春节的“ ________,春风送暖入落苏”;写中秋节的“玉颗珊下月轮,________”;我还积累了其他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北宋________、________。与其父__________、弟___________合称“________”。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_”。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字鲁直,号___________。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形式上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工书法,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宋四家”。
3. 《寒食》是唐代诗人 ________创作的一首 ______。此诗前两句写的是_______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_______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_______手法写实,刻画____________,充溢着对__________ 的陶醉和对_________的歌咏。
4、《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台湾著名女作家。
5、根据意思把成语补充完整。
自己对自己说话( )言( )语
很少的几句话 ( )言( )语
随口乱说的话 ( )言( )语
豪迈雄壮的话 ( )言( )语
巧妙动听的骗人的话 ( )言( )语
像蜜糖一样的话 ( )言( )语
6、课内阅读。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_______ 堪: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___,后四句写马的______。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_______是静态描写,_______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8、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
【1】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用 的形式,表演 的故事、 传说,目的是 。
10、课内阅读
【甲】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乙】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以上两个片段出自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分别描述了李大钊同志____和____的情景。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转折
B.表示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
【3】两个片段中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多选)(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神态描写
【4】从“坚决”“安定”“沉着”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李大钊______的革命精神。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父亲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们一样爱他们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
这天,天堂村小学突然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般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因为担心资助者抽到调皮捣蛋的学生而浪费宝贵的被资助名额,学校挑选了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间决定资助的对象?”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担心年轻人抽到顽劣的孩子而放弃资助,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改变,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定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方子儒的眼睛湿润了!
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或者顽劣!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只要你愿意改变,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你天真无邪,你的心里一定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果不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巢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______________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5】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方子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小说情节展开过程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天在括号内。
有点尴尬→(_____)→(_____)→笑了→(_____)→满怀歉意
【7】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的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父亲的理想
丁立梅
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是事关我的。
半夜里被吓醒,坐床上再也睡不着。第二天天一亮,就找了父亲来看我。
父亲辗转坐车过来,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没人。父亲就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又伸手摸我锁好的大门,没发现异样,心里竟很是宽慰。
我回家时,已是午饭时分。远远就望见父亲坐在院门前的台阶上,顶一头灰白的发,朝着我回来的方向——傻望。脚跟边,立一鼓鼓的蛇皮袋。不用打开,我就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是母亲在地里面种的东西,青菜啊大蒜啊萝卜啊。一年四季里,这些东西,总是源源不断地运到我的家里来,是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两遍后,长长地舒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絮叨着告诉我,母亲夜里做怎样的梦了,又是怎样被吓醒。你妈一夜未睡,就担心你出事,父亲说。我扭头看父亲,发现他眼里红丝缠绕,想来父亲一定也一夜未眠。
我埋怨父亲,你们在家净瞎想。父亲搓着手“呵呵”笑,重复说的只是一句话:没事就好。他解开蛇皮袋口的扎绳,双手提起倾倒,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青菜绿得饱满,萝卜大而白胖。我抓了一个萝卜,在水龙头下洗了洗,张嘴就咬。父亲说,我和你妈就知道你喜欢吃。父亲看我的眼神满足而幸福。
饭后,我赶写一篇稿子,父亲坐在边上翻我桌上的报看。戴了老花镜,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像寻宝似的。我就笑他,爸,你找什么呢?父亲并不抬头,笑着低声嘟囔,找你写的。
眼中一热,忙捧了我发的样报给父亲看,一大沓又一大沓。父亲惊喜万分地问,这都是你写的?我说是。父亲的眼睛就乐得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家出人才了。然后盯着印在报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看得眼神迷迷离离了,抬首望我,笑道,还记得你拖着鼻涕的样子呢。
旧时光一下子回转来,那个时候,我还是绕着父亲膝盖撒欢的小丫头,而父亲,风华正茂,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那样的父亲,是怀了很大的抱负的,他想过学表演,想过做教师,想过从医,但因了诸多原因,包括家的拖累,所有的抱负,终是落空。
随口问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父亲说,当然有啊。
我充满好奇地问是什么?我以为父亲会说要砌新房子什么的,老屋已很破旧了,父亲一直想盖一幢新房子。
但父亲只是笑笑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
父亲说这些话时语气平淡,一双操劳一生的手,安静地搁在刊有我文章的一叠报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盘结。
点评:
理想之于年轻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然而相对于年迈、衰老、顶了一头灰白发的父亲来说似乎太过于遥远,所以文章题目十分耐人寻味。真正读到父亲所谓的理想——“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才顿觉父亲爱子女胜过于爱自己,心里的暖逐渐氤氲了全身,不得不感叹这才是人世间最纯真最亲切的爱。老舍先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亲切的人,亲切的事,亲切的语言,就像父亲的手,青筋突露,清晰可见。
【1】联系全文,体会下面句子是否只为写蔬菜?试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九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请你揣摩“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味现实生活,写一个你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细节。(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舍弃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五十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的回答都不令老板满意。朋友答道:“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让托盘倒向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 )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 )以短痛换取了生命( )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 )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 )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你( )敢于舍弃,( )有机会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遇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 )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进行果敢的取舍。
(1)在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2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只要……就…… 只有……才…… 即使……也…… 因为……所以……
(3)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3分)
①
②
③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出有关句子,用“ ”画出来。(2分)
(5)亚历山大剑砍绳结,你认为他是怎样舍弃传统思维方式的?(3分)
(6)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断中毒的脚趾,你认为是否值得?为什么?(4分)
14、课外阅读。
亲口尝一尝
红军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这是同志们在长征途中经常吃的一种野菜。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少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了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发现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虽然很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个钟头,贺龙就呕吐起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急忙找来了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少,没过多久,他就渐渐地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经常亲口尝一尝。
【1】“果然”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这句话中的“此”是指什么?为什么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题。
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变换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不喜欢体育锻炼,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之窗。
(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被”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
(4)巧补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
(5)面对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知珍惜时间的小军,我真想用一句名言对他说: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不会少你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于把你盼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天地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活中,你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不少人给予你关心和爱护,请你打开记 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定有对你的影响最大人或事。请你回忆一下,再写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