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四字词的近义词。

    不可计数——____________  风俗世情——____________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

  •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_______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

  • 3、歇后语填空。

    ①猪八戒吃人参果——( )

    ②徐庶进曹营——( )

    ③梁山泊的军师——( )

    ④刘姥姥进大观园——( )

  • 4、请用“竟”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一日清晨,鲁滨逊被“星期五”喊醒。鲁滨逊出门一看,有一艘英国船只停泊在附近。鲁滨逊走上前一探________。他发现,水手们胆大妄为,________绑架了船长。鲁滨逊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于是他请求船长带他回国。________鲁滨逊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船长答应了他的请求。

  • 5、结合课文填空。10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 )的孔子,( )的李大钊( )的唐东杰布,( )的居里夫人。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   ),有(   )的追求。这种( )性格与(  )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 )的同时,也完成了( )。

    3“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新翻泥土的信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4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望着满天的星星,我不由的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_________________”。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采薇(节选)

    昔我__________矣,杨柳依依。

    今我________思,雨雪霏霏。

    ______迟迟,栽渴载饥。

    我心______ ,莫知我哀!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选自《 ____________》。诗的主人公是一位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打“√”。

    雨:A.yǔ(       )B.yù(       

    迟迟:A.迟到(       )B.迟缓的样子(       

    载:A.zǎi(       )B.zài(       

    莫:A.不要(       )B.没有人(       

    【4】诗中与“昔”相对的字是“______”,由此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景,分别是:①_______;② __________

    【5】从诗中可知,主人公现在所处的地点是_______,处境是_______。一个“_______ ”字体现了此时主人公内心无限的_______之情。

  • 7、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对这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关于这两句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B.这两句诗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冷露”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C.这两句诗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为后文塑造人物形象作了铺垫。

    3由“地白”一词,我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现代文阅读

    汽车尾气:都市中的“无形杀手”

    ①对于都市中的人们来说,危害最大的恐怕就数有“城市无形杀手”恶名的汽车尾气排放物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了。

    ②汽车尾气中有多达150—200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反应物。现已测定,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里,69%的铅,70%的一氧化碳,33%的二氧化碳,35%的烃类化合物,都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的60%,最高的地区可达90%。

    ③既有污染,必有危害。以汽车尾气污染与肺癌死亡率的相关性为例:当道路车流量定值为1000辆次时,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是:25-50米为万分之1.69;50-75米为万分之1.23。也就是说,车流量越大,居住地离车道的距离越近,肺癌死亡率越高。而问题是实际情况较之这些定值测量要严重得多。车多时,人亦多,距离更近。

    ④目前,我国车辆80%还在使用有铅汽油,这种汽油不光使生产工人的身体受到危害,而且汽油燃烧过程中铅不参加燃烧,随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众所周知,铅对人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空气中的铅进入人体,它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使人慢性中毒。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更大,它能扰乱妇女的生理功能,诱发胎儿畸形。婴儿、儿童体内含铅过高,会引起智商下降,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我国包括北京在内的10座城市,儿童的血铅浓度已达到了国际认定的警戒线。

    ⑤另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柴油车尾气中有一种叫“3-硝酸苯蒽铜”的物质是迄今发现最强致癌物,它可以导致血液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畸变,比以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强诱变剂—— 二硝基芘的毒性还要高0.6倍。

    ⑥化学微粒的吸收和“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所发生的光化学反应)的危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如美国每车有10000人因吸入化学微粒而死亡;美国洛杉矶市1952年所发生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大批人急性损伤:流泪、咳嗽、气喘、呕吐等,并使大面积植物受害,车祸增多,致使400多人死亡。当时该市汽车保有量为9万辆。

    ⑦而今,仅以武汉为例:人口达780万,汽车保有量约为30万辆。在去年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报告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汝求明确指出:“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城市的汽车尾气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严重‘公害’。”这绝非危言耸听之闻,而是一个亟须改变的现状。

    ⑧目前,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约7.6亿辆,且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自然令世界各国大伤脑筋,而同时也迫使全球的科研人员为此而大动脑筋。因此呼吁绿色车辆已成为地球人的心声。

    1题目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这个“无形杀手”会对人们产生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这种现象请你提出两点减少汽车尾气的办法,并写一则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睡眠最少的人(节选)

    周恩来去世后,许多身边的同志回忆,认为他是全国睡眠最少的人。

    投身革命后他长期日理万机,在重大历史关头经常多少天日夜不眠。1931年4月,负责保卫的特科领导顾顺章叛变,为了安排上海的中央几十处机关和几百人迅速转移到新的秘密住址,周恩来连续几个日夜奔忙,眼睛熬得通红。过去他从不抽烟,这次也破例向身边的陈养山要了一支,只抽了几口就呛得直咳嗽。

    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周恩来就因坚韧耐劳被党内同志称为“革命队伍里的一头骆驼”。他自己却说:“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驴。”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因工作忙碌被人比作古时的周公旦。史称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是吃一顿饭和洗一次澡时都要中断几次接待来访者。毛主席在1949年12月致信柳亚子时讲到周总理,也引此典故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到了“文革”期间,周恩来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留法时结识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于1968年到北京时,向周恩来提出的一个要求便是,希望他能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两小时。回答却是——“我做不到。”

    其实周恩来何尝不需要休息,他曾说过:“我不能坐,一坐下就会睡着。”面对纷繁的国事和别人无法代劳的难事,他又事必躬亲。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开始扩散,但是据办公记录统计,他仍有半数以上的日子每天工作时间在18小时以上。

    1联系上下文,理解“周公确有吐握之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坚韧耐劳,而毛驴倔强任性,所以周恩来以毛驴自喻。

    B.骆驼和毛驴虽然贡献上不同,但它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牺牲奉献精神,却是一致的。

    C.毛驴与骆驼相比,耐力与负重能力相差悬殊,周恩来以毛驴自喻,表示自己在革命队伍中的渺小。

    D.周恩来没有坚韧耐劳的品质,所以他不以骆驼自居。

    3短文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内容,请你评价一下周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数学

    ①欧阳中石生于1928年,小时候绝顶聪明,他有两大特长;书法和戏剧。此外,在文学.绘画和体育方面,他也相当出色。可惜他数学差点,从初中升高中,就栽在几何上,第一年没考上。

    ②关于这件事,欧阳中石有一段回忆。他说,1956年,他已从北大毕业,在通县师范救了两年书,暑假回到老家济南,顺便看望自己读中学的语文老师顾谦。此公乃一代词人、名师顾随的弟弟,因为崇拜鲁迅,连发型和胡须都是仿照鲁迅的样式。巧得很,顾谦老先生当时正在理发,听见有人进门,头也不回,问:“谁呀?”“我。”“是中石吗?”“是。”“现在干嘛?”“教书。”“教什么?”“您猜?”顾老师说:“数学。"

    ③欧阳中石大为惊讶:“您怎么一下就猜到了呢?”

    ④顾老师说“要是语文、历史,你就不会让我猜,既然让我猜,肯定是让人想不到的。初中时,你的数学不好,有一次你的几何不及格,所以我就猜数学。”

    ⑤老师的推理,让逻辑专业毕业的欧阳中石大为折服。

    ⑥但顾老师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正因为数学曾经是弱项,欧阳中石后来特别加强学习,在加强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形成良性循环。高考时,欧阳中石选择的科系就有数学。在北大读逻辑学专业,高等数学是必修课,所以欧阳中石到通县师范教书时,数学已从弱项变成了强项。

    ⑦欧阳中石晓年讲课,深有体会地说:“随着做学问的深入,这才懂得数学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在努力攀登的过程中,原来哪里薄弱。就一定得补哪儿。做学问犹如垒金字塔,下底与高是有比例的。下底不宽,是不可能有高度的。”

    【1】这篇记叙文的写作顺序是( )

    A.倒叙

    B.插叙

    C.顺叙

    D.变叙

    【2】联系上下文,第⑤自然段中“大为折服”的意思是( )

    A.拍手叫好,觉得有道理。

    B.让人为之屈服。

    C.十分震惊,打心眼儿里佩服。

    D.表示一个人说到了点子上。

    【3】顾老师一下就猜到了欧阳中石现在教数学是因为( )

    A.初中时欧阳中石数学不好.顾老师认为既然要猜,那结果一定是出乎意料的,只有当初数学不好的人现在教数学才最出人意料。

    B.顾老师知道欧阳中石在北大读逻辑学专业,高等数学是必修课。

    C.顾老师后来听说欧阳中石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因此数学学得好。

    D.顾老师听说欧阳中石上高中后,几何学得特别好。

    【4】文章最后一句话“做学问犹如垒金字塔,下底与高是有比例的,下底不宽,是不可能有高度的。”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寒冬腊月,山里的腊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蚀 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冤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___①___。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____②___。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___③____。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 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 精华)。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文中加点词语的字形或字后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贫(jí) 无人问津

    B.寂(mò) 无冤无悔

    C.对(chèng) 清新淡雅

    D.弯(qǔ) 自惭形秽

    【3】给文中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语句。(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B.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地区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是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1000微克这个范围内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碘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防治碘缺乏病主要靠食用海盐。

    C.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

    D.甲状腺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

    【2】第1自然段连续用两个问句的作用是(        

    A.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强调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

    C.说明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是真的。

    D.说明沿海地区的人不需要吃碘盐。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盐加碘的原因的一项是(       

    A.海盐本身不含碘。

    B.食盐加碘是中国特色。

    C.补碘食物对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

    D.不通过碘盐补充,人们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4】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5】“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这句话中的“主要”一词能删除吗?根据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明每日碘摄入量为50微克,李强每日碘摄入量为600微克,你认为谁的碘摄入量更合理?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并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1解释词语。

    循规蹈矩:________

    2文中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指________,另一种切法是指________

    3“五角星”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下面的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

    孔子三十岁左右就从事教育事业,他时常为能培养出优秀弟子而感到安慰。他常常以谦虚严谨、知难而退的态度鼓励弟子勤奋好学。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风景线。

    在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在你的家乡,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呢?你参与这些风俗活动时的感受如何?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写一写。

    要求: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