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孝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1.它有时候欺侮最忠厚的鸭子。___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___

  • 2、看图写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火眼金睛。(给下列词语组词)

    揍(   )   恕(   )

    凑(   )   怨(   )

     

    虑(   )   惨(   )

    虐(   )   渗(   )

  • 4、背诵与积累。

    1.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可小英雄昂着头挺着胸说他要像石灰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习主席在出席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会,讲到变革创新时,他引用了《淮南子》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作者在听到失地收复时喜极而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刚刚发生的四川地震让很多小朋友失去了学校,失去了家园。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请你用《竹石》中的一句诗给他们写张明信片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一文的作者_________ ,原名沈岳焕,著名作家。课文以“_______”为线索,主要写了  ___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 _______”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_______”写得比较简略。

    (2)学习了《匆匆》一课,我想到了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石》是________________所写,全诗描写了竹子傲然挺,其中表达竹石坚劲顽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成。

    纸上得来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问:

    ②无遗力:

    ③少壮:

    ④工夫:  

    ⑤始:

    ⑥终:

    ⑦浅:

    ⑧绝知:

    ⑨躬行: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的意思,并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诗中哪句诗描写了黄河的全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句写到了优美的神话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1“好作寒江钓雪图”中“好”读为“hào”,意思是_______

    2诗的前两句营造了______的环境,从“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渔家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其中,北京市污染尤为严重。而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污染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钟南山院士提醒:雾霾中的颗粒物能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还会诱发肺癌。

    1面对灰蒙蒙的天,你将如何倡议广大市民低碳环保生活,还地球碧水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 ),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有删改)

    【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①段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的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

    【4】第⑤段在全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5】理解第⑥段中画“﹏﹏﹏”的句子。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说它普通是因为_________;说它珍贵是因为_________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上,未娶未嫁的兄妹马修和玛丽拉住在一栋有着绿山墙的房子里。随着年事渐渐转高,兄妹俩准备去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便于将来替他们打理农庄上的活计,可是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满头红发、满脸雀斑,又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一天的相处后,马修和玛丽拉决定留下这个能说会道的女孩。后来这对兄妹发现安妮生性倔强勤恳、活泼乐观、酷爱幻想、待人真诚;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频繁地闯一些无伤大雅的祸,让人不忍责难,反而忍俊不禁。她不似任何意义上的传统女孩,从此马修兄妹刻板的生活被彻底颠覆了,安妮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略带叛逆的个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聪明勤奋,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并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然而知恩图报的她,在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1】短文中的“绿山墙”指的是( )。

    A.一个人名

    B.一座城堡

    C.一堵长满青苔的墙

    D.一个农庄的名字

    【2】安妮来绿山墙的原因是( )。

    A.住亲戚家

    B.孤儿院的失误

    C.上学

    【3】【名著链接】读梗概,完成填空。

    这本著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籍)女作家_________________

    【4】【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1)马修和玛丽拉决定去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公安妮的外貌特点是____________,她最让我们感动的举动是________________

    【5】【评价人物】说说安妮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品读第5段,回顾全文。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最后一段和课文第一段_____

    【2】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感人?_____

    【3】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吗?_____

  • 13、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近些年,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据统计,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左右。垃圾分类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怎么做呢?第一步:给家庭配备不同功能的垃圾桶。第二步:垃圾分置。在厨房准备一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装丢弃的菜叶等。厨房里产生的并不一定就是厨余垃圾,建议在阳台或者厨房放置一个蓝色的垃圾桶装可回收的废纸、易拉罐、啤酒瓶等。有害垃圾如废旧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要放在红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如废旧衣物、破旧陶瓷品、一次性餐具等应放在橙黄色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 “朋友”。有人曾经把垃圾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每回收1 吨废纸可造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材料二

    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如今,经过几年的实践,早已领跑全国。数据显示:目前,厦门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接近100%,参与率达85%,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厦门居民垃圾分类只是福建省推行垃圾分类的一个 “美丽缩影”,正在引领着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1根据材料,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手段是(   )

    A.在家里先把垃圾分好类 B.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

    C.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D.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垃圾分类先从家里垃圾分类开始,这是因为家庭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   )左右。

    A.10% B.74% C.60% D.85%

    3下列有关材料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目前,厦门垃圾分类宣传很到位,市民参与率达85%。

    B.厦门市连续4个季度在全国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国第一,超过其他46个城市。

    C.厦门居民垃圾分类正在引领着福建全省群众生活新时尚。

    D.厦门垃圾分类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行,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对“垃圾”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都是有害的。

    B.垃圾都可以变废为宝。

    C.厨房产生的垃圾都是厨余垃圾。

    D.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又环保。

    5请你写两则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有一次,带家中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他养狗的痛苦经历: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走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迫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用力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诧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啊!”

    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直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业。

    唉!在人世间有情有意的人受到无情无义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

    【1】请给本文加一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括号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狼狗两次被抛弃时的举动。

    追了几公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回家寻找主人,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不停地奔跑。”想想此时狗的内心活动,它在想什么?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司机骂自己“不是人,连一只狗都不如”是因为(  

    A.司机很自责,觉得自己不该把喂养多年的狗丢掉。

    B.狗都懂日久生情的道理,自己却不知道。

    C.狗为了不让自己再次被主人遗弃,选择了自尽,而我作为狗的主人却没有在乎过它的感受。

    D.想让“我”好好照顾我的狗。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 17、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修改病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开了,很远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想活下去。鲁滨逊得想办法。(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籍是一把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句)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语文生活实践。

    小学就要毕业了,我们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内心感慨万千。请写下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老师或同学,有题目,至少写八句。

    题目: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