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玉不琢,_____;人不学,_____。
2.良言一句三冬暖,________。
3.马靠奋蹄驰千里,________。
4.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__________。
5.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__________。
我要和同学一起在收集一些名言警句,并分分类(惜时、学习、美德、人生哲理等),还要收集歇后语等,然后在班级内互相交流。
2、把下面画横线的部分概括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1.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______)
2.稚嫩的我心神极为不安地跨进校门,穿过走廊,来到教室。(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有办法,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______)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宋朝______________写的。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 羞成怒 同(____) 敌忾 猝不及(____) 万籁(____) 寂
(____) 谋已久 哭(____) 喊娘 人仰马(____) 大声(____) 呼
夜以(____)日 如火如(____)
5、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骑luò tuo(____)的小fàn(____)把装bǎn lì(____)的袋子放在地上,接着来到小吃tān(____)前,先洗干净zāng(____)手,然后要了一gāng(____)子水来喝,又要了一盘jiǎo zi(____)就着cù(____)吃起来。
6、古诗文阅读。
春光好・天初腰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从文学体裁上看,《春光好·天初暖》是一首词,“春光好”是这首词的________,句末押_____________韵。
【2】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偎雪坞浓香”中“偎”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1】“好作寒江钓雪图”中“好”读为“hào”,意思是_______。
【2】诗的前两句营造了______的环境,从“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渔家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古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中诗人将主人不在家或不想让青苔留下木屐的痕迹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语言幽默风趣
B.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并通过一枝红杏,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想象“满园春色”
C.本诗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诗人“小扣柴扉”但园主人却“久不开”,说明园主人懒于社交,性情孤僻冷漠
D.朗读这首诗时要注意语调的变化,前两句要语调低沉,语速缓慢,读出诗人的失望扫兴之感;后两句要语调上扬,语速稍快,读出诗人的欢快、喜悦之感
【4】诗中揭示了“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这一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标点符号的争吵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场争吵□一群小伙伴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挑起这场争吵的是感叹号,它得意扬扬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小问号首先不服气,它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一下又惹恼了小逗号和顿号:“是我们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要不然,文章就会像长长的面条。”
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也提得很高:“要不是我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那语言该有多啰嗦呀!”
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作总结,话就说得没完没了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场争吵,它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选出下列词语在短文中的解释。
(1)不可开交(________)
A.不分胜负 B.无法结束
(2)停顿(________)
A.逗留 B.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短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感叹号和省略号之间的一场争吵。 (_________)
(2)短文一共写了五种标点符号。 (_________)
(3)标点符号里句号是最重要的。 (_________)
【4】感叹号和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呢?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5】用“~~~~~~”在短文中画出这篇寓言的寓意。
10、课外阅读。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 )想取得成功,( )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房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最后,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取得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 )坐着羡慕别人“成”,倒( )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____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词语解释。
水滴石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耕不辍: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短文,说说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论述“成”与“功”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塔
在甘肃省张掖(yè)县古城的西南面,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木塔是隋代开皇三年建造的,到现在已经一千两百多年了。据说,历史上有一位出使过中国的波斯使臣,在他写的书中就曾经提到过它。可见,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木塔就享有盛名了。
木塔的地基是一座大约十五米见方、一米高的土台。塔的外形是一座正八面体,内径大约一丈。塔高三十一米,共分九层,由下而上,一层小于一层。塔顶呈伞形。
除塔身是砌成的以外,木塔从上到下是一个完整的木架。塔底由二十根粗大结实的木柱支撑着。从第三层开始,每层四周匀称地支撑着八根木柱。另外,每层还有八根横梁,指向八个不同的方向。
木塔里面是空心的,三层以上,东西设有假门。最低一层的墙上,书写着工整的文字,雕刻着飞禽走兽的图案。每层的八个角上,还各有一个用细木雕成的龙头,张着大口,含着圆珠。整个木塔,给人以庄严肃穆的印象。
一千二百多年来,________这里发生过多次地震,________木塔仍旧安然屹立,没有遭到破坏。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对木塔做过多次维修,使它更加坚固美观,
宏伟壮丽的张掖木塔,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每当看到它,总会激发我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自豪的感情。
【1】给第5自然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一千二百多年来,________这里发生过多次地震,________木塔仍旧安然屹立,没有遭到破坏。
【2】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Ⅰ波斯使臣________
①派遣;支使 ②使用 ③奉使命办事的人
Ⅱ享有盛名________
①盛大;隆重 ②强烈;旺盛 ③兴盛;繁盛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肃穆——________ 精湛——________
【4】细读文章后填空。
①点明全文中心的是第________自然段。
②“据说,历史上有一位出使过中国的波斯使臣,存他写的书中就曾经提到过它。”这句话说明了木塔________的特点。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的感受一定很深,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赏析。
怒江的“怒”果然名不虚传,只见那江水像是受不了两岸危崖的夹击,怒气冲冲从上游奔涌而来,在狭窄险峻的河道里横冲直撞,激起的狂涛如风吼雷鸣,震得山谷轰轰作响。
【1】“怒”字用了引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称谓 B. 表引用 C. 表着重强调
【2】本段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排比 D. 拟人
13、现代文阅读。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xiá)___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shì)___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出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shì)___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居然、突然、忽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写上汉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
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指____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
“本本”叠用表示____________的意思;“苦书”指的是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
①“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开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就是作者,看到这些情景,你与父亲之间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其中“书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第3小节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即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与“功”的密切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2】“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
A.水滴能穿石头。
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不断努力,有恒心,事情一定能成功。
C.比喻只要有信心,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3】文中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你学习、生活实际,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成功离不开持之以恒,请你补充完整下列有关时间的格言。
(1)时间给______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______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2)不愧对今天的人,时间会给你______;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______。
15、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改成直接对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 穿过的那双球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20、句子训练场。
(1)这是天地给我们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1.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在这六年中,学校里的哪些人你不会忘记,请选择一个人物,给她(他)写一封信,告诉她(他)哪些事永远在你的脑海里,哪些情感体验让你永远难忘。注意书信格式,在信中要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表达方式上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可使用化名代替,不要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2.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请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要求以“我的心愿”为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把“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如何实现自己的心愿”写清楚,不少于450字。
请同学们在以上两个主题中自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习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