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开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 苦心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然大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

    (2)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

    (3)粉骨碎身不怕____________

    (4)要留清白在人间____________

    (5)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过去;默默时,便从__________________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__________________过去。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__。文章详细地描写了“我”一天中的心情变化:早上起来,“我”_________→母亲去买菜了,“我”____________→看到母亲在洗衣服,太阳慢慢下山,“我”_________

    (3)《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可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匆匆》一文表达情感的方式是_________,《那个星期天》一文表达情感的方式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②把自己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 4、请将下列词语按音序正确排列。(填序号)

    ① 叔叔       ② 舅舅       ③ 爸爸     ④ 奶奶       ⑤ 姨姨

    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原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匆匆》选文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 “___________”写出了竹子的特点。

    【3】这首诗作者用_______(用四字词语)写法,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诗人自己________

  •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_   (2)札札:____________

    (3)章:_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

    2《适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②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③些小:小小的。④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

    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疾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

    这首诗以“_______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诗中由“_____________”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___________

    3(人物评价)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现代文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

    琦君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硷(jiǎn,同)。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硷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bèi)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同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往——____________   追寻——____________

    2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的 日,除了吃粽子的习俗,还有 等。下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

    ①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碧艾香蒲处处忙 ③玉颗珊珊下月轮

    3文章围绕富贵棕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中体会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体现( )。

    A. 母亲信佛,这样命名符合母亲的信仰。

    B. 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

    C. 母亲祈愿吃了富贵棕的气概能够有福。

    5读了母亲教育要如何看待乞丐的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思考: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 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 坚硬孤独,奋力抗争。                                          D. 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人生就像一支蜡烛,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B. 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着了火。

    C. 如往常一样,他径直走向了那家餐馆。

    D. 小秧苗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

  • 11、课内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顶碗少年(节选)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

    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 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心动魄:   。

    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出“惊心动魄?”用“﹏”画出来。

    (2)“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仿照这种写法写句子,不要和例句重复。

    教室里静得  

    (3)“音乐第三次奏响了!”想一想,句中的感叹号能换成句号吗?为什么?

     

    (4)联系课文,想一想老者对少年说了一句什么话,发挥想象写下来。

     

     

    (5)“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联系全文,想一想这掌声包含了什么?

     

     

  • 12、阅读现代诗歌,并完成下列题目。

    献给老师的花束(节选)

    徐鲁

    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

    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鼓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叮嘱,

    带着多少期望,

    您把我们——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

    【1】下列不是这首诗句末押韵的字是( )

    A.车

    B.歌

    C.台

    D.刻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来读? ( )

    A.急促

    B.高昂

    C.舒缓

    D.低沉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以“老师。谢谢你”为话题。写四句短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英)丹尼尔笛福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不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选自《鲁滨逊漂流记》译林出版社)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__ 柔软——__________ 聪明——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奇形怪状: _______

    3鲁滨逊是如何发现制陶器的方法的?( )

    A.在野外发现的。 B.在火堆里发现的。 C.在书里看到的。

    4鲁滨逊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逊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我能行。

    美的启发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制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面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拢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不但没来这倒垃圾,而且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竟然成了古城的一角风景。人们工作之余,便来到这儿休息聊天,看书下棋。你瞧,一位小姐姐正坐在花坛边抚弄着琴弦呢!

    窗外,飘散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窗外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照样子,概括文章的有关内容。

    第二段写建造花坛的经过是:铲垃圾、挑石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栽花苗。

    2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窗外空地上,以前是________________;而今,这儿变得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文章第四段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

    A.拟人 B.排比 C.拟人和排比

    4第二段中“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个主意的内容。

    爸爸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人人都需要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我真     

    要求:①从自己亲身经历的小学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选取一件,围绕自己填补的词语,或者烦恼、委屈、幸福、伤心、快乐的事,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一题多“解”——写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