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析( ) 伦( ) 碱( )
晰( ) 论( ) 减( )
乏( ) 誉( ) 衔( )
泛( ) 誊( ) 街( )
捐( ) 庞( )
娟( ) 宠( )
2、查字典,填一填。
1.“大雨倾盆”的“倾”,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 _____,在字典中应选择_______这个解释。这个词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2.“房椽”的“椽”,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这个字读_____。
3.“游弋”的“弋”,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这个字读______。
4.“兴国安邦”的“安”字,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 部,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_____,它的读音是_____。“安”在词语中应选以下第_____种解释:①身体健康;②不出事故,没有危险;④稳定;⑤装置,组合。用第②种意思组一个词: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去了,有再来的时候;_______枯了,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_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呢? ———是有人______________: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2)在______________里算着, ______________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______________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 我不禁______________而泪潸潸了。
(3)《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的一篇_____(散文 小说)。作者采用_______ (直接 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的感慨,提醒人们应该 ______________。
4、找出下面这句话中的多音字,并写出各个读音组词。
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匆匆》是一篇_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 。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3】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诗的第一句中,“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 __________。
【3】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4】这首诗采用了____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______)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5】“尔”的意思是_________。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
寒舍( ) 在下( ) 晚生( ) 贤郎( )
A. 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9、课外阅读我能行。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仰头看天(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標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 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碗口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到四百年。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人文中的括号内。
只要.....就...... 只有.......才……
【2】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2、3自然段,填空,
(1)西双版纳奇异的树很多,有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 ),
, 有粗壮高大的( ),有重量惊人的( ),有钢铁一样硬的( ),有能分泌毒液的( ),也有能供应淀粉的( )。
(2)作者把“扁担藤”比作( ),这是因为( )。
(3)黑心树的特点,一是( ),二是( ),所以人们称它为( )。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举例子
(1)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般可以活二百到四百年。(______)
(2)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_______)
(3)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________)
【5】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10、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故乡人
今年暑假,我回故乡——石家庄。谁知第一次单独旅行就遇上了“不测风云”,车站翻建,火车开出十里外停车,这下我可傻了眼!我还背着两个大包袱呢!真是难上加难呀!我走了几里路,找到了公共汽车站,可是人太多,挤不上去,急得我直想哭。我准备坐三轮车回家,可是又一想,我兜里带的钱因为嘴馋,早就变成了巧克力、冰棍、汽水进肚子啦!剩下的钱不多了,给钱少谁肯拉我?再说,要遇上坏人,把我拉到没人的地方,抢了我的包袱怎么办?我犹豫不定,背着包袱转来转去。
“喂,小孩,你要坐车吗?”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过。我一看,一个三轮车工人在我面前停下来。他中等个儿,一张黑瘦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身穿背心,下身穿短裤,冲(①chòng ②chōng)我憨厚地笑着。我问:“叔叔,拉我去西建街好吗?”接着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笑着说:“行,小北京,俺送你去。哈哈!”
“那——得(①dé ②děi)等我姥姥给你钱。”我不安地说。
“钱,要啥钱!”他笑着说。
说着,他伸出大手把我抱上车,又把包袱给我放好,就上车,一蹬,车子飞快地在大街上跑起来。当他听说我父母都是石家庄人,显得更热情了。我乐了,真乃天无绝人之路,我遇上好人了。唉!可麻烦又来了,大约骑了四十分钟,他说:“到了!”我四下一看,不对呀,这不是我要去的地方呀!原来,我说“西建街”,他听成了“新玉街”。当我说明时,他忙说:“对不起,我听错了,不过,小北京,我包你见到姥姥。”说着,掉过车头就走。天真热啊!汗从他的双肩往下淌。忽然,他摘下草帽扔给我说:“小北京,戴上!”我深受感动,趁他不注意,拿出纸笔,写了几个字:“感谢您,故乡人!”落笔是:一个迷路的北京少年。写完,把纸条塞在草帽里。
他终于把我拉到了家。姥姥对他千恩万谢,给他钱。他恳切地说:“我是给工厂送货,顺路送小兄弟回家,不能收钱!”说着亲切地拍拍我的头,蹬上车,走了。忽然,我想起了什么,忙追出院大声喊:“叔叔,您贵姓?”此时,一阵清风吹送来他的回答:“故乡人!”
【1】给短文中“冲”和“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序号上画“√”。
【2】“旅”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除部首外有_______笔。
【3】“不测风云”在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在下面划上横线;这一细节描写的好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要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与文中画“ ”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3】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把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波义耳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最容易做梦
魏格纳 发明石蕊试纸
12、温故知新。
1.《天窗》一文寓意深刻,是我国文学大师 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课文叙述了一个孩子借助 ,观看 ,并由此产生了 ,表达了孩子 的强烈愿望。
2.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 ,“于是”在段中起到 的作用。
3.“慰藉”就是 的意思。课文分别从 和 讲明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4.请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并联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中心句:
理解:
13、日历(节选)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喜欢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如果你静下心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1)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1月1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 )着油墨的芬芳。我很欣喜: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就看你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 )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 )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它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2)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让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摘自《快乐阅读》)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是说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曾经是日历上每一张纸上的日子。(______)
(2)“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表现了作者对时间不珍惜的态度。(______)
(3)“我”喜欢日历只是因为迷恋日历散发出的油墨的芬芳。(______)
【3】写出你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叙事性文本阅读。
红岩(节选)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现在愿意说了吧?”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地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没有回答。“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
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做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重要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已经听不见徐鹏飞的咆哮。可是,也听不到江姐的一丝丝呻吟。
【1】“‘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地平静。”这句话中“平静”是对江姐______(A.语气 B.动作)的形容,突出了江姐____________的革命品质。
【2】“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这两句话是敌人对江姐的______(A.好言相劝 B.威胁恐吓),他们试图用竹签子钉进手指的酷刑逼迫江姐开口,反映了敌人________________的本质。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是说天渐渐亮了,江姐再也不用继续遭受酷刑,可以马上回牢房了。
B.“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一句,借墙壁上的血迹反映了江姐受的酷刑。
C.“魔影狂乱地移动着”既突出了敌人的凶残本性,又突出了敌人的狂躁心虚。
D.从“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可以读出江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挨过”换成“度过”或“流逝”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词语的序号。
A.钢铁 B.竹签子
《红岩》的第十五章这样写道:人们静坐在黑暗中,却像在阳光照耀下一样,背诵着江姐信中光芒四射的词句:________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__________!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桂林的山真奇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
你这样做不行,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1、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 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每天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点钟不到,我们就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清凉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阳腾空而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把云块向我们推来,越来越近,简直伸手可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这件事,我不会忘记 提示:这是件什么事?为什么令你难忘?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内容具体,把难忘的原因写出来;句子通顺、中心突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