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常识填空。
(1)《我站在铁索桥上》 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作品多反映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生活。
(2)_____________,白铁无辜铸佞臣。
(3)巴金,中国现在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表达着人们不同的企盼和情感。《寒食》中,“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寒食节的京城的景色;《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诗表达出作者对牛郎织女虽相隔一水却无法交流的慨叹;《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中秋节时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3.燕子去了,___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
3、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天( )海角 得( )扬扬 无( )于事 头晕( )弦
司空见( ) 归心似( ) 一视同( ) 忐忑不( )
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品析。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1.从描写的方法看,这句话运用的是_______描写。
2.句子前面说“蝉”“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是为了说明______。
3.从句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虽然幼稚,但却是一个______。
5、巧填关联词。
我不是有腿病吗,( )不利于行,( )不利于久坐。
6、课外阅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 名,词人夜行在 岭的山间小道上。
2.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景物: 、 、 、 。
3.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课内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描写了____的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_____之情。
【2】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样理解诗中的“一水间”三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诗与《泊船瓜洲》的手法一样,写在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
渭城朝雨渑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新: (________) ①柳叶格外清新 ②新种的柳树
故人:(_______) ①故乡的人 ②老朋友
【2】《送元二使安西》的后两句中“____”字表明了酒已经劝了多次,喝了多杯。“劝”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思想感情。
【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从“____”可以看出来。《别董大》中第二句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从“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B.《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则情感凄凉、哀婉。
C.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9、听诊器古今谈
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听诊器作为医生的诊断设备,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从没改变过这一形象。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雷恩·郎内克想通过听病人脏器所发出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于是他动手制作了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筒易器具——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听诊器。20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听诊器都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电子听诊器。
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电子听诊器配置的电脑芯片,能够使脏器等发出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从而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更加易于判断心肺等器官可能发生的病变。
以前,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电子听诊器的产生,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
【1】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汉字:
电子听诊器可以在cáo_____杂的救护车上进行有效的zhěn______断。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题目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传统听诊器与电子听诊器的特点。
传统听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吸诊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句子:
①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听诊器的“旧貌”“新颜”各指什么?“旧貌换新颜”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这一烦恼”指什么?“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一句中“这一不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①《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说,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增广见闻。可见,孝敬父母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②在美国有一个人,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去世得早,父亲续弦,继母不疼爱他。后来,继母有了自己的儿子,对他就更加不好,他在继母的打骂中成长,就这样他依然孝敬父母。在一次车祸中,父亲与弟弟身亡。继母失去了丈夫和自己的宝贝儿子,伤心过度,疯了。
③在后来的日子里,生活异常艰苦,他一边工作,一边照料继母,还要带着她去看病。疯了的继母对他的打骂更加厉害,骂他对她不好,骂他不让她吃饭,骂他虐待她。旁人不理解,左右邻居、亲戚都骂他不孝。他不解释,依然带着继母看病,一看就是十年。十年以后,继母的病好了,她被儿子的行为感动得痛苦流涕。
④后来,他去竞选总统,继母决定帮他拉选票。在他竞选总统的前几年里,连连失利,继母鼓励他继续。那天,在一个很关键的竞选演讲现场,继母突然又疯了,开始打他,骂他,民众哗然。他再也顾不上竞选总统的事了,拉着继母要去看医生。这时,继母突然说:“我没有疯,以前的十年里我是疯子,疯了的我一直像这样骂他打他,他不仅不嫌我,依然把我照顾得很好,给我看病。”说着说着,继母抱着他哭了,“这就是我的好儿子!”民众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大家纷纷投他的票。继母的这一举动,使他获得了最高票数,走上了总统的宝座。他就是美国的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⑤我们来看,“教”字是一个“孝”在前面,“文”字在后面。其实,“孝”才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弟子规》中说“有余力,则学问”。有余力去学问,可如果前面的孝悌都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去学后面的?在古代,选皇帝的继承人,大臣和皇帝首先考虑的是孝悌,以德为主,然后才是智商和才能。可见孝悌在一个人品德中的重要性。
⑥现在,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都只注重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可我们忘了,孝敬父母,才是我们最该学到第一课。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说孝敬父母比学习更重要,只是说的角度不同。这在写法上叫做( )
A.详略得当 B.首尾呼应 C.前后矛盾
【2】短文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的作用叫做( )
A.写得直接、真实、亲切。
B.好像作者面对着我们交谈一样。
C.叙述自由灵活,不受时间限制;让读者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3】短文第①段和第⑤段分别引用了《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内容,其目的是叫做( )
A.帮助学生了解《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内容。
B.突出了孝心的重要性,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让学生更重视对《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学习。
【4】“继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请照样子再归纳出两点来,并从文中找出依据且简要概括。
“继母” | 依据 |
是一个自私,偏爱自己儿子的人 | 继母有了自己的儿子,对他更加不好了 |
①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 |
【5】短文第③段中“她(继母)被儿子的行为感动得痛哭流涕”和第④段中“民众为他的孝心所感动”,两处都有“感动”二字。继母感动的是:______________;民众感动的是:___________。
【6】短文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继母___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7】请你根据这篇短文的中心内容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简洁得体,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luò là)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mò méi)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的断断续续
【3】读文中加点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1)“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
_____________
(2)“又看看我”是因为:
_____________
【4】“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轻快高亢
B.低沉缓慢
【5】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俩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1】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_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
【2】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什么?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自我陶醉,更不是哀叹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不是风,我早已经霉烂了;不是雨,我怕早已经干瘪了;不是光,我怕早已经白了;不是热,我怕早已经停止生长了,世界上有不经历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有不经过阳光射晒而成熟的果实吗?
【1】这一段使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hōng hǒng hòng)笑。
【1】用“ ”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形和读音。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__”读出来的。
【3】“这种草”象征着__________;“玻璃棚中的盆花”指的是__________。
【4】“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9、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
20、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呢?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以“第一次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3.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