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鞍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空。

    1.________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与_______齐名,并称“________”。被人们尊为“________”,他的诗被誉为“_______”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三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唐代____________________,字退之。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_________________”之首,与_________并称“_______”。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_____诗影响颇大,有《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字希文,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正不阿,力主改革。他倡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工于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

  • 2、积累运用。

    1.敏而好学,_________ 。《论语》

    2.不知则问,_________。《荀子》

    3.读书百遍,_________。(董遇)

    4.默写一句有关劳动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一句描写月光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跟下列词语相关的诗句:

    a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b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

    c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

    7.跟天气相关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

  •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②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宏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他不仅没钱,还 ___________ 

    (2)“58座”说明__________,“开山鼻祖”说明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_____

    ②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_____

    ③用线条画出轮廓。______

    ④难为情,态度不自然。______

  • 5、补充词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张灯结______ 肃然_______ _______而至

    惊心动______ _______处优 语重心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诗人

    【2】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 路上的_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______之情。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

    【4】诗中的“绿”字寄托了诗人哪些情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诗寓情于景,让我们体会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也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思乡情。你还知道哪首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___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

    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态。

    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菊花__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_______的赞美。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 8、阅读短文。                                   

    十五夜望月

    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 ,冷露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望 ,不知 / 秋思/ 落谁家。

    1字正腔圆读古诗。(将错误的读音画去)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天的景物。

    5“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后来,外面的世界又勾走了我的魂儿。弯溜溜的小河里泥鳅鱼多得要爬出来了,平展展的田野里躺着流甜汁的秫秸;悠忽忽的南山,软绵绵的白云,诱惑得我烦躁极了。我急切地打开瘸瘸的大门,像一发炮弹一样射了出去。

      冲出小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新鲜,样样都叫我好奇。我一个劲儿拼命地跑、拼命地飞、拼命地喊、拼命地笑。真的,我已不愿意理睬小屋了,小屋也渐渐变得陌生。用手把耳朵堵住,好听不见妈妈唤我回家的声音;紧紧地伏在能盖住头的草丛里,窥视妈妈来回寻找我的身影,不禁怨怨地想,我为什么要有名字呢?

      小屋啊,小屋,梦里我变成小鸟要飞了,你却系在我的翅膀上,好沉好沉。

      野野的心散在外面了,妈妈却想拢回来。于是,我认识了那个坐在屋南角的神奇的箱子,爸爸的书就睡在里面。妈妈在晚上端起书读给我听,我出奇地安静了,竟像小绵羊一样偎在妈妈身边,任那比小河流水还好听的声音缓缓地流进心里。真好听啊,书里的故事好远好远,在南山那边呢;书里的世界好大好大,比小屋外面的绿草地大多了。妈妈不在家时,我久久地蹲在打开的书旁,痴痴地回味书中的故事。后来,逐渐认识了一些字,就开始囫囵吞枣地读那些书了。一本一本,一遍一遍,那些厚厚的书把我带入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里。屋南角那个箱子仿佛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我的心被它紧紧地拴住了,我觉得小屋满满的了。

      啊,小屋,我竟舍不得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1】是什么吸引作者走出了小屋?

     

    【2】运用“平展展”“悠忽忽”“软绵绵”这些叠词有什么样的好处?

     

    【3】啊,小屋,我竟舍不得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作者运用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0、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亲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田畔,碧波轻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姿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蝶舞蹁跹,风筝高飞,浓浓的春意弥漫在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的笑声穿梭于浩渺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庄稼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

    1第②段文字作者主要调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感官来描绘春景。

    2第②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内容上看,第②段文字与第①段中那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中第③段的意思,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再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写出几种,并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为我的“囊”中物。可是,八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是,便偷偷地藏在卧室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来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你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王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爷爷_____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噢_____爷爷以前爱吃_____现在不_____不爱吃啦了_____“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着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地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关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子这串鲜荔枝。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处让给了我。而我不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1给短文第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___爷爷________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___________爷爷以前爱吃________现在不________不爱吃啦了________

    2写反义词。 

    怒不可遏——________     呵斥——________     委屈——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给第自然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文字。

    4读了短文,请谈谈你对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自然段中,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我很不懂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听过像文中爷爷类似的谎言吗?请用几句话说一说你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慰一_________ 深刻一_________ 踪迹一_________ 调理—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焉知非福: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这里的“受尽折磨的处境”是什么处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本文每部分都是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选段开头的时间词是____,它前面部分的时间词是_____。从这些词可看出文章是按______顺序写的。选段第一句话里______字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2】根据下面提供的意项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答案。

    张:①看,望;②商店开业;③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④陈设,铺排。

    灯结彩( )     ( )

    【3】从这段话你知道元宵的风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灰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请你相信我,它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请把文中划线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