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1. 浪费也是犯罪吗?(______________)
2. 浪费怎么不是犯罪?(______________)
3. 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______________)
4. 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______________)
5.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各( )己见 不( )下问
张( )李戴 脍( )人口
( )类旁通 ( )不经心
( )有成效 ( )堂大笑
( )然大物 ( )空见惯
( )新立异 ( )思广益
别出心( ) 见微知( )
语重心( ) 精兵简( )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夺天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离不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想来想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舒舒服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圆圆的茧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面临好友分别,我写下警句寄托彼此的友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阅读。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 朝代 )诗人____________ 。
【2】找出本诗中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卜算子·咏梅》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游
风雨送春归, 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 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 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 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 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 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 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 只有香如故。
【1】两首诗在题材和体裁上的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形象有何不同?借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各长在什么地方?这么写各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古文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
【1】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都表达了_____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__和_____ (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__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___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
【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___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___)
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_______)
(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_______)
(3)《春雨》在写作手法.上也采用了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把池塘涨满了。(_____)
9、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快乐的小燕子
它来了!那小巧玲珑的体态,着(zhuó)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轻悠敏捷,在春光中快乐地飞着,发出清亮圆润的啁(zhōu)啾(jiū)声。
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水田里的秧苗,塘边的柔柳,绽开的桃花,在水雾碎雨中,绿莹莹、红润润的。这时,一只、两只,一对、两对.……小燕子欢叫着,穿来穿去。
天放晴了,阳光露出来。小燕子更活泼了。它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这时,水面上撒落一朵小浪花,浪花绽开,荡漾出一圈一圈的波纹。
我问奶奶:“小燕子的尾巴为什么跟别的鸟不一样,像一把黑亮的剪子呢?”奶奶说:“剪春呀!你看它飞来飞去,用剪子裁出一件衣,给大地穿上。”我又问奶奶:“那它为什么飞不停、唱不停呢?”奶奶说:“闹春呀!春越闹越浓。”
【1】文中的“它”是指________。
【2】小燕子有小巧玲珑的体态,一身________的羽毛,发出________的啁啾声。
【3】请把第二自然段里春雨中的景物圈出来。
【4】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ABB式)________ ________
无声无息________ 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在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6】“瞬间,‘唧’的一声,身子像个小黑点窜下来,掠过明镜般的水面,又轻身一跃,射入云中。”请把这个句子中描写燕子动作的词语写出来。
【7】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时的燕子,它比下雨时的燕子更________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 ________
10、美文欣赏。
每天前进30公里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一百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有两个团队竞争,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壮举——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团队有5个人,斯科特团队有17个人。这两个团队都是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外围做好了准备,准备进行最后的冲刺。结果是,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而且人数占优,可是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
事后有人分析两个团队的策略和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阿蒙森团队虽然人少,但是物资准备充分,他们有3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的人多,但是准备的东西少,他们只有1吨的物资。
1吨的物资够吗?如果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刚好够。
阿蒙森团队准备的物资有很大的富余量。他们充分估计到环境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相反,从斯科特团队的日志来看,他们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一天走四五十公里甚至60公里,但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帐篷里,诅咒恶劣的天气,等着天转晴再前进。
我觉得这件事跟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要干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要做好充足准备,不管外界环境好坏,不管所谓运气好坏,不怨天尤人,坚持自己的计划,每天前进一点点。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到明年的今天再回顾,你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1】请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
率先——(_________) 随心所欲——(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说说短文讲了一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阿蒙森团队成功的原因。(至少说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我理解文章的题目实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谈谈读了短文后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则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嘲笑________________周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话写的。
【3】这句话在全段中的作用是( )
A. 总起 B. 总结 C. 过渡
【4】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詹天佑始终坚持亲自测量计算,还常常请教当地农民,从这里可以看出詹天佑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段文字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来到这个不幸的岛上,已经有十个多月了。一切脱离当前处境的可能性,似乎都不存在了;并且我也十分相信,人类的足迹以前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现在我的住处既已差不多照着我的心愿安排好了,我心里颇想把这个海岛作一次更全面的调查,看看还有什么我所不知道的出产。
我着手对这个海岛进行更详细的调查,是在七月十五日。我首先走到那条小河旁边,这条小河,正如我前面提到,是我的木排起岸的地方。我沿着小河向上游走了二英里左右,发现潮水只能涨到那里为止,因此看出它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溪水新鲜可饮。但由于正在旱季,溪里有些地方简直一点水都没有,或者即使有,也流得看不出来。
在这条小溪的旁边,我看见许多片可爱的草地,又平坦,又匀净,全是绿草。在那地势较高的地方,紧靠着高岗显然,我又看见这是河水泛滥不到的地方,有许多烟草,油绿绿的,茎子长得又粗又大。附近还 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我都不认识,也许各有各的用处,不过我不知道罢了。
我到处寻找木薯的块根,那是热带印第安人用来做面包的东西,可是找不到。我看到许多很大的芦荟,但当时还不知道它们的用处。我又看见一些甘蔗,然而都是野生的,因为没有人工培植,都不大好。我认为这回发现了不少的东西,在归家的路上,心里寻思着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我所发现的水果和植物的性质和用处,然而毫无结果。主要因为我在巴西的时候观察得太少,所以对于野外的植物都不大知道,不能在这困难之中对我有什么用处。
第二天,十六日,我沿着旧路走去,走到比昨天更远的地方发现那小溪和草地都到了尽头,而树木却愈来愈密了。在那里,我看到许多不同的水果,特别是地下有许多瓜类,树上有许多葡萄,葡萄藤子爬满在树上,一挂一挂的葡萄生得非常茂盛,又熟又大。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我心里非常高兴。但经验却警告我,叫我不要多吃,因为记得我在伯尔伯里海岸的时候,有几个在那里当奴隶的英国人,因为葡萄吃多了,害痢疾和热病而死。但是,我对于这些葡萄,却想出了一个极好的办法加以利用,那就是把它们放在太阳下面晒干,制成葡萄干,把它们收藏起来;这种东西,我相信(事实上也是如此)等到没有葡萄的时候来吃,一定又滋养又可口。
我当晚就留在那里,没有回家。顺便带一句,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夜 。到了夜里,我又拿出我的老办法来,爬到一棵大树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我又继续进行我的考察。以那山谷的长短来估计,差不多向前走了四英里。我一直向北走去,在我的北边和南边都是逶迤不绝弯曲而长,连绵不断的样子的山岭。
我走到尽头的时候,忽然走到一片开阔的地方,那里的地势仿佛向西低下去;一股小小的清溪从我旁边的山上流下来,朝正东流去。一眼望去,真是一片清新翠绿,欣欣向荣的景色,并且一切都碧油油的,充满了春色,仿佛一个人工布置起来的花园。
我沿着这个风景秀丽的山坡往下走了一段路,怀着一种内心的喜悦(虽然也带着一点另外的苦恼心情),眺望着它,心里想,这一切现在都是属于我的,我是这地方的无可争辩的君主,对这地方具有所有权,如果可以渡海的话,我还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像一个英国的领主一样。在那里,我又看到许多椰子树,橘子树,柠檬树,和橙子树;不过都是野生的,很少结果子的,至少这时候是如此,可是我所采到的白柠檬,却不但好吃,而且很滋养;后来我把它的汁羼上水,吃起来又滋养,又清凉 ,又提神。
我现在必须做些工作,把这些果子采集下来,运回家去;我决定把葡萄、白柠檬和柠檬贮藏一些,准备作我的雨季的食料;我知道雨季眼看要来了。
【1】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
(1)差不多向前走了四英里 (chà chā)
(2)有许多烟草,油绿绿的,茎子长得又粗又大。 (jīng jīng)
【2】请用简短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面的文章,谈谈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13、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你还能从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吗?
搜索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改:________被________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3】找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受伤的核桃树
老家有几棵核桃树。每年冬天,它光秃秃的枝征直指天空,似乎积蓄着全身力量等待喷薄而出的时机。每年春夏,它枝繁叶茂,一派欣欣向荣.似乎全力回报大自然的愤赠。
核桃刚成形的时节,邻居家馋嘴的小孩经常趁我们不注意,用石块、长桃将我家伸出墙外的核桃树一阵乱打。等我出门时他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再看看地上,被打落的树技和叶子,或躺或卧,或呻吟,或哭……我很痛心地说:“今年的核桃肯定减产了!”站在一边的父亲却笑嘻嘻地说:“这是好事。这是好事啊!”
我弄不懂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父亲说:“等秋天收核桃的时候你就明白了。”语气平和坦然,一点都没有责备人家的意思。此后,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经常袭击我家的核桃树。我想出门阻拦时,总被父亲劝住:“由着他们吧,实际上他们在帮我们的忙呢。”我很惊讶,不由得想起那一幕幕:每年入冬,父亲都要给核桃树化妆——仔细地把树干涂白,再给它穿上密实的新衣服——用塑料薄膜包裹树干。我困惑不解。父亲总是摩挲着树干说:它怕冷,给它多穿件棉衣,防寒。可眼下,父亲如此宽宏大量,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由着性子用石块、棍子和我家的核桃树“亲密接触”。
快到秋天收核桃的时节, 我发现我家的核桃树遍体鳞伤,几乎没有一根完整的树枝。但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小孩子打过的核桃枝上的核桃比没有打过的树枝上结的核桃还大还多,还更可口。我向父亲请教其中的原因。父亲若有所思地说:“贝壳在历经流水冲洗,沙石掩埋之后孕育出珍珠,废铁历经千锤百炼之后成为优质的钢。”顿了顿,他又说:“核桃树的脾性和一般的果树不一样,越是使它的枝桠受伤,它长得越茂盛,果实越香,而且第二年比第一年更好,尤其是正在结果成形的时候受的‘打击’越多越利于结果。”吃了多年核桃,我从没深究过其中的奥秘,父亲的一席话触动我的灵感,使我豁然开朗。
第二年,我发现,挨打的那些枝桠长势显然比第一年还茂盛,蓬勃,花开得更艳更密。我想,植物界的道理同样适合我们人类。
老家的几棵核桃树,我脑子里浮现的不管是它的枝繁叶茂,还是它的孤单枝桠,它总能给我力量。
摘自《大河文摘报)2004年3月马国富/文
【1】“受伤的核桃树”真的受伤了吗?为什么( )
A.没有,父亲对它保护得很好。
B.是的,它被小孩打得遍体鳞伤,大伤元气。
C.是的,它被人冷落.被小孩子乱打,没有人关心它。
D.没有,小孩子虽打掉了枝叶,却使它长得更茂盛。
【2】父亲说:“这是好事,这是好事啊!”其中“这”指的是( )
A.核桃树今年减产。
B.核桃树被邻居家的小孩打掉枝叶。
C.小孩子乱打核桃树玩得很开心。
D.“我”对核桃树被打的痛心。
【3】不懂事的小孩常袭击“我”家核桃树,父亲总是不斥责,是因为( )
A.父亲宠爱小孩子。
B.父亲对核桃树不加以理睬.不放在心上。
C.父亲认为这对于核桃树是一件好事。
D.父亲认为这无伤大雅,并不碍事。
【4】第五自然段画线部分与第六自然段的关系是( )
A.前后照应,印证父亲的说法。
B.上下勾连,点明核桃树的脾性。
C.突出强调,说明受伤的核桃更好吃。
D.反村强调.突出父亲种核桃富有经验。
【5】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记叙的。
A.顺序
B.倒序
C.插叙
D.补叙
【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老家几棵核桃树的长势,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神九”发射真壮观。(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场上静得很,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答题。(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甄嬛传》不是2012年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泪水模糊了最美教师张丽莉老师的双眼。(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没被困难吓倒,(______)把困难克服。(填关联词)
(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想聪明能干,就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不一定买到智慧;钱可以买到________,但不一定买到_________。(仿写)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4分)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封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使节。
缩句:
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用了什么用词手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请你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19、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24分)
题目: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2)写出真情实感,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字迹要清晰工整;
(3)如果要在作文中写校名,人名请用ⅹⅹ代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