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10分)
猫哭耗子——( ) 太阳底下点灯——( )
泥菩萨过河——( ) 狗咬吕洞宾——( )
猪鼻子里插大葱——( )太平洋的警察——( )
大姑娘上轿——( ) 起重机吊鸡毛——( )
水中捞月——( ) 千里送鹅毛——( )
古诗文部分(共22分)
2、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内容,推想加点字的意思。
走马观花:______ 自愧弗如:______ 声泪俱下: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 过犹不及:______ 赴汤蹈火:______
3、积累与运用。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被微风________,如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的张思德等;还从《匆匆》一文中明白了________;知道了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的道理——真理________。
(3)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诗意无处不在。春天漫步郊野,不觉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夏日里赏荷,忍不住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时,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4、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_____________)
(2)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万象更(_____) 截然不(_____) 张灯结(_____) 无独有(_____)
见微知(_____) 锲而不(_____) 不可思(_____) 一心一(_____)
万不得(_____) 聚精会(_____) 津津有(_____) 垂头丧(_____)
头晕目(_____) 滔滔不(_____) 泪(_____)雨下 喜出(_____)外
1.上面的词语中是AABC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词语中含有近义词的是: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的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4.上面的词语中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的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有________、_________。
5.上面的词语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的是: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有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的词语中含有比喻修辞修辞手法的是: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6、读下列杜甫的两首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①。
感时②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③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④欲不胜⑤簪。
【注释】①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②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③抵:值,相当。④浑:简直。⑤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_______”,他与李白合称“______”。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陷落)
B.花重锦官城(沉重)
C.晓看红湿处(明白,了解)
D.白头搔更短(用手指轻轻地抓)
【3】任选一首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______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现在多用这两句诗来赞美_______的人,像这样的诗句我还知道: 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写这两首诗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春夜喜雨》为“喜”,《春望》为“悲”。
B.《春夜喜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色。
C.《春望》这首诗将家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内涵上较《春夜喜雨》更广阔。
D.《春夜喜雨》中,诗人借助对春雨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春望》中,诗人则通过对国都萧瑟春景的描写 ,抒发自己对家乡春天美景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7、再读《墨竹图题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字 , 朝人,他是 之一。这首诗是他在 的情况下写的。和“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的是 和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几个字的意思。
萧萧: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
【3】理解下面两句诗的意思。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 ”为依托,运用象征手法,表现出作者 ,以 为己任的胸襟,以及“ ”的气概。
8、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中的父亲(节选)
周海婴
父亲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
1936年10月19日清晨,7岁的我从沉睡中醒来,觉得天色不早,阳光比往常上学的时候亮多了。我十分诧异:保姆许妈为什么忘了叫我起床?我连忙穿好衣服,这时楼梯上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许妈来到三楼,只见她眼圈发红,却强抑着泪水对我说:“爸爸没了,侬现在勿要下楼去。”我没有时间思索,不顾许妈的劝阻,急忙奔向父亲的房间。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母亲流着泪,赶过来拉住我的手,紧紧地贴住我,像是生怕再失去什么。我只觉得悲哀从心头涌起,挨着母亲无言地流泪。父亲的床边还有一些亲友,也在静静地等待,似乎在等待父亲的醒来。时钟一秒一秒地前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流逝,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面的愁苦和悲痛……
70年过去,这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迟起。早晨不常用早点,也没有在床上喝牛奶、饮茶的习惯,仅仅抽几支烟而已。我早晨起床下楼,蹑手蹑脚地踏进父亲的房间,他床前总是放着一张小茶几,上面有烟嘴、烟缸和香烟。我取出一支香烟插入短烟嘴里,然后大功告成般地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每次许妈都急忙地催促我离开,怕我吵醒“大先生”。偶尔,遇到父亲已经醒了,他只眯起眼睛看着我,也不表示什么。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样的满足心情上幼稚园去。
【1】在文中找出描写鲁迅先生逝世时情态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一下选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①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②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不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可以代替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2】“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人们为两个小孩子感到________。(A.欣慰 B.激动和高兴 C.伤心和绝望)
【3】选段第1自然段中,人们是怎样迎接两个孩子的?用“____”画出来,再结合全文说说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选文中的“父亲”指的是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转折
【3】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和______的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麻雀的心
林清玄
①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总也是黄昏和清晨最热闹,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座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②路过相思林时,我常浮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子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③我的念头生起后就灭去了,没有特别去记挂,只是,每走过相思林,那念头就生起一次。相思林的麻雀偶尔也会数只一群飞到窗前的庭院,跳来跳去,叫一叫,就呼啸过去了。
④有一天,黄昏时从相思林散步回来,坐在窗前喝咖啡,突然看见六只麻雀飞来了。我知道那是一只母麻雀带着五只小麻雀。长时期对麻雀的观察,使我知道,那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的是母麻雀,而羽毛较浅、身材蓬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是小麻雀。
⑤它先停在草地上,在那里讨论什么事情似的,这时我听到母麻雀与小麻雀的声音竟不相同,大约低了两度左右,略为沙哑。
⑥然后,我看见母麻雀一跃而起,向不远的开满菅芒花的芒草地飞去,非常准确地停在一株芒草上,黄昏的秋风很强猛,使芒草摇来摇去,加上母麻雀的体重,晃得更厉害了,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⑦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叶上,一时之间,芒草堆中东倒西歪,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母亲急切地叫了一阵,显然是给它们加油打气,小麻雀蹦蹦跳跳地回到原先的草地上,哗然而起,再飞去芒草堆里,站在秋风猛烈的芒草叶尖。
⑧这样经过了好几次,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带大家飞回草地,再嘻嘻哈哈唱跳一阵,突然欢呼一声,往相思林的方向飞去。
⑨看麻雀飞远,我才发现端在手中的咖啡早已凉了,在刚刚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听懂了麻雀的心。
⑩原来,麻雀们每天不能安歇地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
(原文有删节)
【1】仔细观察每组词的构词规律,再按规律仿写。
东____西____ 大____小____ ______ ______
【2】品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试分析它在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
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母麻雀教小麻雀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场面描绘得那样具体而生动,让我们仿佛也听到了母麻雀的心声。当“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时,“母亲急切地叫了一阵”,它一定在说:“___”。当“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时,“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它一定在说:“________”这真是一只________的母麻雀啊!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与本段相呼应的是_____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2)与本段表达的主题不相符的是_____
A.麻雀也是有感情的动物。
B.母爱不仅仅是人类独有的感情。
C.麻雀真是一种特别聪明的动物。
D.众生皆平等,我们要尊重、爱护动物。
【5】文章以“麻雀的心”为题,你觉得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限时检测
讨债
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10块。可是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母亲的负担,尤其大姐那笔不小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也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上,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方法吗?
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10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妈呆愣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10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她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妈深深地埋下头,犹豫片刻,还是很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方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她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那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10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10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送你们吗,不用还。” “不,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子他妈已经好了,家里好过多了。”
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双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去想法子挣钱,把10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安心的。”
那一瞬间,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题目“讨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那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是通过哪几件具体的事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穷不能穷孩子”中两个“穷”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母亲讨债时的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一句中爸欲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我”对母亲评价变化的四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文章最后一段写几句点评性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缓缓漂来,那个优雅劲儿,真是太妙了!
小鸟,那微小的躯体,面对广袤无边的大海,它没有畏缩,在风浪过后,来不及沮丧、抱怨,便坚毅地站在生活之舟上,在左右摇摆中寻索,开拓着生活的小溪。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在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乘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生命,它毫不慳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献给了哺有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彩。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乌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飞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
(2)悭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第3、4、5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或自己概括出能反映小鸟特点和品质的词语。
第2自然段,优雅;第3自然段,________;第4自然段,________;第5自然段,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其中哪句话最感动?请把句子写下来,并说明感动的原因。
句子: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的主题是什么?( )
A.赞扬了小鸟与水手间真诚的感情。
B.赞扬了小鸟的坚毅、奉献和恋乡。
C.通过小鸟表达作者眷恋故乡之情。
【5】小鸟是人类的朋友。你真心喜爱小鸟吗?如果喜爱,请你做下面几道题。
(1)写出几种自己喜爱的鸟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你喜爱的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爱鸟日”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6、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着 堵塞 断 自己 的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姑娘不是快活地喊着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燕子在电线上排列成了错落的音符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园地。
感悟名言
名言虽短,便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往往能给人以启迪。
请你选一句名言,联系生活实际或学习经历中的一件事,写一写它带给你的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