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匆匆》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和诗人的________创作的一篇_________(体裁),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紧紧围绕 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写的,我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童话故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显神通。
(4)我想送给自己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成语。
温文尔(_______) 司空见(_______)
余音绕(_______) (_______)而不舍
4、在括号里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小陈( )学习好,( )多才多艺。
2.( )外面很冷,( )我们还应适当进行记行户外锻炼。
3.( )今天我不能去上学,( )生病了。
4.我( )不会唱歌,( )嗓子哑了。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年少(______) 挤眉(______) (______)八落 (______)万确
2.体态(______) 人喧(______) (______)之长 (______)寸草
3.血迹(______) 奔腾(______) (______)深长 (______)撩人
4.缓缓(______) 绿草(______) (______)自在 (______)丁冬
5.喜笑(______) 张牙(______) (______)阑珊 (______)相对
6、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词语。
故人:____
辞:____
烟花:____
下:____
唯: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送别的时间: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
【3】后人评说本诗是千古丽诗。请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
晞(xī xiē) 衰(shuāi cuī)
焜(kūn hūn ) 泽(zé zhé)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衰:____________。 德泽:____________。
恐:____________。 焜黄: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劝诫世人 _______________的诗。
【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______________,白了少年 头,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8、古诗文阅读。
春光好・天初腰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从文学体裁上看,《春光好·天初暖》是一首词,“春光好”是这首词的________,句末押_____________韵。
【2】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偎雪坞浓香”中“偎”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烤鸭
①吃烤鸭,在中国由来已久。
②早在宋代的古书里就有关于烤鸭的记载,烤鸭本来是宫廷里的一道菜,后来传到民间。到了明代,北京城里有了卖烤鸭的店铺。
③北京烤鸭讲究色、形、味、香。为了达到这个要求,烤鸭的烤制很讲究。把鸭子处理干净,待风吹干,然后在鸭身上刷一层麦芽糖浆,在膛里灌上开水,再挂进烤炉内烘烤。炉内温度很高,要不断转动鸭身,使它均匀受热,烘烤50分钟左右鸭子就熟了。烤熟的鸭子表皮变成鲜艳的枣红色,又焦又脆;鸭肉又鲜又嫩。因为烤鸭时要用梨木、桃木、枣木等果木做燃料,所以烤熟的鸭子又有种特殊的香甜味。
④吃烤鸭时,先趁热把烤鸭切成薄片,然后蘸上甜面酱,加上葱段,用薄饼卷着吃。吃烤鸭既是一顿美餐,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⑤做烤鸭用的鸭子叫填鸭。它产自北京西郊玉泉山一带。喂养填鸭的方法是在鸭子长到一定的时候,定时往鸭子嘴里填喂饲料并且限制它的活动。鸭子从孵出经过三个月的时间长到六斤以上,就可以送进烤鸭店了。
【1】用原文中的一句话点出北京烤鸭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按___________顺序说明,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依次说明的内容是( )
A.吃烤鸭的历史,烤鸭讲究色、形、味、香,烤鸭的吃法,填鸭的喂养。
B.吃烤鸭的历史,烤鸭香甜味,吃烤鸭是一种享受,如何喂养填鸭。
C.吃烤鸭的历史,烤鸭的烤制方法,烤鸭的吃法,填鸭的喂养。
D.吃烤鸭历史悠久,烤鸭的色、形、味、香,填鸭的产地。
10、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鲁迅与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他(经常 常常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恶毒 凶恶),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护 热爱 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 浪费 消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圈出文中括号内确切的词语。
(经常 常常 曾经)________说过 环境多么________(恶劣 恶毒 凶恶)
(爱护 热爱 爱惜)________自己的时间 (耗费 浪费 消费)________别人的时间
【2】在第三第四小节中用“________”划出能概括全节意思的句子。
【3】理解句中词语,按要求答题。
A“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的意思是________
①用上“更”,说明以前没抓紧,晚年以后,活在世上时间不多了,所以更要抓紧。
②用“更”说明晚年鲁迅的时间不够用,所以要更抓紧。
③用上“更”,说明鲁迅以前抓得紧,晚年比以前抓得还要紧,突出鲁迅一贯抓紧时间。
B“哪里有天才?”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①不知道哪里有天才。
②世上没有天才。
③到哪里去找天才。
【4】第3小节写鲁迅抓紧时间“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这一节中有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鲁迅的事,请简单介绍一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①她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春季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她越发沉默了,像是一个闷葫芦。她原本还不算差的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做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对她敬而远之,甚至排挤她。
②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她向老师要求把座位挪到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不相干的,她的心在窗外的世界里:A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南来的燕子们在树间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和着,嬉戏着;树下几株细弱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摆动……她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
③B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不久,燕子开始南迁,只剩下树下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望着眼前这个黯淡的世界,她哭了。
④秋天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老师姓徐,长得很漂亮,同学们非常喜欢她,都愿意在课间时跟她谈天说地。她也喜欢徐老师,但是她不敢上前。徐老师的目光几次落在她脸上,她都躲闪着避开了。有一天,徐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上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那里。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板擦落在她的桌上时,她先是一惊,接着就愣在那里。同学们欢呼着要她唱歌,她不肯唱,也唱不出来。同学们不依不饶,使劲鼓掌催促她,徐老师也走过来鼓励她。她涨红了脸,望着徐老师,眼里竟噙满泪水。徐老师就说,既然不想唱歌,就罚写一篇作文吧,明天交上来。课后,徐老师还特意对她说,只要用心写,写多少都行。
⑤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生计,很少能够照顾到她,只有每天晚上父女间的几句简单交流能让她感到安慰。然而就在春天,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⑥第二天,徐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徐老师却只字来提。那天,徐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⑦从那天起,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逐渐开朗起来,而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她交往了。学期结束时,她还做了班长呢。
⑧几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要在春天来临时,摇曳它细弱的身躯,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为春天增加一抹生机!
⑨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徐老师在她的那篇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②③段A、B两处景物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文活动课上,当同学们和老师让“她”唱歌时,“她”为什么“涨红了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郑重其事”一词用得恰如其分,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选文中的徐老师是一位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好老师,你同意吗?请结合选文中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徐老师给“她”作文写的批语“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曲中的月光
我静静地听着这美妙的《春江花月夜》,仿佛置身于春江之上,看那月亮飞扬起来,从天边融进水中,像一滴离开眼眶的泪水,不能控制自己的去向。
月光泼地如水,人在月中,濯濯如新出浴。我踏足江岸,徜徉月光,吸纳花香,二者在静谧的夜中完美契合,使我如临仙境。花使得月色芬芳,月使得花香惆怅。
薄情而狡黠的江流水挟这月光,巧妙地绕过汀州,奔向草木丰茂的原野。原本清寂的原野因为有了月光的抚照,在夜里也撩动万种风情,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大片盛开的鲜花沁了月色,好像细密的雪珠泛出迷蒙的白光,那原本肆意尘俗的美遂变得雅洁高远。
月光变化无处不在,而它的本相却近乎永恒地悬在天上,江天融为一色,万境皆空。
【1】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说明文《动物冬眠会不会饿》
动物冬眠会不会饿
冬季寒冷,有些动物选择进入冬眠,这并不是一种懒惰的表现,而是应对寒冷冬季食物匮乏的一种适应性生存策略。冬眠的动物种类很广,包括哺乳类、爬行类、鱼类、鸟类、两栖类、无脊椎动物等。动物冬眠的时长不等,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冬眠时长为4至7个月,它们从秋末进入冬眠,到来年早春醒来,而这期间它们大多数都不会外出觅食。那么冬眠期间的动物会不会饿,甚至饿死呢?
其实,动物冬眠时,就算一个冬天都不吃,也不会饿,更不用说饿死了,这是因为在入眠前它们便做了充足准备。有些动物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它们在入眠前提高觅食效率,大量地摄入营养物质,把自己养得胖胖的。据研究,进入冬眠期约1个月前,黑熊每天会花20个小时进行觅食活动,大量摄入能量,让它们的体重加速增长。而棕熊预备过冬的时间更早,从夏天开始便积累脂肪,占据体重40%的脂肪让它们足以度过一整个冬季。还有些动物通过储存粮食的形式来过冬,例如仓鼠会在洞穴里藏好粮食,它们中途会醒来补充能量。而等到冬眠结束后,这些冬眠的动物又会疯狂进食,以便恢复体力。
除了准备工作充分,冬眠期间动物会待在窝里保持不动,或者少动,同时降低体温,调节呼吸,将心率和代谢率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以减少能量消耗,保证储存的营养物质满足冬眠期间的需求。例如黄鼠冬眠时长120至180天,冬眠时体温下降至4℃左右,心跳缓慢。而在其中130天的入眠时间里,黄鼠总共放出的热量才29焦耳,而冬眠过后的13天中却放出2420焦耳的热量。蝙蝠冬眠时,体温下降到3℃,呼吸是5分钟一次;刺猬冬眠时,体温接近0℃,身体机能降至更低,甚至把冬眠的刺猬放入水里半小时也不会被淹死。
这种有规律的非活动状态,能让动物在食物匮乏的冬季里安稳度过。它们通过睡眠行为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1】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冬眠时间是( )
A.120至180天 B.4至7个月 C.130天 D.约1个月
【2】第3自然段中“甚至把冬眠的刺猬放入水里半小时也不会被淹死”这句话主要为了说明( )
A.刺猬很会游泳 B.刺猬的生命力很强
C.刺猬冬眠时以水当食物 D.刺猬冬眠时身体机能降至最低
【3】介绍黄鼠冬眠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A.举例子、列数字、作解释 B.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C.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D.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
【4】动物进入冬眠,是从哪些方面来减少能量的消耗,保证储存的营养物质满足冬眠期间的需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鼠冬眠时长120至180天,冬眠时体温下降至4℃左右,心跳缓慢。”句中的“左右”一词可不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动物冬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 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 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了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 “湛蓝”的“湛”字,用音序查字法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 ,“湛”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深;②清澈;③姓,“湛蓝”的“湛”的意思是( )。
【2】给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迫切( ) 吟唱( ) 浑厚( ) 映衬( )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津津乐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再换个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中,对于山中的“朋友”,作者在称呼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 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
18、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20、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缩句)
(2)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端过来两杯绿茶。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4)妈妈说:“我希望这次你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改为转述句)
21、写话:请以客家民居或傣族竹楼的口吻作一个自我介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