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原文填空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_____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_____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面三方_____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地挪移,我_____跟着旋转。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过去;默默时,便从_____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_____,伸出手____时,他又从_____的手边过去了。
(3)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文章紧扣“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_____。全文围绕“______________”这句话展开。
2、写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画饼充饥(__________) 瓜熟蒂落(__________)
多此一举(__________) 管中窥豹(__________)
开门见山(__________) 缘木求鱼(__________)
3、佳句赏析。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 ,把时间比作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光线渐渐地暗下去”交代了________,“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______________。“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更表现了_____________。作者忽然有点儿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皎洁—________ 遐想—________ 奥秘—________ 荒漠—________
5、看拼音,写汉字。
máo dùn ruì lì jiān gù yǎ kǒu wú yán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
【2】“独”的意思是_________,“倍”的意思是_____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是农历______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7、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不得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陌陌
B.默默
C.脉脉
D.墨墨
【2】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素”在这首诗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本来的,原始的
B.质朴,不华丽
C.白皙
【4】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互文
D.拟人
【5】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也是诗人经常引用的,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没有引用神话传说?(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对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刻画了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见面的画面。
B.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河汉清且浅”,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D.此诗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8、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冬阳 童年 骆驼》
爸爸已经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 那样丑的脸 那样长的牙 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了胡须。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不由得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你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骆驼(duì wǔ)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líng dāng),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1】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
磨(mó mò)来磨去 沾(nián zhān)在 慢慢地嚼(jué jiáo)
系(jì xì)着
【2】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用“______”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
【4】为什么我的“牙齿也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骆驼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的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她们两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哪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夜晚对白天正如 对明亮 美丽对丑陋正如高大对
光明对黑暗正如快乐对 寂静对吵闹正如富有对
(2)我能仿照划线的句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的词。
(3)用“~~”划出小女孩死去时的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
(4)文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的是
;这个句子说明了
。
(5)“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一根。”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她们两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
11、课外阅读。
①屋外,大雪纷飞。屋子里,油灯的火苗舔着夜色,像贪婪的舌头舔着糖。
②父亲坐在火桶旁读《论语》给我听,读到其中一段:“……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旋即把脸转向我,“这话意思是说啊,爱众生,亲仁者,践行‘五德’,有闲暇就可以学‘六艺’之文了。”从《论语》中寻找处世的指针,这是他的习惯,而且他也习惯将此强加于人。
③“你在不在听啊?”父亲冲我发火了。
④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山村的小院寂静无声,敲门声格外响亮。门开了,风雪卷了进来,陌生人立在门口。
⑤来人穿件军大衣,一身雪花,年龄看起来比我父亲小几岁。他手扶门框,自我介绍说,他姓闻,是地质队的,来这个山区探矿,现在迷路了。父亲听了,眼睛一亮,热情地将陌生人迎了进来。
⑥父亲与这个陌生的闻叔叔热烈地攀谈起来。(1)正说着,父亲突然一怔。他用手指着闻叔叔:“哦,你还没吃饭,你一定没吃饭!”闻叔叔点点头。父亲吩咐母亲,赶紧给闻叔叔下一碗热汤面,多放些生姜和辣椒。
⑦母亲有些迟疑,面条是有的,可是有点贵重。平时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温软的面条,可以减轻他的胃疼。母亲以商量的口吻问道:“能不能炒一碗饭呢?”父亲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一刻的父亲显得威严而热情,说话一锤定音。
⑧在鸡蛋和葱花的香味中,闻叔叔狼吞虎咽,他饿坏了。他湿透的军大衣放在火桶上烤,水汽旋转着向上升腾,湿漉漉的暖意在屋子里荡漾开来。这天夜里,闻叔叔就住在我们家,和我父亲几乎说了一夜的话。
⑨第二天早晨,父亲把闻叔叔送出了山外。
⑩时间一长,这个人和这件事,渐渐在我们脑海里淡去。
⑪不想,一年之后的冬天,闻叔叔又突然来了。他专程给父亲送来一件崭新的军大衣。因为那一夜,他看出父亲畏寒,老是咳嗽。
⑫父亲大笑,继而连连摇头,调侃说:“一碗面换一件军大衣,显得我不够仗义啊!”
⑬这是父亲做人的准则,他的骨子里有“愿予之不愿取之”的一面,他身上有一种侠气。
⑭闻叔叔有点不悦,放下大衣就走。父亲让我抱上大衣,跟他去追闻叔叔。在一个山凹,父亲与闻叔叔有了一番拉扯。闻叔叔忽然停住了,指着大衣的胸口对父亲说:“你摸摸里面! "(2)父亲一摸,怔住了,半晌说:“我收下了,兄弟情意重啊!”
⑮此后的几年冬天,父亲一直穿着这件军大衣,咳嗽减轻了许多。一年秋天,父亲去世了。这年的冬天,母亲把大衣拿出来翻晒。
⑯暖阳下,大衣贴胸部分,露出一块用针线缝上去的羊皮。羊皮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洁白、晶莹的光。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锤定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体会句子含义与表达效果:
(1)文中划“____”句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2)第⑥段中“父亲突然一怔"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⑭段中,父亲“怔住了”,是因为他摸到了______________,此时他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主要记叙了哪三件关于父亲的事? (概括回答)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件事中,第________件事写得简略,另两件事写得详细,做到了详略得当。
【4】结合短文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读完短文,你懂得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试着联系生活实际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名人名言
——我的好老师
名人名言,这是从上一年级开始就听老师讲过的:世界上有许多名人,他们都说过一些有道理的名言。
列宁曾经说过“要学会游泳,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发光的不完全是金子。”
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我特别喜欢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朋友的眼睛是一面明镜。”这句话使我懂得了有一个真正的朋友,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那是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好友一起去新华书店买书。
选购过程中,他选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一些名人传记,而我却什么也没选。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却又不平常,两个月后,他的成绩突飞猛进,为人处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我去问他时,他只是笑笑,眼里透出神秘的目光。
当天中午,这位好友抱着他那天选购的书跑到我家来。他说,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抽空读一些优秀作品。这些书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_______;什么是真,什么是_______;什么是善,什么是________;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我还读了些名人传记,这些书展现了先辈的成长足迹、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其中精彩的警句更让我受益匪浅。
我更喜欢名人名言了!
狄更期说过:“宽恕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我做过错事后,有人宽恕我,使我可以从头开始;而别人做错事时,我却不能宽恕别人,这是朋友告诉我的。
雨果说过:“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我有时太自私了,不经常换位思考。这也是朋友告诉我的。
斯托贝说过:“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正因为我有了这样的财富,所以我改掉了一些小缺点。朋友的确是明镜,向我一照,所有的缺点都照得一清二楚。
谢谢你!我的好老师------名人名言,是你让我懂得了朋友的重要。
【1】按要求填空。
①将文中的名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在第⑧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________ _______ ______
【2】理解文中的词语。
①受益匪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换位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平时一定也收集了不少名人名言,请按要求各写一句。
①关于读书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于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于实践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关于诚信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指体积,( )指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并将第九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卑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玩世不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八自然段中有两个问句,第一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是启迪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被”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贝常年生活在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8、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9、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21、作文:
命题作文:《阳光,洒进心里》
要求(1)写成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至少运用三种以上的描写方法;(2)记叙中能运用适当的议论和抒情;(3)有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4)字迹工整清楚,不出现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