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_____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____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________。
2、填空。
1. 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以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和农民的甘苦哀乐为题材,写了七绝组诗六十首,描写了 之乐。
3.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眉山人,是 宋著名的 、书画家。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 和 的景色。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变成小狐仙后,尼尔斯的身形变得_____,并且有了一项特殊的本领:_____。(填序号)
A.很小 B.很大 C.能听懂动物的话 D.能像小鸟一样飞行
(2)《骑鹅旅行记》是_____(填国家)作家_______(填人名)的童话作品。
(3)节选片段告诉我们:_______(填人名)变成了小狐仙,他的_______和_______都和以前一样,但是体形变得_______。因此,________嘲笑他;________也不怕他,还说他________;______拒绝帮助他.并且向他示威;_______也声讨他。
(4)为了守护自家的鹅,尼尔斯骑到了_______的背上,开始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5)体会尼尔斯的心理变化。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
这句话是_______描写。这里的景色如此美丽,而此时尼尔斯的心情却非常________,我从中感受到________。
4、填写表示“看”的意思的字,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一(____)如故 (____)死如归 面面相(____) 管中(____)豹
(____)尘莫及 (____)前顾后 耳闻目(____) 走马(____)花
5、下面句子中哪几句的引号作用是相同的?都表示什么意思?
①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
②他是镇上的孩子头儿,带他们玩“打仗”,搞恶作剧。
③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
④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
⑤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
⑥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表示__________意思。
6、诗歌欣赏,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一)①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知州的第三年。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题。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轻烟散入五侯家。
【1】在原文中补充诗句。
【2】诗歌前两句用____两字点明仲春色;后两句用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渲染的美丽景色。
【4】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歌的后两句中的“传”字用得很妙,请你分析一下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lián xī(____) chái fēi(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泊船瓜洲》②《滁州西涧》
③《游园不值》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叶绍翁(_______) (2)王勃(___________)
(3)韦应物(_______) (4)王安石(_________)
【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
人闲(_______)落,夜静春山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__)蘸水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
9、阅读理解
水浒传(节选)
甲
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xué,来回走,中间折回),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部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指招数):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说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武松醉打蒋门神》)
乙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威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漸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甲、乙两个文段都出自《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____。我国古代与《水浒传》齐名的长篇小说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描写方法上甲、乙两个文段都运用了______描写和____描写。乙文段除了上述两种描写方法外,还有____描写。乙文段中这种描写的作用在于突出鲁达性格中_____的特点。
【3】甲文段写武松打蒋门神用了两脚一拳,乙文段写鲁达打郑屠户用了三拳。写武松的“两脚一拳”,突出了一个“醉”字;写鲁达的三拳,作者除直接写打的动作外,还用了三个比喻,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用______的手法描写出鲁达痛打恶人的痛快淋漓。
10、阅读短文。
你不能嘲笑爱心
这是一节小学的语文课。年轻的女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述青蛙与蝎子的故事:一只蝎子想到河的对岸去,但它不会游泳。这时,它看到了一只青蛙,就恳求青蛙背自己过去。青蛙说:“背你过河可以,但你不能蜇我。”蝎子说:“我不会的!”于是,青蛙背着蝎子过了那条河。可刚上岸,蝎子就蜇了青蛙一下,弄得青蛙疼痛难忍。青蛙问:“你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呢?”蝎子说:“没办法,这是我的天性。”
讲完,女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的寓意。她亲切地问道:“同学们,如果让你们对受骗的青蛙说一句话,你们会说什么呢?”
孩子们纷纷响应。有的说:“青蛙,别再相信谎言!”有的说:“青蛙,不是蝎子骗你,是你自己太傻,轻易相信别人!”还有的说:“青蛙,你是非不分,真是活该!”见墙角有一个女孩沉默着,女老师便请她说说自己的想法。
女孩站起来,羞答答地说:“青蛙,你别难过,我带你去看医生吧。”
话一说完,满堂哄笑。孩子们都笑女孩和青蛙一样是个傻瓜。可是,女老师制止了孩子们的嬉笑,心平气和地问女孩:“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青蛙受骗了,心里一定很难过。这个时候,它最需要好朋友的安慰和帮助了。”女孩不服气地说。
女老师听了,暗自一惊。她庆幸自己多问了一句,不然,一颗美丽的心灵就被忽视、伤害了。
多年以后,年轻的女老师成了著名的教育专家,而那个女孩也成了一名家政服务公司的经理。师生俩是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这段往事的。
主持人问女老师,当初为什么会呵护女孩“另类”的想法。女老师说:“一个小女孩,不顾老师提示的所谓正确答案,去安慰故事中被嘲笑的对象——青蛙,这是多么可贵的爱心。而爱心是谁都不能嘲笑的。”
【1】“一个小女孩,不顾老师提示的所谓正确答案,去安慰故事中被嘲笑的对象——青蛙,这是多么可贵的爱心。”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话题转变
C.声音延长
D.列举
【2】“女老师听了,暗自一惊。她庆幸自己多问了一句,不然,一颗美丽的心灵就被忽视、伤害了。”这句话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外貌描写
【3】有读者认为,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是写小女孩长大后的事,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删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短文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离太阳最近的树
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 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 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 滔滔不绝)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头重脚轻 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 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 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 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我们风餐露宿。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 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1】在文中的□里标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上面画“√”。
【3】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关注——(_______)
经常——(______)
【4】“离太阳最近的树”意思是说( ),这种树叫( ),作者大量笔墨写了树根,目的是( )。
【5】你认为第4自然段中司务长的话是正确还是错误?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最深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 )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 )这个医院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医院( )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1】根据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语。
突发奇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文中“免费而珍贵的礼物”是谁送给谁的?起到了什么效果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已经分段,请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也送一份“免费而珍贵的礼物”给灾区的人们,把它写下来吧。
我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画“ ”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14、阅读理解。
山中的老杏树
①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扛着木棍,棍上挑着篮,上了南山。
②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③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④一抬头,无意中发现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这杏子又青又小不好吃,是因为树太高,她看不见结在上面的杏子,只摘些下面小的。她不会上树,够不着,用石头又砸不下来。显然,她着实冤枉了这棵老杏树。
⑤望着满树伸手可及的果实,再俯视一下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杏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老杏树啊老杏树,你不怕寂寞,不畏艰难困苦,独自扎根于这深山岩石之中,老而不衰。一年又一年,你为人们结下多少杏子?可你对人却无半点所求。当你受了委屈或遇到冷眼、非礼时,脚跟仍是那样坚定,胸怀仍是那样坦荡、无私。多么可敬的老杏树啊!我轻轻地取下石块,抽出腰间的木棍儿,可怎么也不肯打下去,唯恐因打杏儿而折损老树的枝叶,伤害它的身心。于是,我下了树,挎上篮儿,再爬上树,坐在老杏树的怀抱中,尽情地摘着杏子,尽情地享受着它奉献的果实。
【1】课文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
【2】请你概括课文的内容___________
【3】本文是用的什么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________
【4】这样的文章你还学过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
(缩句)
2.用“生气”的不同词义造句。
(1)活力;生命力。
(2)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3.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句子
(1)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的雪花大如席。(模仿此句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宁对小明严肃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第三者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感动。(改为用否定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就让我们到郊外去寻找春天吧!并尝试着用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