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慈祥——(________) 避免——(_________) 恐怖——(________)
(2)写反义词。
含糊——(_________) 严重——(__________) 怒气冲冲——(__________)
2、解释成语。
不苟言笑:
3、《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_____,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_____,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李(_____)门 (_____)而(_____)险 身(_____)其(_____)
(_____)人(_____)胜 (_____)气(_____)脱 朝(_____)相(_____)
(_____)不(_____)待 (_____)心(_____)血 良(_____)益(_____)
(_____)人(_____)倦 (_____)传(_____)教 因(_____)施(_____)
5、仿照《西游记》孙悟空的情节,根据《水浒传》武松的有关情节,将下面的对句补充完整。
________,花果山猴王出世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寒梅著花未③?
注释:①来日:来的时候。②绮(qǐ)窗:雕刻花纹的窗户。③著(zhuó)花未:开花没有?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
【1】本诗的前两句连用了两个“故乡”,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终于见到一个来自故乡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故乡的一切
B.“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写出了仿佛故乡值得怀念的就是窗前的那株寒梅,这有些出乎常情,是故作姿态
C.在句式上,以问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D.本诗的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
【3】本诗中________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请你写出两句表达同样情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7、读毛泽东的《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的全称是《卜算子·咏梅》,其中( )是词牌名,而( )才是真正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的同题咏梅词而作的。
【2】解释字词的意思。
咏:_______ 犹:_____ 俏:_____ 争:_____ 烂漫:_____
【3】这首词的前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后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其中最能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的一句是( )最能表现梅花崇高境界的一句是( )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选做题)
古诗词往往以凝练的语言传达深厚的意蕴。日本舞鹤市政府捐赠给辽宁大连的防疫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华企“火币日本株式会社”捐赠给湖北的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向湖北高校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1】请你从上面材料中的诗句中选择两句,说一说日本的相关单位想要表达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4月7日,中国政府援日的防疫物资抵达东京,下面不适合写在物资上的是( )
A.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B.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C.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课内阅读。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有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
【2】这段话写了 ____、____、____ 、____ 、____ 和 ____几种动物。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远程—( ) 忽然—( ) 旅游—( ) 一般—( )
【4】你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你简要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这天,抹黑脸
每当农历正月十六,大兴安岭下查巴奇的鄂温克族都要抹黑脸,这奇特的日子,在古老的阿伦河畔延续了几百年。
以前,过了元宵节,鄂温克人又该上山打猎了。而正月十六往脸上抹点黑,其意是他们不怕鬼不怕狼不怕风雪不怕一切。
抹黑脸的这天,尽管大兴安岭依然白雪皑皑,鄂温克人还是早早起来迎接旭日。年轻人互相往脸上涂抹,好像抹得越多越黑才是最无畏最勇敢。而老人把孩子搂进怀里,至此老少的意志便统一了。
抹黑脸以后,人们去古榆树祭敖包神、熊神和山神,表达虔诚与对大自然的崇尚。更多的人相互串门,喝白酒吃兽肉,问候节日,表现整个民族的团结和兴旺。既然鬼和狼都不怕,年轻人便无拘无束了,他们在冰雪之中狂热地欢跳,唱那支谁都会唱的民歌:
富饶美丽的家乡,奋发向上的民族,
坐落在大兴安岭下,森林里摸爬滚打,
鄂温克是勇敢的鹰,为了美好的明天,
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向前大步跨。
这回荡在大山里的歌声,温润着这不是节日的节日和甜美的生活,也振奋着人们的精神。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间断——________ 胆怯——________ 虚伪——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写出两个近义词
奇特——________ ________ 表达——________ ________
兴旺——________ ________ 美丽——________ ________
【3】判断。
①鄂温克人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要抹黑脸。________
②鄂温克人抹黑脸的用意是表现出勇敢与无畏的精神。________
③“尽”字在文中读jìn,是多音字。________
④鄂温克人不分男女老少相互追赶,尽情地互相往脸上抹黑。________
⑤文中老人的“意志统一”指的是互相鼓励要勇敢,不怕一切。________
【4】缩写句子。
①他们在冰雪之中狂热地欢跳,唱那支谁都会唱的民歌。________
②这回荡在大山里的歌声,湿润着这不是节日的节日和甜美的生活。________
【5】认真读第二、三段,说说这两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第四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常常感受到鄂温克人( )。(多项选择)
A. 奇特的风俗习惯
B. 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C. 对神灵的崇尚
D.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E. 表现出整个民族的团结和兴旺
12、课外阅读。
忆父亲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员,到我家来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他们走后,我就独自静坐,回想起父亲当群众演员的几件小事。
②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见父亲端端正正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要群众演员拍戏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干什么?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了,可以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他可能还有任务。”父亲的语气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
③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种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倚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分明地,他惟恐那长袍沾了灰土或弄褶皱了。
④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过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了一个劲儿向我道歉。
⑤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一块儿包饺子,父亲择皮儿。忽然,父亲喟叹了一声,喃喃地说:“唉,人啊,活着活着,就老了……”一句话儿,使我、妻、母亲面面相觑,全家怪纳闷怪伤感的。睡前,我试探地问:“爸,你今天不高兴了吗?”父亲说:“不!我很高兴啊!”我说:“那你为什么在包饺子的时候叹气,还自言自语“老了老了’的哩?”“咳,那是一句台词。”父亲笑了笑说:“昨天,我们导演指示-给这老爷子一句台词!连台词都让我说了那不真算是演员了吗?我那么说你听着可以吗?......”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是在 。
⑥我就说:“爸,我的话也许你又不爱听,其实你愿意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时候,不会让你自己说的,会找人替你配音……”这下父亲真的不高兴了,便以教训的口吻说:“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吗?一句台词,光是说说的事?脸上的模样要是不对劲,不就成嘴里说阴、脸上作睛了吗?”
⑦……
⑧是呀,父亲所“演”的,不过是些迎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角色。走得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就十几秒钟。然而与父亲“合作”过的导演们说起父亲来,都赞不绝口。
【1】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对看,不知如何是好。( )
(2)一下子明白过来。( )
【2】联系上下文,第⑤段横线上应补出的内容是( )
A.背台词
B.叹息人老了
C.想实现“演员梦”
D.回想往事
【3】“要是都像你这种态度,那电影能拍好吗?”这体现父亲对“我”的态度是( )
A.批评、责骂
B.教训、斥责
C.不满、愤怒
D.告诫、指责
【4】联系全文,第⑦段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
A.省略我和父亲的争论
B.省略父亲做群众演员的其他事
C.省略我的不解不满、愤怒
D.省略父亲继续练习的情景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的父亲的两件事。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6】第②⑤段中,父亲提到导演时,总在前面加“我们”两字,表达了________。
【7】作者回忆父亲,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从中感受到父亲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文段,答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和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的精神。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腊八粥(节选)
“呃……”他惊异地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呃……”要用_______语气来读。
【2】选择: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 )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
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
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写句子。
(1)父爱是北斗,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让我辨明方向。
父爱是_______,即使_______,也能_______
(2)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攀岩前行;
选择了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 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扩句:小明爱钓鱼。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绿色公园。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20、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请根据《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写一篇读后感,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