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下联:山东落叶松___________

  • 2、按要求填空。

    员的音节________,音序________,部首________,结构________

  • 3、写出反义词。

    洁净—________                绽放—________                    光泽—________

  • 4、学以致用。

    在下面一段对话中,填写上合适的名言警句。

    老师问我们几位同学:你们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有什么诀窍吗?”

    小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要多动手,多实践。

    晓南说:要像古人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笃行之

      我说:要有恒心,学会坚持,锲而舍之,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

    李西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学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老师说:你们各有各的好办法,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啊!

  • 5、给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在学习上,他能够举一反三,稍加点拨,就能进步很大。________

    (2)身为时尚设计师,有时需要标新立异,这样才能获得青睐。________

    (3)遇到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去解决。________

    (4)如何有效地管理共享单车,需要认真调查研究,集思广益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小路。③留连:舍不得离开。④娇:可爱的样子。⑤恰恰:拟声词,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1“千朵万朵压枝低”呼应上句中的“________”字,本句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繁盛。

    2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可以把“留连”改为“翻飞”,因为“翻飞”生动地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______

    ②“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而“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写照,也传达出它带给诗人心理上的轻松适意的感觉。______

    ③“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实际上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种写作手法叫作寄情于景。______

  • 7、诗词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理解

    竹石

    郑燮①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处,应填_________

    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_______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晴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张口结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吉鸿昌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___的感情。

    【4】敌人要杀害吉鸿昌时,他提出了哪两个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成语概括)的高尚品质。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顾客瑟琳娜走进时装店。店员带她进了间被称为“智能试衣室”的房间。房间里空无一物,四周是与人同高的巨大电子幕墙。接下来,瑟琳娜小姐居然在四周的电子幕墙上看到了商店里所有款式的白色长裤。瑟琳娜小姐选中其中一条后,霎时,电子幕墙上出现了一个和她身形尺寸一模一样的虚拟模特,甚至连面容也一模一样。虚拟模特穿上选中的白色长裤,并向瑟琳娜小姐滚动显示了不同角度、不同姿态时的整体形象和服饰效果。这让瑟琳娜小姐惊喜万分。因为她不仅再也不用经历那种因为脱衣、穿衣带来的尴尬和麻烦,而且可以更清晰、更自由地欣赏和感受服装的魅力。

    【1】“……甚至连面容也一模一样。”这句话中“甚至”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智能试衣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学校《科技小报》的一名小记者,现请你依据短文内容编一则不超过40字的短讯来报导“智能试衣室”,你会如何撰稿?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智能产品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你的想象中会出现智能_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秦腔(节选)

    贾平凹

    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

    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麦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     廖)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橡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技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统!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   涌)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粗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 jīn   jìn)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 guǎng   kuàng)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地痛苦地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 ;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国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风”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或注音,画“√”。

    【2】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题的转变。

    B.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C.表示插说。

    【3】在文中用“﹏﹏﹏”画出有关陕西人外貌的描写。

    【4】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是哪些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被评论为“大喊大叫”的秦腔为什么几百年来依然兴盛?请说说你阅读选文后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小小的米兰花,细微得像碎玉米的米兰花。你总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小小的米兰花,你(牵引、 牵扯)出我多少衷心的思念。看见你,我总是想起小学时第一个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像大姐姐一样的老师。她总是把着我的手写字,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

    有一次我生病了,她把脸紧紧贴着我的面颊,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我心中(洒入、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她还送我回家,背着我涉过那条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条小河还常常从我心里流过,我分明看到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为了山村小学的明天,她散发出全身的清香,飘进农家的幢幢木房,了解我们学习中的疑难,帮助我们攻下一道道难关,直至夜深人静。此时,她却压住阵阵发痛的腹部,拖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挨、一步三回)地返回在乡间的小路上。啊,敬爱的老师,我多么想放声为您高唱一曲颂歌!

    岁月的波涛冲走了我许许多多关于花的回忆,可是小米兰那淡淡的清香却永远(飘溢、飘洒)在我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划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本文通过写___________,实际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10分)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呢!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流来的甘泉。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名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吮吸:  

    五彩斑斓:  

    抄写文中的比喻句。

      比作

      比作

      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改为反问句。

     

     

  • 14、课文在线。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尽快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文中说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而不说是那双手,这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远在我记忆里行走、微笑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连用两个深深地?作者到底思念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3.每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都不得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4.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句子

    1)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的雪花大如席。(模仿此句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宁对小明严肃地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第三者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焦裕禄的事迹让我感动。(改为用否定的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把”字句或“被”字句。

    1.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堵塞 自己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提示:就要进入中学了,为了让中学老师尽快地了解我们,赏识我们,我们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向中学老师介绍自己,如兴趣、爱好、特长、担任过什么职务、参加过什么活动等.还可以谈谈进入中学后的打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注意信的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