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扬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读对联,填空。 

    上联: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下联: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这副对联的上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的三位著名人物: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下联包含了宋代的三位著名文学家: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

  • 2、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他不是一个________,而是一名空军飞行员。文章选自《______》。这本书被称做___________。的确,这本书不但非常适合于孩子们阅读,同时更是写给某一些成人看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它是献给那些曾经是孩子并且记得这一点的大人的。

  •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羞成怒   (  ) 敌忾    猝不及(  )   万籁(  )

    (  ) 谋已久   (  ) 喊娘    人仰马(  )   大声(  )

    夜以(  )   如火如(  )

  • 4、根据古诗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所谓《诗经》“六义”,按体例分类,分为_________;按表现手法分类,分为_________。其中指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的是:_____;直接陈述事物指的是:_____

  • 5、(   )里填上恰当的字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无主     _____)(_____送炭

     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天下谁人不识君?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 代的

    【2】从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_____诗,诗人要远行的朋友是____

    【3】诗人与友人分别当天的天气非常__________(A.晴朗   B.阴沉),这一点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看出。

    【4】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哀愁,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激励朋友增强自信心,努力进取。

    【5】有关送别的古诗名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课外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 ①水国:水多。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1】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比喻时光流逝  B.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C.黄鸡报晓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的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再无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B.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

    6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词题。_________

    (2)“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缘由。_________

    (3)苏轼又名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读以下的文章,回答问题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在文中找出一个ABAC式的四字词语,并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说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乐趣?把它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语段赏析

      新的生活一开始,倒霉的事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丑小鸭处处受到排挤,遭讥笑。小鸭们啄他,小鸡们赶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丑小鸭非常难受,钻过篱笆逃走了。

    他逃到一块住着许多野鸭的沼泽地,又逃到一间老太婆的农舍。结果还是一样受到歧视。丑小鸭苦闷极了,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包容                  赞扬(         开心(       

    2这两段文字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丑小鸭遭遇到的倒霉的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接二连三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练兵场

    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

    最忆乡村年糕

    蒸年糕,是乡村年前最喜庆的日子。全村男女老少一齐上阵。男人负责砌灶、抬水、劈柴、起放蒸笼用的是方方正正的大蒸笼,需要两三个壮汉才能抬动。劈柴树桩最好,火旺,耐烧。女人负责发面、做糕、起糕。孩子们yīn yān)勤地向灶间递柴,巴不得一把火就把年糕蒸熟。大人笑道:“你们玩去吧!”孩子们自然shé shě)不得离开温暖的灶膛,斗鸡、踢毯子也要挨着大灶。不知是谁找来了花生、土豆、红薯干,埋入大灶柴灰里,不一会儿,空气中就飘着奇香。“给我一个!”“给我一个!”小孩子们你争我抢,转眼间,一张张小嘴都盖上了印章。

    灶火熊熊,香气飘散,第一屉年糕起笼了。年糕方方正正,因其形如小孩睡觉用的枕头,我们把它叫作粑枕,一个足有一斤多。刚出笼的粑枕热乎甜软,十分好吃。这时候,不分你家我家,都盛上一碗大快朵颐。主人很开心,谁家的年糕被吃得多,那家女人才光荣呢!

    自然,孩子们不会忘了烤年糕。等粑枕冷却,女人们就依了孩子们的请求,把年糕切成一指长的粑条,给他们烤。烤年糕是个技术活,一般由大孩子做。首先取两三条粑条,放在略微张开的火钳前段。然后,平放伸入灶膛内。不能急,一急,碰到灶壁,或是手无力发料,洁白的粑条就会掉落,惹得一身灰。

    那一天,是乡村的节日。熊熊的灶火从早上烧到夜晚,乡村欢声笑语不断。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

    【2】在蒸年糕时,男人、女人、小孩是如何分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张张小嘴都盖上了印章”中的“印章”指_______

    【4】你的家乡有什么特色小吃呢?它的制作过程你能简要介绍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的确,历代诗家词人为柳枝柳絮倾洒过很多墨汁和泪水。请写出一句与柳相关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为什么作者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崇拜到敬畏的境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题是青海高远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快乐阅读。

    特殊的点名

    李诗令

    ①下课的铃声骤然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②然而,同学们瞪着大大的眼睛,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严父慈母般的老人,这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将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啊!帐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③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窗外,艳阳高照,杨柳依依,蝉声长鸣,而整个教室里一片安静。

    ④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你给我们点个名吧!”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给我们再点个名吧!”

    ⑤马教授愣证了半响,面带微笑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慢慢地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凝神望着老师。“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⑥"肖石、张天利、温颖……”他大声点着名,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又端正坐下。

    ⑦“马国政!”

    ⑧“?”同学们蒙了。

    ⑨“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响亮地回答了自己的点名。

    ⑩掌声立即响起,同学们眼里啥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1“憧憬”的意思是______,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的“?”的含义是( )

    A.同学们想要下课了。 B.同学们问马教授问题。

    C.同学们感到很突然,心中疑惑不解。 D.同学们质问马教授。

    3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两个同学对文章进行了内容概括。

    同学 A:文章讲了在马教授上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请他给全班最后一次点名,马教授在点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后还点了自己的名字并响亮地回答,同学们深受感动。

    同学B:文章讲了在马教授上的最后一堂课结束时,学生们请他给全班最后一次点名,马教授点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同学们深受感动。

    (1)你认为同学______的内容概括更准确。

    (2)你认为上面不够准确的内容概括,原因在于_______

    A.内容概括太吵峻。 B.内容概括不完整。

    4文中“马教授愣证了半响,面带微笑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慢慢地捧起了花名册”,这是一处对人物_____________的描写。展开想象,此时的马教授会想些什么? 请写一写。

    5文章的题目是“特殊的点名”,谈谈这次点名特殊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 请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狼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狼堵上山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来送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 17、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 18、仿写句子。

    (1)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指不谦虚)

    (指很自豪

     

  •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 真美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纸自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