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
1.“燕子去了,有______________;杨柳枯了,有___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有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日子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中,作者在盼望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写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花瓣像玉石一样细腻而有光泽,像冰一样透明。 ( )
(2)几代人都在一起生活。本课指广玉兰花的各种形态在同一株树中共同存在。 ( )
(3)花儿很害羞似的将开而未开。 ( )[来源:@~%*
(4)一代一代地繁衍,不停息。 ( )
(5)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3、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hè sè tuò mò rǎn gang zāng shuǐ wáng hóu qì tì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yíng yíng jī zhù qī xī wū yā páo xià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í zǔ miàn jiá kǒng bù yǎn yì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根据课文,写出句子的前句或后句。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3)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叶绍翁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惜春的诗人来说,又略带离别伤感,宋代诗人王观“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
(4)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中西(______) 哀鸿(______) (______)妙算 (______)置信
一贫(______) 官逼(______) (______)腰粗 (______)葱郁
绝口(______) 观风(______) (______)弥漫 (______)残喘
赤胆(______) 金碧(______) (______)四溢 (______)金星
身体(______) 崇山(______) (______)之作 (______)秋菊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绘的是_______季的景色。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____________,表示声音的字是__________;表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表示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
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鉴: 。
②徘徊: 。
③渠: 。
④清如许: 。
⑤源头: 。
⑥活水: 。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3】怎样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
8、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
【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9、课外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整整一天,我一直(凝视 注视)这海面上的那个东西,不久便发现它一直停在原处不动。于是我(断定 判断)那是一艘大船。我急于想弄清真相,于是就拿起枪向岛南边跑去,跑到我前次被激流冲走的那些岩石前面。到了那里,天已经完全晴朗了。我一眼就看到,有一只大船撞在暗礁上失事了。
我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忽然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热烈 强烈)欲望,有时不禁脱口而出大声地疾呼:“啊!哪怕只有一两个人,或者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这只船上逃出来也好!那样他就能到我这来,与我作伴,我就有人说话交谈了,那该多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独(寂寞 寂漠)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我多么希望那只船上能有一个人逃出来啊!“啊,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好!”这句话我至少重复了上千次。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对文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情景”指的是“我”急于弄清真相的情景。
B.画“ ”的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我”求伴求友的想法。
C.通过画“ ”的句子说明了“我”急于离开荒岛。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佩服鲁滨逊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
1.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从爱开始
①他是一名教师,却曾经并不喜欢这个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因为当初是实在无路可走才来这所中学教初中的。在灰暗的心境中,他觉得领导对他歧视,同事对他嘲讽,学生对他不尊重。于是,他独来独往,整日阴沉着脸,学生们都怕他,同事们也有意回避他。他苦恼至极,觉得世界欠他的太多。
②一天,他又憋了一肚子气回家,因为他的优秀教师称号又没被评上。生过闷气,他随手拿起一本书看,忽然,书中的一个故事吸引了他:一条鱼每天都不停地在大海中找寻着,疲累至极,于是它去问鱼王:“人们说的大海究竟在哪里呢?” 鱼王说:“我的孩子,海既在你身外,又在你身内,你无时不在海中啊!”那条鱼又问:“那么,尊敬的鱼王,为什么我感觉不到海的美丽呢?”鱼王说:“我的孩子,那是因次你高海太远了,反而感觉不到它的恩惠。从现在无始,你心里装上对海的热爱吧!你就会感受到它的美丽了。”那条鱼大悟,于是每日在海中畅游,快乐无比。看完这个故事,他的心中如同下了一场迅猛的流星雨,那份震撼是无法言喻的。
③第二天去学校,他破例地和每一个同事打招呼,他发现原来每个同事脸上的笑容都很真诚。上课时,他一改往日的严肃冷漠,谈笑自如,妙语连珠,学生们都听呆了。下课时,教室里忽然响起了一片掌声,一个女生说:“老师,看到你的笑容,我们心里感觉真温暖,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那一刻,他感动得直想落泪。回到办公室,他写了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和一份决心书,然后交给校长,校长看罢,连连说好,他备受鼓赛。他的世界仿佛变了个样,一年过后,他所教的班级以全市平均分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高中,他也被评上了省级优秀教师。
④他时常慨叹,一颗冷漠抱怨之心把自己和世界隔膜得太久了。心中充满冷漠,世界只会给你一堵冰冷的墙;心中装上热爱,生活便会给你一片温暖的阳光!
【1】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展现“他”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震撼无比——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③自然段写道:“一年过后,他所教的班级以全市平均分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高中,他也被评上了省级优秀教师。”请分析他有此成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第②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后,你的内心一定有所感触,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精彩片段赏析。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1】对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我”几天没吃饭了,没有力气。
C.草地上能吃上鱼汤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这段话表现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的精神。
13、阅读《匆匆》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从“叹息’’一词中,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是 ( )
A. 无奈、悲伤的心情 B惋惜、无奈的心情
【2】选文第二段中,对破折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语意的递进。
【3】对选文第二段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紧扣“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B. 日子来去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彷徨、伤感、低迷、颓废的情绪。
C. 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时光宝贵,要珍惜时间。
D. 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要有所作为,切莫万事成蹉跎。
【4】对选文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生动形象、言辞典雅 B. 豪放激越、气势磅礴
C. 清秀隽永‘质朴简练 D. 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5】选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B. 花有重开时,人物在少年。
C.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课外阅读:
最优秀的人是谁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 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1】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第一个“蜡”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_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带点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________ 。(选序号)
A. 对助手满意。
B. 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 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全国,找遍五湖四海。
【4】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苏格拉底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急。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她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说:“我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有时候,我的灵感还是从失败中获得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点绿洲。(仿写句子)
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18、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开学的一天早上,王老师在发新书。小刚发现发给自己的语文课本的封面被折,于是他趁同桌李扬不注意时,把书调换了……
要求:自拟题目。根据材料展开合理想象,把事情写完整,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