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嫦娥(______)月 (______)黄子孙 积劳成(_______)
(______)而不舍 夜以(______)日 猝然长(______)
风华正(______) (______)耳欲聋
2、看拼音,写词语。
huái xiāng | huā bāo | rǎn liào | chì bǎng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hú lu | qīng tíng | liǔ shāo | lí míng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机械 玫瑰 震奋 乏力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忘却 晦黯 截然 精致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演译 哀思 考验 喧哗 ________改为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1.舍本(______) 六畜(______) (______)成裘 (______)鸟语
2.贪消(______) 人寿(______) (______)仅有 (______)齐发
3.纷纷(______) 风月(______) (______)仇报 (______)出新
4.一日(______) 悲欢(______) (______)花开 (______)席地
5.夏水(______) 不容(______) (______)月圆 (______)芙蓉
5、小明在读世界名著《鲁兵逊漂流记》,当他读到“我们在困窘中,就是我们所说的,左右为难或者踌躇不定的境地中……”时,不认识“踌躇”这两个字,就去查词典,他先查“踌”字的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知道了这两个字读“chóu chú”。这句话中“踌躇”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踌躇)(踌蹰)chóu chú ❶形犹豫:颇费~|~不决|~了半天,我终于直说了。❷<书>动停留;徘徊不前。❸<书>形用得意的样子:~满志。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阅读。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的感情。
【2】翻译三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上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1.“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中的“此”指( )。
A.夹竹桃香气四溢 B.夹竹桃富有韧性
C.夹竹桃悄然不响
2.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
3.“我”把月光下的夹竹桃幻想成了三种事物,分别是__ ___ 、________和________。
4.月光下的夹竹桃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文中的“亚洲”指夹竹桃在月光下地图一般的影子,那么,“大海”是指____________ __,“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____ _,而“游鱼”其实就是___ ____。
10、课外阅读。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又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弄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1】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花灯是真正的艺术品,选段是从______ 、______、______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4】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哪些花灯?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历)声喝(hē hè )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è é)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ó fú)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ì shì)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画出来。
【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学与问
①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②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日新月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者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文中提到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绕着“学与问”:
(1)提出的核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论述最主要的方法是:( )
A.引用 B.比喻 C.举例 D.对比
【4】读课文第④自然段完成:
(1)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全文中还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大科学家沈括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学与问》,你一定联想到了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结合这两篇文章,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佳的小路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房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具体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设计师格罗培斯大师,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峻 竣)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留下70多出杰作。然而建筑学中(1)微小得不值一提的一点----路径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电话后他心里更加焦躁。他决定到地中海海滨去清醒一下,争取早日定西方案。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公路上奔(驰 弛),沿途漫山遍野的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他看见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吆喝,但很少有人停下来过问。当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他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老太太的葡萄园,你只要付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子葡萄上路。据说这位老太太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她的葡萄总是提前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久缠在他的心头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格罗培斯(2)出乎意料的高兴,连忙让司机调转车头返回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要求施工部在乐园(撒 撤)上草种。没多久,小草长出来了,整个乐园被绿草所(复 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延”和“迈”都是( )结构的字。“迈”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延”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画。
(2)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3)将文中画“_”的部分各用一个成语代替。
①_______②_______
(4)“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会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联系短文,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______________
①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入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的,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②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 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③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世间。
④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引起下文 C.表示解释说明
【3】在第①自然段中用“ ”画出描写台灯外形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蜡烛非常谦虚的句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8、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