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字有它独特的美,请读准字音,把字写规范、美观。
jiǎn lòu kā fēi lào yìn xióng yīng
( ) ( ) ( ) ( )
yāo he wú gōng tǎng ruò wēi yī
( ) ( ) ( ) ( )
2、看拼音,写词语。
luò tuo luǒ lù fù gài duǒ c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ān fàn jiān áo tiāo ti pái huá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字成词。
心地( )良 秋高气( ) 万里( )云
连绵不( ) 念念( )忘 一目( )然
开门见( ) 风雪交( ) 排山( )海
4、读句子,给画线的地方换个恰当的词语
①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像群星罗列天空,如棋子分布棋盘。________
②远望水和天仿佛连在了一起 , 翡翠和蓝玉合壁,蔚为壮观。________
③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情开阔,精神愉快。________
5、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热气( )( ) ②目( )转( ) ③三( )两( )
④( )( )一息 ⑤无( )无( ) ⑥喜( )望( )
(1)形容注意力集中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
(2)在适合用词语④形容的情境后打“√”。
A.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临近死亡。( )
B.呼出最后一口气,已经死亡。( )
(3)用词语②⑤⑥写一段表达喜悦情境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③,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yí)元④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⑤。
但愿苍生⑥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③爝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把。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无际。④元:本来。⑤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⑥苍生:老百姓。
材料:于谦生平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后先后升为御史、兵部右侍郎。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而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诗中能够体现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以“_________”称“煤炭”,再以“_________”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
【3】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象征意义丰富,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咏物诗,所用写法是_________。表面上是咏_________,实际上是明志向,表达了于谦_______________。
7、填空并答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带点的词语。
独_________________
异乡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全诗抒发了他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寒梅著花未③?
注释:①来日:来的时候。②绮(qǐ)窗:雕刻花纹的窗户。③著(zhuó)花未:开花没有?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
【1】本诗的前两句连用了两个“故乡”,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终于见到一个来自故乡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故乡的一切
B.“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写出了仿佛故乡值得怀念的就是窗前的那株寒梅,这有些出乎常情,是故作姿态
C.在句式上,以问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D.本诗的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
【3】本诗中________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请你写出两句表达同样情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飘香的生命
站在人行道旁的桂树下,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
我一个初中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
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处省略号,第一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第二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三四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叙述方法。“飘香的生命”既指“桂香”,又赞人品,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两处写“眼睛湿润了”,说一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飘香的生命》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夏天,小熊猫、小猴子、小鸭子和小山羊在玩球,出了好多汗,他们想洗个澡。
小猴子上山去找泉水,小熊猫到竹林砍竹子、小鸭子到湖里去采莲蓬,小山羊到树林里去背回来一捆树枝。大家动手引来泉水,搭起一个棚子,做好沐浴喷头。小小的浴室造好了!小动物们多么快乐啊!
【1】因为小动物们________,所以他们想洗个澡。
【2】小动物们是怎样造浴室的呢?
小猴子________ 小熊猫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 小山羊________
【3】小动物们快乐的原因是( )
A. 团结合作,亲手造好浴室 B. 他们找来好多东西
11、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英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游击战争
【2】文中画“﹏﹏﹏”的部分说明了( )
A.董存瑞身体强壮。
B.董存瑞意志非常坚定,视死如归。
C.导火索烧得很快。
D.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
【3】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你还知道谁?请写下他们的名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用上所有的力量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suì suī)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巨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qǐ zhǐ)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而岩石却相当巨大。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
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 攻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tuō tuǒ)了,重新掉进沙箱。
小男孩只得哼哼直叫,拼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砸伤 划伤)了他的手指。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gǔn gùn)过孩子的脸庞时,父亲来到了跟前。
父亲的话(温和 严厉)而坚定:“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 纠错)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1)垂头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而易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可他父亲却说他没有用尽所有的力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硬(______) 渺小(______) 中心(______) 干扰(______)
【7】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练习。
骑鹅旅行记(节选)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
在他朝桌子走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异的情况。房子比原来大了吗? 这不可能。可是为什么现在走到桌子那里比平时要多走好多步呢?椅子是怎么啦?看上去并不比刚才大。可是他首先得爬到椅子腿的横档上,然后才能爬到座位上去。桌子也一样,他不爬到椅子扶手上就看不见桌面。
“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男孩说。“我想是小狐仙对椅子、桌子以发整个屋子都施过妖术了。”
讲道集放在桌子上,显然和原来完全一样,但是似乎也有不对的地方,因为他不站到书上去就一个字也看不到。
他念了两三行,无意间抬头一看,他的目光正好落在镜子上。他立刻大叫起来:“看,那里又一个!”因为他在镜子里清楚地看到一个头戴尖顶帽、穿着皮裤子的小人儿。
“他的穿戴和我一模一样啊!”男孩说着,惊奇地把两手扣在了一起。当时他看见镜子里的小人儿也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
男孩又揪一揪头发,捏一捏胳膊,扭动下身子,镜子里的小人儿也立刻照样做了。
男孩绕着镜子跑了几圈,想看看后面是不是藏着一个小人儿。可是他什么也没有找到。当时他吓得浑身发抖,因为他现在明白,小狐仙已在他身上施了妖术,他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小人儿就是他自己。
【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A.变成了小人儿
B.在教堂附近
C.一座小庄园
D.白鹤之舞
【2】文中的男孩指的是_____,他被______施了妖术,变成了______。
【3】男孩被施了妖术后,发现了哪些奇异的情况?( )
A.走到桌子那里比平时要多走好多步。
B.首先得爬到椅子腿的横档上,然后才能爬到座位上去。
C.不爬到椅子扶手上就看不见桌面。
D.不站到书上,就一个字也看不到。
E.以上都是
【4】男孩是怎样断定自己被施了妖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镜子里的“小人儿”就是文中的男孩。______
(2)不仅男孩被施了妖术,椅子、桌子以及整个屋子都被施过妖术。______
(3)男孩发现自己被施了妖术后,心情非常激动。______
14、阅读理解。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美国洛杉矶(jī)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xū)。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⑤就在他挖掘的时候 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 看到这片废墟 他们痛哭并大喊 我的儿子 我的女儿 哭喊过后 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 太晚了 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 问道 谁愿意帮助我 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 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lì)堆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请你用比较简炼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给文中的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3】文中哪一处的句子让你最受感动,请你用“ ”线画出来,并写出你为什么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一小段话,改为用转述的形式来说。
阿曼达对爸爸说:“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此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一句话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本文在写法上,哪一点最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成“被”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19、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20、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21、作文
题目: 变了
要求:写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的变化,如《王小虎同学变了》、《李大伯变了》、《我家变了》、《家乡变了》等。要求详略得当,注意错别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