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第一句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_________。第二句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赞美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美德,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第三句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盛赞了在寒风中傲霜挺拔的菊枝,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髙洁品格。
2、光阴似箭,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眼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六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忘不了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老师常常用“ ”(名言)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老师还用《三字经》中“ ”劝我们要好好学习……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我想用“ , ”这句诗赞美他们。六年里,同学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之际,我想对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3、填入反义词
清白——________ 等闲——________ 不怕——________ 放松——________
坚韧——________ 东西——________
4、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容貌 (______)的舞姿 (______)的唱腔
(______)的江水 (______)的激流 (______)的百姓 (______)的性格
5、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件事情,其中_____________略写,____________写得特别详细,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竹石
郑燮①
(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1】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括号处,应填_________。
【2】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_______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匆匆》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jǐn jìn)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zhuǎn zhuàn)。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bó báo)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选文作者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
【2】给文章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用_____的修辞方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_______________,表示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小节中最后两句话中反复使用了_____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
【5】写一条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面句子正确的修辞方法。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______)
10、江姐
①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②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份学习讨论提纲。听见叫她的名字,江姐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③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忙着帮她收拾行李。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④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X”号的囚服。
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着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⑥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与女室的同志告别。
⑦“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⑧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还给那位女同志。
⑨“留给大家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⑩布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哭了起来。
⑪这时,从走廊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⑫江姐讲完以后,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回头看了一眼室内。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
⑬“同志们,永别了!”
⑭“江姐!江——姐——”人们像猛地醒过来似的,红肿着眼睛,从签子门缝中望着她离去的背影。
⑮江姐和其他男同志一起,挺立在囚车上面,像迎接庄严的战斗,像迎接即将到来的光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催促:_______洋溢:________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转移”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意味着什么?结合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她那样平静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和作者的写法,谈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这句话是对江姐的______和_____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英雄。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1】根据这幅漫画的情境。写一写漫画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漫两所反映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唐僧师徒越往前走,越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一打听才知道离此不远有座火焰山,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山上的火。孙悟空大喜,驾着云来到翠云山,想凭借当年和牛魔王的交情借到扇子。
哪知,铁扇公主早就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很想杀了他。可是任凭铁扇公主怎么用剑砍孙悟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气得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一下子把他扇出五万多里。后来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这回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
有一天,铁扇公主坐在洞中,喝了一口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原来是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中,被铁扇公主喝了进去,吓得她赶紧把扇子借给孙悟空。没想到,悟空借来的是假芭蕉扇,火越扇越大。悟空只得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到翠云山骗出了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就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在半路上又把芭蕉扇夺了回去。悟空追上,牛魔王现出原形和悟空战到了一处。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无法逃脱。铁扇公主只好把芭蕉扇交给了刊、悟空。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下,让大火再也不能燃烧了才罢手。
(1)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2)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了解,请选出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恨之入骨的原因。( )
A. 铁扇公主本是红孩儿的母亲。
B.观音菩萨将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铁扇公主因此怀恨在心,想杀孙悟空。
C.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拜兄弟,后来反目。
(3)短文中写孙悟空几次借芭蕉扇?每次都是用什么办法借的?
(4)短文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3、阅读短文,再按要求做。
让生命化蛹为蝶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pì bì),嘴角畸(jī qí)形,说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后来,他能流利地讲话了。因为他的勤奋和善良,他中学毕业时, 取得了优异成绩, 有了很多好朋友。
1993年10月,他参加全国总理大选时,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后,赢得了选民极大的同情和尊敬。加上他提出的竞选口号“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极大地鼓舞了人民,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并在1997年再次获胜,连任总理,人们亲切地称他是“蝴蝶总理”。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
是的,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比如贫苦的出身,丑陋的相貌,痛苦的遭遇。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茧”。但有些东西我们人人都可以选择,比如自尊、自信、毅力、勇气,它们是帮助我们穿破命运之茧。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剑。
【1】查字典,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因为 所以 不仅 还
【3】束缚让·克雷蒂安的茧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标出。
【4】他是靠什么冲破茧化蛹为蝶的?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战胜缺陷”、“连任总理”、“化蛹为蝶的启示”用“▲”把短文分为三部分。
14、阅读练习
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
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变色龙通过变色吸引同伴、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的原理着迷。
②今天,科研人员宣布他们揭开了变色龙变色的秘密,而这一发现让他们大为震惊。
③科研人员发现,变色龙不是通过色素来改变颜色的,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
④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学家米歇尔.米林科维奇说:“我们十分惊讶,人们曾认为它们是通过色素来变色的,但真正的原理完全不同。”
⑤雄性变色龙变色,可以让自己的外表更加华丽,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或是让自己的外表更加不起眼,从而躲过捕食者。
⑥大多数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黑色素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它们改变的是颜色的亮度而不是色调。
⑦研究团队称,此前人们也一直用该原理解释变色龙的变色过程。但这个说法,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
⑧对变色龙皮肤的分析显示,变色龙的变色是由透明的被称为“光子晶体”的纳米物质控制的,光子晶体位于虹细胞层,在变色龙的色素细胞之下。
⑨日内瓦大学在一份报告中说,变色龙通过“调节”虹细胞内的纳米晶体结构来改变光线的折射。当变色龙结构平静时,纳米晶体呈密集网状分布,折射出蓝光。而当变色龙兴奋时,纳.米晶体结构会变得松散,因此折射的光线呈黄色或红色等其他颜色。他们发现变色龙还有更深一层的虹细胞,这些细胞包括“体积更大、更不规律”的晶体,可折射强光,实质上是一层智能隔热板。
⑩研究团队说:“ 虹细胞呈两层分布是进化的新特点,达令变色龙可以迅速在有效保护色和鲜艳颜色间转换,同时提供被动热防护。”其他爬行动物体内只有一种无法变色的虹细胞。
【1】文中变色龙变色的原理是( )
A.迪过色素改变颜色
B.通过改变光的折射改变颜色
C.通过体内虹细胞的变化来变色
D.以上三种都有
【2】文中第①段加点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作诠释
C.下定义
D.打比方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雄性变色龙通过变色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迷感捕猎者。
B.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改变其色调。
C.变色龙的变色是由位于虹细胞层的“光子晶体”这种纳米物质控制的。
D.变色龙的虹细胞呈两层分布,这是其进化的新特点。
15、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9、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还有人活着吗》这篇课文表现了被困人员永不放弃的精神和抢险人员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的高贵品质。你读后有何感想?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