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临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古诗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老师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

  • 3、写出反义词

    崭新________     辽阔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   精细________

  • 4、填空。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3)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

    (4)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__________心情。

  • 5、根据习作要求填空。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就叫_____。本次习作有两个选题,标题的中心词是____。第一个选题是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第二个选题是讲述自己亲身参加的一次________的经历。在写作时,应抓住__________来写,分多个方面介绍,如来历、象征意义,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活动现场情况及自身感受和看法等。注意表达要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我最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2】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___的品质。

    【3】最后一句诗中的__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下列还有哪些是题画诗?用“√”标出来。

    A.《墨梅》(  )     B.《惠崇春江晚景》(  )

    C.《滁州西涧》(  ) D.《江南春》(  )

  • 7、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字词。

    (1)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盈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脉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填序号)

    A.写景词   B.言志词 C.思乡词   D.送别词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把山比作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__________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冬游西藏

    与高天厚土联结——于是有了力量;与极地低空联结——于是有了天堂;西藏——天地相连的地方,走进西藏,你就走向了阳光,走向了天堂。可你知道吗?冬游西藏,哪里是最佳去处呢? 

    一是以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代表的藏东冬令生态旅游。冬到雅鲁藏布,心情舒畅,上有皑皑雪山,中有绿色亚热带植物,而下面就是远比夏季清澈的奔涌江水。奇特的雅鲁藏布江马蹄型大拐弯,像一条银色的腰带,在此蜿蜒飘逸。不远处,帕隆藏布峡谷的另一个马蹄型拐弯,同时出现在你的视野,像一对奇特的双胞胎”……途中会有很多小村庄让你感觉好像回到原始村落”……

    二是以布达拉宫为中心的冬季圣城旅游。拉萨,山环水绕,天高气爽,年日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以上,是世界著名的高原日光城,冬日暖阳遍及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4月,白天的气温达到10—18度,你可以清闲、从容地在布达拉宫、大昭寺享受拉萨日光城的冬日暖阳。

    三是以珠穆朗玛峰为代表的冬季观雪峰旅游及奥运旅游。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为"第三女神",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高的山峰。在这里你不但能感受到群山来朝、波澜壮阔的景象。还能看到素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的珠峰旗云。在每年天气晴朗的冬季,珠峰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如果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扬,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说明风力越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

    1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句话。

     

    2冬游西藏,有哪几个最佳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你感觉西藏的冬天冷吗?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出解释珠峰旗云的句子。

    5对于西藏,你还有哪些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西藏旅游部门想让你根据西藏的特色为她写一句广告词,你会怎么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   )为我们平添光亮,( )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此起彼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拗不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两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短文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天窗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试用 在文中画出3借由天窗所感受到的美妙。

    4文中多处写景,蝉鸣蛙声此起彼伏的夏夜、充满诗情画意的夜色、天籁一般的雨声,同时围绕天窗,写了多件体现母爱的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下列句子,结合加点词句,说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1)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①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②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根据文章内容填一填。

    道路被封锁→①________→负伤前行→②_________→解放隆化

    【2】选段2通过对董存瑞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董存瑞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3】“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句话写出了董存瑞怎样的形象?分析句子的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

    【4】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面”描写的一句话,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5】读画“——”的句子,说说作者写时间的流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 12、课内语段赏析

    河神仰望着大海,向海神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

    1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仰望——________    耻笑——_______________

    2用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不到你这里看一看。        我会受到人们的耻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总以为自己最了不起,要是不到您这里来看一看,我就会永远受到人们的耻笑啊!河神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句话有着什么样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伍

    林海音

    1骆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2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3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4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5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6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7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地,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

    8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9“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10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11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12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3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的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14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15“谁?”

    16“骆驼呀!”

    17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18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19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20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贝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第6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

    2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

    3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  ________

    A. 第1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

    B. 第2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

    C. 第3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

    D. 第4段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

    E. 第10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

    F. 13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4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练习

    生物角架子的上层放着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缸里有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它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尤其是那朵水泡眼鼓着两只灯泡似的大眼睛,在碧绿的水草中间悠闲地穿行。架子的中间装有玻璃门,里面陈列着同学们收集的珊瑚、贝壳等标本。架子的下层并排放着几盆水仙花、宝石花和仙人球。

    1这段话按______顺序写的,其中重点写_______

    2你还养了哪些花,说几个听听,顺便介绍一下特点: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列文虎克磨薄放大镜的四周。(改为字句和字句)

    字句________

    字句________

  • 18、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别开生面。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句意)。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题目:_______引起的回忆

    要求:请你以“_______引起的回忆为题(例如一张照片、一本书、一束鲜花引起的回忆),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注意书写规范、整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