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音字组词:
dú______打 ______书 ______立
chú______窗 ______房 ______夕
xiù生______俊______ 领 ______
bì货______ 躲 ______ ______绿
2、读句子,填空。
1.我们地球的年龄应该是46亿岁。
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 。
2.地球70%的面积被海水覆盖,陆地面积仅占30%,上面还布满了河流与湖泊。
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 。
3.一艘欧洲的货船抵达赤道附近的非洲码头后,发现原封未动的货物少了十几吨。
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 。
4.我们的地球像一只陀螺,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 。
3、读古诗,猜景物。(2分)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草斜。
整首诗,没有一个字提到所写的对象,而是间接地把所写对象的几种用途和景致一一罗列出来了。请问诗人所描摹的对象是什么?
答: 。
4、古诗名句填空。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_________。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
(5)少壮不努力,_____。
5、课外阅读
【1】《断喙鸟》讲述的是(_____)和(______)之间动人情谊、相惜相知的故事。
【2】《断喙鸟》是一个关注( )主题的故事,视角在于( )、( )等弱势群体上。
【3】《断喙鸟》这个故事源于( ).
A. 作者看到一些流浪汉无家可归 B. 纳桑尼·拉胥梅耶父亲生前的流浪生涯
C. 罗伯特·英潘父亲生前的流浪生涯
6、阅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
B.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是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
C.“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
D.本诗借物抒情,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细品诗歌,判断对错。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
(4)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丑菊
这是件有趣的事,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想要看看享有如此恶名的花究竟怎样。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儿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些天,花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便像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又像撑伞似的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土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
但我觉得那人大不公平了,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事物中,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事与愿违:________
庆幸:________
【2】丑菊又名____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白天________,晚上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1】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章第④—⑦段中,理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慌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处描写有何作用?请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⑤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专项训练。
夏明翰烈士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同志被捕了。
审讯室内,敌人的审问开始了。一个杀气腾腾的反动军官问夏明翰:“你多大年岁?”夏明翰白了他一眼,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那个反动军官又问:“你的家在哪里?”夏明翰提高了声音,说:“革命者四海为家,我的家在全世界!”“我再问你,你们的人都在哪里?”夏明翰听了,狠狠地盯了那个反动军官一眼,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的人都在我心里。”说完,把嘴一闭,再也不说一个字。敌人企图从夏明翰口里得到一点儿情报的梦想破灭了。
敌人用各种手段都没能使夏明翰屈服,最后决定杀害他。
3月20日清晨,白色恐怖笼罩着江城,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的难友,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刑场上,夏明翰昂首挺立,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执刑官走过来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夏明翰大声说:“有!给我纸和笔!”他用戴着手铐的手,饱蘸着浓墨,不,饱蘸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枪声响了。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同志为革命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短文选取了两个时间点来记叙夏明翰烈士的事件,一是___________(时间)夏明翰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时间)夏明翰___________。在记叙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___(言行 神态)的描写来体现人物品质的。
【2】第二自然段中,面对敌人的审讯,夏明翰回答的语言反映了他( )(多选)
A.对革命充满信心 B.博大的胸怀 C.坚信共产党永远存在 D.在和敌人斗智
【3】结合短文内容,阅读下面的资料,想一想,夏明翰想借这首就义诗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将你的理解批注在文中的对话框里。
资料 著名诗人萧三回忆说:“夏明翰同志党性很纯洁,没有一点花招,扎扎实实,不说假话。要说他的性格、脾气,就义诗完全可以代表,是真心话,没有做作,很难得的就是他这言行一致。”
12、阅读《珍贵的教科书》片段,回答问题。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传 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们仍然顽强地坚持学习。
当时,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黄土块(代 带)替。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能抄一课学-课。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科书啊!
【1】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 ) 困难——( ) 渴望——( ) 只能——( )
【3】给下列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环——( ) ( )科——( ) ( )
仍——( ) ( )难——( ) ( )
【4】按原文填空,再仿照句子写一写。
没有桌椅,就__________没有黑板,就__________
没有粉笔,就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的主要意思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1)班里,他的成绩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他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他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来最脏最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着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 老师却没有笑 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脸蛋说 是的 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个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同学回家。可惜因车后座装了一个铁篮子,无法多载一个人而作罢。
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在拆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 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 是因为笨才善良 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给文章第6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纯真一一(_________) 怪异一一(_______) 复杂一一(_______) 央求一一(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表现了阿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写了阿瓜的哪几件事?请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对取笑阿瓜的同学,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老人与海节选
(老头几乎拼了命捉到一条大马林鱼,却引来了鲨鱼。当拼力赶跑一条鲨鱼之后)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拉又一扯,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鲨鱼依然在不断出现,老头儿也不知道究竟杀死或者赶跑了多少。天亮时,已经筋疲力尽的老头儿把巨大的马林鱼骨带回了港口。)
【1】找出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动作的词语写下来,数一数各出现了几次?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出文中划线处的关联词,再反复读句子,有什么感受?
用这些关联词说一句(或者一段)话,来概括老头儿在与鲨鱼搏斗过程中的表现。
【3】《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作家借老人的口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并不是________。你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想对老人说: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这是事实。(把一般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题。
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被”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18、改写句子
(1)他家的房间很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长长的塑胶跑道上尽力奔跑的姿势吸引了许多同学赞赏的目光。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约翰对左眼失明的弟弟布朗说:“刚才我努力眯紧左眼,很吃力,所以没瞄准。你比我有优势,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你可以心无旁骛,专心瞄准目标。”
变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表达。
回首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也许有过追梦的艰辛、成功的欢乐、友情的愉悦、孤独的感伤……每一次的经历都是成长。请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
提示:1.表达有条理,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2.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