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把成语补充完整。
自己对自己说话( )言( )语
很少的几句话 ( )言( )语
随口乱说的话 ( )言( )语
豪迈雄壮的话 ( )言( )语
巧妙动听的骗人的话 ( )言( )语
像蜜糖一样的话 ( )言( )语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天( )海( ) ( )所未( ) ( )( )而逃
鱼( )而( ) ( )手好( ) ( )不在乎
无( )无( ) ( )( )相投 ( )( )若狂
3、清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嗬,在一夜春雨的滋润过后,街道两边花坛里的杜鹃花全开了,真是“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 )家、( ) 家和( )家。原名 ( ),字 ( ),浙江( ) 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
5、下面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反映了他怎样的品质和特点。
(1)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拖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
(2)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
(3)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
6、阅读理解。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看拼音,写词语。
bái rì huánɡ hé
( ) ( )
ɡāo shān dà hǎi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人( ) 尽( ) 衣( ) 欢( )
入( ) 近( ) 依( ) 欲(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楼 一( )河 一( )红日 一( )绿叶
一( )山 一( )人 一( )诗人 一( )老虎
【4】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白日依山尽 ( )
A. 依靠 B. 同意 C. 按照
【5】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黄河入海流 ( )
A. 进来或出去 B. 收入
【6】选择带横线字的正确解释。
欲穷千里目 ( )
A. 需要 B. 将要 C. 想要
【7】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_____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______的事情,但他从_______想象出_______,感受到_______,心情由_______转为_______。
【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______的道理。
8、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找出诗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诗中希望得到的“人才”主要是指( )
A.学习程朱理学的读书人 B.能够“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C.主张学西方的中国人 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如何理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比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甲)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死也不倒下(节选)
(乙)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1】找出选段(甲)中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甲)中“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句话中的“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乙)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特务与吉鸿昌的对比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4】对题目“死也不倒下”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坐在椅子上死,可以不倒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甲)着重抓住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B.选段(乙)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C.这两个选段都表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视死如归、不惧牺牲的崇高品质。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②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三句话均独立成段,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①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陈述句相比,文章用这样的句子开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它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1919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给文章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表示“绚丽多彩”意思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表示“铺天盖地”意思的句子。
(3)你认为旅行鸽灭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旅行鸽的命运联想到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
12、应聘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1】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______________
(2)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______________
【3】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____
A. 被录取的是母亲 B. 儿子没被录取 C. 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请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
【4】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好燕南来
林清玄
①阳台屋檐下住了一群燕子,这燕子肯定是一家人,数十只燕子只有一个巢,累累相连。
②五年前的春天,第一对燕子来屋檐下筑巢,养育了两只小宝宝。当时筑的巢只有一个小碗大,看着小燕子露出大半个身子,很担心它们会掉下来。
③小燕子终于没有掉下来,在夏季将尽时,与父母一起飞去了北方。那一年的冬天,看见空空的燕巢,常常怀念着唱呢喃之歌的燕子。
④第二年的春天,燕子回来了,一共六只。我想:两只小燕子也找到了它们的伴侣,并且选择与父母同住。小碗般的燕巢加高加厚,成了一个中碗,两边又连接了两个小碗,各有独立的门户,就像一座三合院,儿女各住东厢与西厢。
⑤老燕子又生小燕子,小燕子也生小燕子。
⑥燕子进进出出,到了第三年,我已经算不出总共有几个巢,也算不出一共有多少燕子。
⑦我只知道,这是一家人,它们每年从北方来,都会住在老巢,并且不断地整理旧居,加高加大,逐渐在屋檐下结成一片燕巢。
⑧在这广大的世界,燕子是如何寻找到它们的旧家呢?这城市边缘的屋角,在空中是否有一个坐标呢?夏末的时节,燕子回去北方,北方的某一个屋角,是不是也有它们的旧巢?——我每天看着燕子的时候,神思如是飘飞,赞叹那小小的燕子,有着不可思议的智慧;它们在无形的经纬度穿梭来去,方向与位置却如是精细,在燕子的心中,是不是有一个随地球转动的卫星呢?
⑨“ ”去年的花必会在无可奈何中谢落,去年的燕子却能轻松地回到旧巢,去年的落花化成燕子口中的香泥,以加大它的住居,一代一代地传述着空中的消息。
⑩我常常在黄昏的时候,坐在那累累的燕巢下,听它们的啁啾呢喃,想听出其中的消息。我想象自己是一只燕子,奔行于北地与南方,飞翔在春日与秋天之间。我有一具神秘的罗盘、一只精密的定位系统,还有全年无休的卫星;我携带这些庞大的工具,还要保持潇洒与轻巧;还要携老扶幼,燕燕双飞;还要母子相哺,煦然相乐……这使我在夕阳的余晖中因崇敬而肃然了。
⑪一只小小的燕子都宝藏了宇宙里巨大的神秘呀!
⑫居住于尘世是无可奈何的,但我们的心,在清晨,可以随着燕子循曦光飞出;在黄昏,可以乘着晚霞回巢。我们的心,可以永远寻找温暖的春天,纵使南北奔波,也不疲厌。
⑬有春天的地方,就有我的足迹。
⑭有我在的处所,就是春天的所在。
(选自《在云上》,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成语。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①—⑦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⑨自然段开头填上一句古诗,最合适的是( )。
A.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填空。
(1)第⑧自然段连续发问,作用是 ,(A. 加强语气,先声夺人;B. 引发思考,为下文做铺垫)你体会到作者 感情。
(2)读第⑩自然段后,你的体会是:
【5】“我们的心,可以永远寻找温暖的春天,纵使南北奔波,也不疲厌。”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芳草地。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成成预备同家人开启一场文化之旅。首先,他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之间的情致;再赶往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升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山色中吮吸天地间的精华!
【1】这组材料是围绕____这个话题组织在一起的。
【2】读材料二,补全成成假期文化之旅的路线。
(沈阳)→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_”的部分,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在安徽滁州登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C.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山灵水秀,景色宜人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意思是在不同地形高度下,产生了不同的气候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下面几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把情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把”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缩句)
(2)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端过来两杯绿茶。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4)妈妈说:“我希望这次你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改为转述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笔底生花。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个发生在你身边的关于爱的故事。可以写同学之间的友爱,也可以写长辈对你的疼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