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地上的小草钻出尖尖的小脑袋,就像大地长出一绺绺绿色的头发。”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钻”字写出了小草的___________。
(2)“小草莓好像知道小弟的心思,一个劲儿地长。”这句话中“小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要让它们多晒太阳,小弟每天都把花盆转一面,让每个小草莓都能晒到。”这句话表现了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词语。
形容冬天的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你知道哪些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1)(_____)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_____),可以说交响乐团是合作的典范。
(2)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_____)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海洋(_____)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
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我爱足球,从小便与足球结下了________。我迷恋C罗那令人________的脚法,我忘不了世界杯上那一幕幕________的射门场面。我崇拜的球星进球了,我________;我钟爱的球队失球了,我________。足球,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5、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1.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________________而死,就比_____________还重;替___________________,替___________________,就比_______还轻。
6、课内阅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慕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中描绘的是____时节的景色,由“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2】“唱黄鸡”的意思是( )
A.黄鸡报晓
B.比喻时光流逝
C.听黄鸡鸣叫,新的一天开始了
【3】“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
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竹石》是一首_____诗,是_______代书画家_________为自己所画的________图而题写的,他是借______言怀,表现了诗人那种______,______,不畏_____、_____的硬骨头精神。
8、课外阅读。
石灰吟①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④在人间⑤。
(注释)①石灰吟:赞颂石灰。②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⑤人间:人世间。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jiān jiàn)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 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被微风吹散(sàn sǎn)了,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请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中的“ ”地方,补充完整。
【3】请用“√”画出文中正确的读音。
【4】时光究竟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请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并仿写几句。
【5】请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写你的体会。
10、白尾地鸦——地上跑的鸟
①白尾地鸦是一种鲜为人知的荒漠鸟,只分布在中国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们没有绚烂的外表,甚至不如披着一身黑得发蓝的羽毛的乌鸦来得华丽,个体也不如乌鸦壮硕,但却是全球分布最狭窄、最濒危的鸟类。“地鸦”是名副其实“在地上跑的鸟”,它们能在沙漠上健步如飞,被当地维族人形容为“克里尧丐”(拐来拐去、大步流星、奔跑如飞之意)。
②白尾地鸦生活在沙漠绿洲边缘地带和沙漠腹地,在沙丘间,在有稀疏植被、胡杨林的地段,甚至在沙漠公路两旁或临时停车场的垃圾堆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成为沙漠里生活工作的人类为数不多的鸟类伙伴,一些养路工、石油工人经常见到它们单独或成对活动。
③白尾地鸦在百年的进化历史中发展出一系列适应沙漠环境的特征。白尾地鸦被覆密毛的鼻孔,能抵御干旱和沙尘,而沙褐色的羽毛经常让人们与之擦肩而过。白尾地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嘴峰长而稍向下弯曲,有时候会像乌鸦一样挖掘、运输和埋藏食物。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定位,找到自己埋藏的宝藏。我们最不解的是,有时它会对着隔壁上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快乐的尖叫。
④根据粗略的计算,白尾地鸦的数量是7000只。这种分布很狭窄的鸟类,种群数量本身就受到沙漠极端环境的制约,随时面对着环境改变可能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今天,绿洲和河流上游的大规模开发,下游的无节制拓荒,以及沙漠边缘的过度放牧,已经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塔里木河流域1999年来开垦种植棉花,白尾地鸦的栖息地与营巢地正在迅速消失;大小河流上游的水利工程造成下游断流,植被严重退化;烧荒开垦瓜地破坏了地鸦重要的繁殖地……更令人担忧的是,白尾地鸦在我国至今仍未被列入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因而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一坚强而脆弱的物种正面临着并不乐观的未来。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尾地鸦为什么能适应沙漠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段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段中加点的词“根据粗略的推算”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选文,针对白尾地鸦濒危的情况,请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我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哪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御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越想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请你联系短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五一节期间,爸爸妈妈带小王同学到“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游玩。为保证出行顺利,小王爸爸查阅了“西塘旅游”微信公众号,得到如下信息。
西塘古镇景区游览须知 游客朋友们: “五一”假期将至,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做好2020年劳动节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为确保假日期间景区旅游接待安全有序,“五一”期间西塘古镇景区坚持防控为先,实行限量接待、提前预约等举措,具体如下: 1.为有效防控疫情,保障景区旅游安全,景区日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 2.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预约(详请见下图)。 3.所有游客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实名制购票,并倡导无现金支付。 4.通过“预约短信凭证+佩戴口罩+出示绿色健康码+本人身份证+体温检测”的方式进入景区,进入景区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 5.咨询电话:0573-84561501 0573-84567890 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9日
|
【1】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景区每日游客接待量的限量标准为每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的30%。______
(2)以任何一种方式预约的游客均只需凭“预约短信凭证”就可以进入景区。______
(3)游客进入景区参观时,不管是在室外,还是室内,均要求佩戴口罩。______
【2】为保证小王一家顺利游览西塘,结合图文资料,请你为他们提出不少于三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选择正确答案,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1)和“差不多”的“差”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参差 B.出差 C.相差 D.差别
(2)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3)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灵感”指的是( )
A.神异的灵应 B.创作的冲动 C.细腻的感觉 D.突然间得到的启发
(2)从这句话中可知,科学的灵感是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里采用华罗庚的话来说明观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知,经由“偶然的机遇”发现真理,要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5】第③段中“这样的事例”在原文中具体指什么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各段,回答后面问题。
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里有很多桥墩。但到将来,像这样的长桥,或者更长的桥,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一个桥孔,就可以跨过江了。江中没有桥墩,对于过船、过水,当然好得多。这样长跨度的桥,一定也是很高的,最适宜于跨海。
将来在很深的水里造桥,不必把桥墩沉到江底,而把桥墩做成空心的箱子,让它浮在水中。桥上无车时,它就浮得高些,桥上有车时,它就浮得低些。这些高低当然不能相差过多,以免行车困难。同时,还要把各孔桥梁,从桥的这一头到桥的那一头,牢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桥梁成为一体,车在上面走,不致颠簸不稳。
1、选段中加点的“一定”、“约”两个词能不能省去,为什么?
答:
2、第一段中运用了哪能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3、试归纳选文的中心与层意。
答: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中断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他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把句子改一下吧!
⑴他与歹徒搏斗的精神值得称赞。(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爸爸对小兰说:“我背你过去。”(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天的活动我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最近以来我们学校许多好人好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学校要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推荐书目的同学在推荐书目的时候要附上这本书的作品梗概,简要介绍这本书,并使同学们根据梗概选择自己想要读的书。请选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以《×××梗概》为题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