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半期来学习过的课文,我感受很深: 使我认识到,无论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 和 ________让我感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挚的情感; 让我从故事中明白道理;__________________对主人的忠诚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使我感受到童话世界原来这样精彩。(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6分)
2、根据语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姐姐本来是一心一意要做摄影师,只是业余写作,没想到写的小说大火。这真是“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2)虽然老师批评我的话语非常尖锐,但一语中的,直接点明了我学习上的问题。这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的道理啊!
(3)叔叔经商后,生意兴隆,日子越过越红火,花钱也大手大脚了,爷爷就用“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来教导他想想以前的苦日子,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3、说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朴实—— (_______) 情愿—— (________) 高级—— (______) 告诫——(______)
埋怨——(________) 激动——(_________) 告辞——(_______) 介绍——(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大意 _______的衣襟 _______的心田
_______的身影 _______的大手 _______的汉字
_______的脸庞 _______的力量 _______的忧伤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代诗人常常托物言志,比如,诗人于谦通过“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诗人郑燮用“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寄寓自己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2.柳,又名杨柳,极易成活,插条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柳生命力旺盛的生动写照。
3.俗话说:“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年轻,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好好孝敬父母吧。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的说过:“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6.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________,为人民的利益__________,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______________。
6、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阅读。
毕业
我们从这里起航/走向遥远的地方/当我们走向明天/又怎能把昨日遗忘
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
今天,我们流泪了/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今天,我们分别了/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宝藏(______) 珍藏(______)
【2】根据词语意思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美好蓬勃。(__________)
(2)形容异常美丽。(________)
【3】诗中“歌唱”的是(_______),“珍藏”的是(________)
A.青春的回忆 B.青春的激情
【4】诗中的“昨日”指的是______;“今天”指的是______;“明天”指的是____。
【5】“起航”原指________ ,这里比喻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毕业意味着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鉴( ) 铜鉴( )
引以为鉴( ) 鉴别( )
活:①生存,有生命 ②在活的状态下 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 ⑤工作 ⑥产品
(2)活捉( ) 活水( ) 活跃( )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 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9、阅读综合训练。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我想大家如果知道我是怎么制作陶器的,肯定会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我自己都记不清曾用了多少拙劣的方法去调和黏土,也记不清曾做出多少怪模怪样的家伙:有的是因为陶土太软,承受不住泥胎自重,陶罐不是凸出来,就是凹进去,根本不能用;有的是晾晒得太早,阳光过于强烈导致陶器破裂;还有些则是陶土黏度不够,晒好后,一经挪动就碎了。
②总而言之,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寻找黏土,然后把黏土挖出来,调好沙土比例,然后运回家,再制成罐、瓮之类的陶器。前前后后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我的工作成果只有两只大坛子,而且做工拙劣,没人会把它们称为坛子。
③后来阳光彻底把这两只大坛子烘干了,而且看起来很坚固。为了防止出现磕碰碎裂的情况,我小心翼翼地搬起来,分别把它们放在提前特制的两个大筐里面。又在坛子的外壁和筐沿之间塞满稻草和麦秆。我打算用这两个大坛子来装我的粮食,以及由粮食加工出来的面粉,有了这个容器,我的粮食就不会受潮了。
④说实话,我这大坛子做得只能说是勉勉强强,但我做的一些小陶器还是可圈可点的。诸如小瓦罐、陶盘、小砂锅等不一而足。反正只要是我能把握好的东西,做得还都像模像样。而且,岛上灼热的阳光,也使得这些小器皿都晒得极为坚固耐用。
⑤但这些距离我的终极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最渴求的是能煮东西的工具,现在这些作品作为容器装东西倒还可以,但不能用来装液体煮东西,而这恰恰是我最需要的。
⑥一段时间以后,我有了偶然发现。那次我在地上升起一大堆篝火烤东西,烤好以后我过去打算把火熄灭,猛然间发现火烬里有一块陶器碎片,经过大火烧制,变得坚如磐石,红如方砖。这个偶得让我茅塞顿开,我对自己说:既然陶器片能烧,整个陶器必然也能烧制。
⑦在这个陶器碎片的启发下,我开始研究如何掌握火候,给自己烧制几个陶罐出来。
【1】画“______”的部分中,“怪模怪样的家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两个“记不清”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多选)。
A.加强语气B.韵律和谐C.渲染气氛D.强化情感
【2】根据选文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梳理故事情节,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3】下面是两位同学针对选文内容发表的观点,判断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王琳:从第②段中的“然后”“再”“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只有”“而且”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鲁滨逊在岛上制作简单的工具都很不容易,生活很艰难。( )
(2)关欣:鲁滨逊做的大坛子勉勉强强,小器皿却做得不错,这让他心满意足。( )
【4】读完选文,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照样子,写一写。
例:我认为鲁滨逊是一个细心的人,因为他在搬大坛子的时候非常小心,把大坛子放在大筐里之后又在坛子的外壁和筐沿之间塞满稻草和麦秆,防止碰碎坛子。
★我认为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ɡānɡ)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一名7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10多米高的树上掉下,摔伤了左上臂,导致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又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8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保住孩子的这条胳膊。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又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开始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ɡǒu)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关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黑孩子的抢救迫在眉睫?请你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文中画线句子可以体现出关医生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关医生面临“截”还是“保”这两个问题,他想要尽全力保住孩子的胳膊,不让孩子成为残疾人。
B. 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不能有种族歧视的看法,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C. “一丝不苟”是说关医生做事非常认真,在尽全力为孩子医治。
【4】“时间就是生命”,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腊八粥
①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②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③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色浓稠了。
④“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⑤“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晴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⑦“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⑧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⑨“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⑩“是啊!孥孥说得对。”
⑪“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⑫“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⑬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⑭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⑮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⑯“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⑰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固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⑱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⑲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⑳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㉑晩饭桌边,靠着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上文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散文集______。
【2】仿造示例,试着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盼粥——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
【4】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⑦段运用了___________和 ______的描写方法,表现了八儿 ____的心情。
【6】文中反复写到锅中粥的“叹气”,表达效果是________
【7】课文第13段“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中的“这”指的是____;这里用双重否定的表达效果是___
【8】文章主体交织了两条线,一条线索写_____,一条线索写_________。通过_________的所见所闻所思,对腊八粥进行描摹,而腊八粥的情状,又暗合着八儿的心理。
【9】课文通过_____的视角,围绕他_______________的经过,展示了一幅_________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达出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第①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甜甜”“腻腻”“糊糊涂涂”等叠音词,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黏稠甜腻的特点。
B.用“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形象地描画出吃粥时狼吞虎咽的情形,写出腊八粥的美味,表现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C.本段从形、色、味、声等各个角度介绍了腊八粥,使读者忍不住想尝一尝这美味。
D.作者用“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代指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意在唤起所有人对儿时岁月美好温馨的回忆。
12、课外阅读:(20分)
1956年夏季,有一天,我跟彭总说,北海公园很不错,游人很多,湖心亭里演戏,岸上可以看,划着小船也可以看。他听了很高兴:“哈,今天我们也看看去。”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首长下午几点到北海公园的事报告给有关部门。
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到公园去,在那儿等候着的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忙把彭总迎了进去。
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指着一块大牌子问我:“你搞的什么鬼?”“牌子上写的不是‘休息’吗?”我辩解着。“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不但冲着我,也冲着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员。“你们这是叫我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众赶跑了?”几位公安人员连忙回答,他们是奉了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 为什么要这样 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这么大的一个公园 我们来了 别人就不能来 这种规矩 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 说着 他返身走出了公园
路上,彭总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我以后再也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
(1)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辩解 ( ) 规矩 ( ) 等候 ( )
(3)给短文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4)彭总到北海公园后为什么会发怒?(3分)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①本文记述了一个夏季的( ),发生在( )中的事情。
②彭总进入公园后很快就发现情形不对头,这是因为我“
。
(6)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彭总是一位什么样的人?(3分)
13、课本梳理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1】我小时候关于声音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天中有多少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街上有哪些声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语段赏析
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出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的画眉在和黄鹂对唱,声音清脆婉转。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光亮而透明(_______) 声音清楚悦耳(_________)
【2】短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句中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下题。
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鲁智深把那大王打得乱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给下面句子换一换说法,句意不变。
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同学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有许多老师和你朝夕相处,为你的成长付出心血,在老师的培育下,你一天天长大。你和这些老师之间一定有许多难忘的事情吧!请你自拟题目,写下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最难忘的事情。(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