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商洛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汤姆和贝奇是怎样一步步脱离险境的?

    (1)独自进行三次摸索找到出口

    (2)_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

  • 2、形近字组词。

    籍(   魔(   峻(   残(   瞅(  

    藉(   摩(   竣(   贱(   揪(  

     

  • 3、关联词语填空。

    (1)( )决心已下,( )应该坚持坚持不懈。

    (2)( )有春种,( )有秋获。

    (3)( )遇到什么挫折,我们( )能想法克服。

    (4)我( )不要奖品,( )在考试时作弊。

  •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_____________

    2.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_____________

    3.十分荒凉,没有人家。_____________

    4.形容内心急切地想试一试。_____________

    5.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

    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竹石》是一首_____诗,是_______代书画家_________为自己所画的________图而题写的,他是借______言怀,表现了诗人那种____________,不畏__________的硬骨头精神。

  • 7、古诗阅读。

    送柴侍卿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侍御:官职名。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B. 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2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这是一首______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们,却得到皇帝特赐的火烛,享有特权。

    2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5诗歌首联当中“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直通车。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节选

      两个日本孤女很快被送到了指挥部。聂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然后,又慈爱地拉过那个大一些的女孩,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这个女孩叫美穗子,她不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停地说:“妈妈死了,妈妈死了……”聂将军见这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就拿过一个洗干净的梨子,和蔼地说:“这梨洗干净了,吃吧!”美穗子见聂将军和善可亲,便接过梨慢慢地吃起来。开饭的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几天以后,美穗子一点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将军的马裤,跟着将军跑前跑后,可亲热啦!

    1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聂将军就是十大元帅之一的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件事可以,从这里我感受到聂将军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___ 和善 ___ 惊谎___ 拘谨 ___

    5仿照文中例句,用“先……然后……”写一句话。

  • 10、阅读理解。

    你知道吗

    你知道PM2.5吗?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 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 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 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高于该数值的则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是某日江苏 南京三个监测点数据统计表:

    监测点

    监测点一

    监测点二

    监测点三

    PM2.5日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106

    133

    117

     

     

     

    1第②自然段依次介绍了 PM2. 5的哪些知识?照样子,概括地写下来。

    什么是 PM2.5(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2品一品:画线句子使用了(1___________、(2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3)___________

    3议一议:根据某日江苏南京三个监测点数据统计表,你觉得当天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孔子游春(节选)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因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_的老师(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 12、阅读下面的一个文段,完成练习。 

    光明

    赵丽宏

      他是一种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使锃亮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旧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你________权重如山、腰缠万贯,________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________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________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即使……或是      由于                                         B. 不管……还是   便   因为

    C. 尽管……尽管   便   因为                                         D. 即使……即使      由于

    2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大意。(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每天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了解你的生物钟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17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第一人。

    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会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

    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下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的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

    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翰·霍格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哺乳动物基因荡振“图谱”。

    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人体只有一个生物钟”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

    1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就是( )

    A.分子机制

    B.昼夜节律

    C.生物自带的时钟

    D.生理学和遗传学

    2“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4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   )

    ①植物生物钟→②动物生物钟→③中央生物钟→④生物钟网络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短文第二到六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

    A.事情的发展顺序

    B.时间顺序

    C.发现结果的并列排序

  • 14、快乐阅读

    爱动脑筋(jīn)的孩子

    (huà)(tuó)七岁时,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 sāng)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shéng)子,在绳子一头拴(shuān)了块石头,把石头抛(pāo)过枝条,枝条就被压(yā)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zhuài)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tú)弟吧!原来,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cài)医生。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填一填。这篇短文写的是华佗________岁时候的故事,文中的老爷爷是________的蔡医生。

    【3】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叶子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4】华佗是个________的孩子。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乐园。

    1.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起来。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人是一个非常令人崇敬和敬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广场。(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姥姥对小红说:“春节放假, 来我家住几天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是城市。 北京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 20、改成双重否定句。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土地都被洪水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原来,意思是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以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

    请以原来,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2. 抒写真情实感,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